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热光电系统燃烧室内截面突变对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燃烧室是微热光电(MTPV)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燃烧室的外表面必须产生一个高而均匀的温度分布,以尽可能高地输出辐射能。通过对截面突变的微燃烧室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氢氧混合气流量、氢氧体积混合比下燃烧室内的燃烧状况,壁面和出口端面的温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截面突变的燃烧室能很好地控制火焰中心位置,获得稳定的外壁面温度分布规律,可以在截面突变处产生涡流,增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燃烧室,设计加工了内径2.4 mm、外径3.0 mm的多种不同孔隙率的多孔介质结构微燃烧室,并在燃烧室内实现了氢氧混合气的稳定燃烧.改变氢氧体积混合比和混合气入口流量,对多孔介质微燃烧室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了各种条件下微燃烧室的燃烧情况及外壁面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混合气在微燃烧室内的燃烧有重要影响.多孔介质燃烧室在孔隙率为0.50,混合气入口流量为750 cm3/min,氢氧体积混合比为2∶1时燃烧效果较好,外壁面温度高且分布均匀,适合微热光电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微尺度燃烧室内氢气和空气的预混燃烧过程,利用STAR-CD计算软件建立微燃烧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壁面导热系数、壁厚和外壁面传热系数等壁面参数对氢气和空气预混合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靠近燃烧室入口处的火焰中心温度随导热系数减小而增加,出口处混合气体的温度随导热系数减小而降低;随着外壁面厚度增加,外壁面温度降低,壁面温度分布更均匀;随着外壁面传热系数增加,燃烧室内火焰温度降低,出口处的气体温度和外壁面温度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4.
螺旋槽流道微泵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无滑移边界条件和滑移边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双方程湍流模型以及层流模型对微型泵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适合微型泵的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分别使用了3种湍流模型(标准k-ε,RNGk—ε,Realizable k-ε)和层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的分析发现:与无滑移壁面条件的模拟结果比较,滑移壁面条件时速度分布比较均匀,但两者压力分布趋势相同.在压力与流量间的性能曲线方面,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在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时,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相差很大,同时,层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较好;而在滑移壁面边界条件时,所有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都很小,同时,标准k—ε湍流模型和RNGk—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总体要比使用层流模型稍好一些,并且当泵在高转速下趋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干冰微粒速冻蓝莓的喷嘴雾化特性,优化设计一种多出口扇形喷嘴,喷射出扇形干冰微粒射流,更均匀更快速地冻结蓝莓。建立多出口扇形喷嘴的物理模型及蓝莓速冻干冰射流流场计算模型。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气固两相动力学模型DPS、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对多出口扇形喷嘴干冰微粒喷射速冻蓝莓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了扇形喷嘴出口不同V形切槽角(60°、70°、80°、90°)在相同的入口流量和出口孔径下,对干冰微粒在速冻腔内的流场分布、蓝莓的冻结速率和冻结均匀性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V形切槽角的增加,扇形冲击射流宽度降低,冲击射流核心区域内的流速增加。当多出口扇形喷嘴出口V形切槽角为70°时,相比60°、80°、90°速冻腔内整盘蓝莓的冻结完成时间分布最集中,整体的冻结速度快,流场最均匀,为此喷嘴模型(入口孔径30 mm,入口流速0.25 m/s,出口为圆周布置的孔径5.2 mm×6(6个孔径为5.2 mm的出口)和中心布置的孔径2 mm×4的组合)最优出口参数。随后对模拟仿真最优结果进行实验测试,可得整盘蓝莓完成速冻的时间为119 s,冻结速率为0.50 cm/min...  相似文献   

6.
针对微尺度燃烧的特点,在传热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微型管内氢—空气预混合气的燃烧模型,针对不同的预热温度对0.2 mm微管内氢气空气预混燃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0.2 mm微管,较高的混合气入口温度使得燃烧效率提高,火焰中心更靠近燃烧室入口。但是,由于壁面热损失,火焰中心温度增加幅度不大,燃烧室出口温度降低幅度较大。为了实现较高的微尺度燃烧室的能量转化,需要火焰有较高的出口温度,这样,就需要较合适的入口温度,而不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在不同被吸流体速度比下,不同喷嘴位置对采用环形射流喷嘴的新型环形射流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与传统贴壁环形射流喷嘴不同的夹心式环形射流喷嘴,使得工作流体在离开喷嘴后处于被吸流体的包夹之中.对该新型环形射流泵进行性能预测,并与传统环形射流泵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型环形射流泵效率普遍高于传统环形射流泵效率;对于新型环形射流泵,工作喷嘴位置距离壁面8 mm为最优;对于工作喷嘴距离壁面分别为4,6 mm的新型环形射流泵,在流量比为0.4~0.8的范围内,最佳速度比为1/1,而对于工作喷嘴距离壁面8 mm的新型环形射流泵,在流量比为0.4~0.8的范围内,最佳速度比为3/1.  相似文献   

8.
多喷嘴射流泵流场的数值模拟与PIV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喷嘴射流泵性能和内部流场特征,设计了不同结构的多喷嘴射流泵试验模型.采用k-ε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对不同参数下的多喷嘴射流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喷嘴数和喷嘴角度及喉嘴距对射流泵工作性能影响较大;在吸入室及喉管入口处湍动能较大.利用PIV系统对不同结构射流泵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测量,获得了射流泵对称面流场的速度矢量和湍动能等值线图.试验结果表明,其速度梯度衰减得愈快,工作流体和被吸流体混合距离越短.验证了多喷嘴射流泵可缩短喉管长度.测量结果证明数值模拟的正确性,为多喷嘴射流泵理论研究和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管道车水力输送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的输送方式,对其在管道中的流场特性和受力情况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不同径长比管道车静止于管流中时其壁面应力分布情况。一种是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测量管道车壁面速度分布,通过理论计算获得管道车壁面切应力的分布情况;另一种是通过定制管道测力系统直接测量管道车壁面主应力的分布情况。试验是在管径100 mm,管长27 m的循环系统中进行。结果表明管道车壁面的切应力和正应力的3个分量都关于Z轴对称分布。管道车车身壁面的切应力对管道车的作用力很小,管道车径长比ε=0.53时,管道车壁面切应力的平均值最大;ε=0.63时,管道车壁面切应力的平均值最小。管道车车身壁面主应力对管道车作用力很大,且3个分量中周向分量σ_c最大,轴向分量σ_a次之,径向分量σ_r最小,即σ_cσ_aσ_r。在该试验工况下,管道车车身壁面主应力轴向分量应包含管道车壁面的切应力,而且水流的紊动对管道车车身壁面的雷诺应力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0.
增压器蜗壳喷嘴出口的变宽度设计思想和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涡轮增压器无叶蜗喷嘴宽度对其出口气流速度场分布的影响,用k-ε双方程模拟模拟蜗壳内的气流运动情况,计算了不同喷嘴宽度对无叶蜗壳喷嘴出口气流角和速度分布的影响。计算出发现固定喷嘴宽度难以解决气流角和速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因而提出了一种变喷嘴宽度的设计思想。计算结果表明,变喷嘴宽度能明显改善气流角和速度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2DFT的植物叶片萎蔫程度与微环境因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激光斜射测距原理的3D扫描装置实时获取的植株3D图像中,提取二维傅里叶(2DFT)谱中直流分量作为萎蔫指数来定量研究植物的萎蔫程度,采用西葫芦、葫芦、南瓜及秋葵4种植物的嫩叶期体态变化检验了二维傅里叶萎蔫指数与萎蔫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二维傅里叶谱的直流分量(萎蔫指数)与萎蔫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达到0.82以上。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二维傅里叶谱叶片萎蔫指数与环境饱和水气压差及光合有效辐射系数的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可作为亏水胁迫程度的定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介观尺度铣削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面向介观尺度零件制造的微型三轴数控铣床,并进行了黄铜微铣削实验.当加工特征在介观尺度范畴时,微铣削工艺现象和力学特点受到尺度效应的强烈影响,与常规尺度铣削不同.较大的刀具切削刃圆弧半径和主轴跳动度与单齿进给量比成为影响介观尺度铣削机理和切削力特点的重要因素,导致低进给率条件下产生间断性切屑成形现象.给定切削条件下,单齿进给量不再是一个常量,而是主轴跳动度、最小切削厚度和切削条件的函数.  相似文献   

13.
微时代是目前的一个社会属性,在微时代下的大学生在面对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微媒介时,其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如何,这其中需要高校教育工作更多的了调查了解,更深地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引导当年大学生,做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薛春娥 《湖南农机》2013,(6):156-157
文章提出一种新型微挤压模具结构,具有良好的自定位功能,能有效保证微型零件的精度,模具制造成本低,加工操作工艺简单。经实验证明是一种低成本、高精度、高质量的微成形装置。  相似文献   

15.
变频率振动钻削微孔提高孔径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变频率振动钻削的新方法,对这种方法可提高微孔孔径质量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直径为0.28mm的高速钢麻花钻对柴油发动机喷油嘴常用材料18Cr2Ni4WA低碳合金钢进行了变频率振动钻削实验,结果显著提高了孔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微型稻麦联合收获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应用于丘陵山区作业的微型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设计了气流式清选装置。通过设计计算确定了气流式清选装置主要工作部件(清选筒、吸风管、吸风机)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清选筒进行了三维实体模型气流流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清选装置结构、气流风速分布符合设计要求,清选分离效果好。经水稻收获田间对比试验表明:装有气流式清选装置的微型联合收获机具有结构紧凑、转移方便等原机特点;清选筒气流流场的风压风速分布满足设计要求;与没有清选装置的微型联合收获机相比,总损失率从3.8%下降到2.34%,破碎率从1.5%下降到1.4%,含杂率从7.2%下降到1.2%,分别下降了38.42%、8.33%和83.33%,达到了国家行业标准JB/T 5117—2006的要求,其中含杂率下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微机电系统(MEMS)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微型动力源的研究发展。微小型热电发电器(PowerMEMS)具有体积小、安静、无运动部件等优点,可用于多种特殊的场合。对国内外热电材料及微小型热电发电器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几种热电发电器的性能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微小型热电堆方案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讨论了微小型热电发电器的性能优化以及微加工实现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应用到汽车上。本研究对主要几种汽车MEMS传感器的应用状况和研究现状进行简述,并且对压力传感器和微加速度计的设计缺陷进行研究;同时,结合MEMS传感器的特点和车载传感器的要求,对汽车MEMS传感器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建立局部催化微通道内部燃烧过程的计算模型,采用氢氧气相反应动力学机理和表面反应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流速、当量比和通道高度下表面反应对气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流速越大,表面反应对催化段下游气相反应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表面反应热使上下壁面内侧产生的温差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当量比约为1时,表面反应明显促进气相反应,而在氧气大幅过量或者严重不足时,表面反应却明显抑制气相反应。在相同的质量流量下,减小通道高度对表面反应影响较小,对催化段附近空间反应的抑制作用增强,外壁面温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微机在田间水层深度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片微机,步进电机,齿形传动带,金属探针与主要部分设计成智能型探针式水层深度测试仪,其制造工艺,造价,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显著优于基他任何方法,以试验测定,容易做到误差小于0.1mm,最程大于100mm符合水利部颁发的《灌溉试验规范》中所规定的要求,与远端的主机通讯以DTMF信号为媒体,方法独特,具有多种优点,在速度要求较低的场合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