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分析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栽培因素,运用b(3^4)正交试验法对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肥力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栽培密度和前后施氮比例,而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最佳的组合是施用纯N150kg、P75kg、K150kg、Si250kg/hm^2;栽培密度23穴/m^2;在氮肥施用总量中前期基蘖肥占70%,后期穗肥占驹%。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氮肥施用量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计6个氮肥施用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农艺性状、果实性状和小区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对辣椒株高、株幅、茎粗、果长、果肩宽、单果鲜重、单株果实鲜重、单株结果数、小区产量鲜重有显著影响,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14.99kg/667m^2时,小区鲜椒产量达到最大值,为6913.80g,折合产量为1281.83kg/667m^2。  相似文献   

3.
通过播期、收获期、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采取回归和通径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淮北地区中晚熟,中大穗型玉米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收后争时抢播,从6月10日以后,每推迟1d减产66.21kg/hm^2;适当降低种植密度,由8.25万株/hm^2降至5.25万株/hm^2,产量将从6909kg/hm^2增至9219.0kg/hm^2,5.25万株/hm^2均可获得9000kg/hm^2的产量;氮肥应超前施肥,基肥和穗肥各占50%有利高产,苞叶变黄后推迟10-15d待乳线消失后收获,可增产16.0%左右,且能提高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毕单16号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毕单16号为试材,根据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对毕单16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玉米产量与二因子间的回归方程为:Y=6829.28+5672.83x1+1036.73x2-5192.40x^21-1082.78x^22-724.55x1x2。通过模拟研究,毕单16号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高产量为8420.14kg/hm^2,相应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52320株/hm^2,氮肥施用量408.00kg/hm^2。产量≥7500.00kg/hm^2的农艺措施是种植密度(x1)53280-57600株/hm^2,氮肥施用量(x2)315.60-620.40kg/hm^2。结论:建立了毕单16号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下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霍竹  王璞  付晋峰 《华北农学报》2005,20(1):100-104
氮肥施用过量、肥效低下以及持续增产效果不显著一直以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试验在向当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了传统施氮处理(300kg/hm^2),依据叶片诊断技术所确定的玉米需肥量设置了优化施氮处理(60kg/hm^2),以不施氮肥作为对照,研究了北京郊区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株高、叶面积、茎粗、节根等影响不明显;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传统施氮、优化施氮条件下夏玉米产量分别达到7297.65kg/hm^2、7385.1kg/hm^2,产量效应几乎没有差异;然而对照处理只有5485.65kg/hm^2,传统施氮、优化施氮增产达到了33.03%和34.63%;优化施氮大大减少了氮肥使用量,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影响,为三角叶薯蓣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采用种植密度、有机厩肥、氮肥、磷肥、钾肥5个可控栽培因子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16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试验结果表明:16个试验处理的产量折合在6241.67~26416.67 kg/hm2之间,种植密度、钾肥用量、底肥用量、氮肥用量4个试验因子F值达到极显著水平,磷肥用量F值达显著水平,不同试验处理对三角叶薯蓣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15万株/hm2,施用底肥45000 kg/hm2,氮肥375 kg/hm2,磷肥750 kg/hm2,钾肥480 kg/hm2为该试验设计的最优试验组合。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能有效提高三角叶薯蓣的产量;种植密度、钾肥用量、底肥用量、氮肥用量是影响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比较长期施用SO46=肥料和Cl^-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年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施用Cl^-肥料能加速水稻分蘖,促进水稻的生长。施用Cl^-肥料苗数比SO46=增加87.5-164万/hm^2,平均株高增加2.6-12.9cm。(2)长期施用含SO4^=肥料减少水稻干物重。据测定:水稻地上部分干物重SO4^=为1796.0kg/hm^2,较Cl^-处理减少1077.2kg/hm^2。水稻地下部分干物重SO4^=为248.0kg/hm^2,较Cl^-处理减少545.2mg/hm^2。(3)长期施用含SO4^=肥料水稻病虫危害减轻。SO4^=处理二化螟危害株率较Cl^-处理降低1.9%-2.5%。纹枯病发病兜率较Cl^-处理降低10%-30%。(4)长期施用含Cl^-肥料能增加水稻有效穗和稻草干重,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延长生育期。施用含Cl^-肥料,有效穗比施用SO4^=每hm^2增加3.8%-57.1%,稻草干重增加625-4440kg/hm^2(较施用SO4^=处理增加近1倍)。结实率降低2.6-11.9个百分点。千粒重降低0.8-1.0g,全生育期延长3-5d。(5)长期施用含Cl^-肥料能提高水稻产量。稻谷总产(20年早、晚稻平均)Cl^-处理为5286.5kg/hm^2,比SO4^=处理增产278.5kg/hm^2,增产5.6%。(6)由于不同年份所用品种不同,气候条件各异,不同年份这间的产量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产量的影响     
 为给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氮肥的精量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对其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茎蘖成穗率、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拔节期追氮比例均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成穗数、茎蘖成穗率、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弱筋小麦实现61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氮肥运筹技术,即在总施氮量为225kg/hm2条件下,采用追肥在拔节期一次施用,以氮肥基追比6:4和5:5为弱筋小麦宁麦9号最佳氮肥运筹方案,该群体各项质量指标均较为合理,形成了高效群体,成穗数为477~486万/hm2,茎蘖成穗率为48.6%~48.9%,最适宜叶面积指数为6.92~7.08,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4460~15330kg/hm2和4455~4515kg/hm2。  相似文献   

9.
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群体结构和 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氮肥的精量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对其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茎蘖成穗率、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拔节期追氮比例均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成穗数、茎蘖成穗率、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弱筋小麦实现61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氮肥运筹技术,即在总施氮量为225kg/hm2条件下,采用追肥在拔节期一次施用,以氮肥基追比6:4和5:5为弱筋小麦宁麦9号最佳氮肥运筹方案,该群体各项质量指标均较为合理,形成了高效群体,成穗数为477~486万/hm2,茎蘖成穗率为48.6%~48.9%,最适宜叶面积指数为6.92~7.08,成熟期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4460~15330kg/hm2和4455~4515kg/hm2。  相似文献   

10.
水稻氮肥用量及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年试验,分析了在吉林省土壤与气候条件下,氮肥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得出了氮肥在40~240kg/hm^2用量条件下,增产20.17%~150.72%,每kg氮肥增产0.0167~0.0327t稻谷。增产率为0.45%~0.94%。高产处理中(9.35~9.68t/hm^2),有6.95%~8.47%的产量来自于磷、钾肥贡献,纯氮肥贡献率53.82%~55.94%,土壤基础肥力贡献率37.11%~37.71%。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氮肥用室160-200kg/hm^2,增产率较高,每kg氮肥可以增产0.0318~0.0327t稻谷。氮肥施用水平低于80kg/hm^2或高于200kg/hm^2,氮肥增产率下降。在磷、钾肥固定的条件下,最高产量的氮肥施肥量为205.54~210.95kg/hm^2,产量可以达到8.99~9.12t/hm^2。  相似文献   

11.
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如根  黄志仁  李忠芹 《种子》2002,(2):34-35,37
本文通过对我院刚育成的扬农啤2号大麦在不同密度、播期、施氮水平及氮肥运筹方式下的茎蘖动态、产量结构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扬农啤2号作为优质啤麦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应为:适播期按排在10月底至11月初,基本苗在270~300万/hm^2,行距在18~20cm,施纯氮的225kg/hm^2左右,氮肥运筹方式为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7:2:1,产量一般在6750kg/hm^2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控制在11.5%左右,千粒重在42.0g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最高茎蘖数、成穗率、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总颖花量、有效穗数和产量均有增加的趋势,而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结实率呈相反的趋势,穗后干物质积累、粒叶比、每穗总粒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合理施用氮肥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在试验条件下,实现水稻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30.09 kg/hm~2,最高产量为10596.76 kg/hm~2。  相似文献   

13.
刘正忠 《中国种业》2013,(11):54-55
在同等施氮量条件下,设定4种氮素基蘖穗肥比例试验,3次平衡施用明显优于2次集中施用,合理的运筹能提高氮肥的农学效率,与习惯2次施肥比较,每kg纯氮可增加稻谷产量2.15kg,每hm2可提高产量355kg;同时试验表明提高后期氮肥的比例,会降低谷草比,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性产生影响,因此前氮后移的程度要适宜。一般栽培应掌握穗肥25%,基蘖肥75%,且蘖肥比例略高于基肥的运筹方法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杂交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迟熟杂交稻品种黔优18为材料,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在水稻生长的前后期(基蘖肥与穗肥,穗肥分别在水稻倒5叶叶龄期与倒3叶叶龄期施用)不同比例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吸收利用、群体质量、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干物质积累量均与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呈抛物线关系,基蘖肥与穗肥所占总氮比例过高过低均不能获得最高产量、氮素利用率、最优群体结构;其中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6:4获得高产,产量分别迭836.36kg/667m^2、813.87kg/667m^2;成穗率高,齐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氮素的农业利用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比例,计算出当地百公斤稻谷吸氮量1.85kg。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南省改部分双季稻田为春玉米-杂交晚稻的种植制度,作者对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田种植春玉米的产量在6000kg/hm^2的施肥技术为:施N180kg/hm^2,P2O560kg/hm^2,K2O120kg/hm^2,并以基肥和穗肥二次施肥,即全部,P,K肥及1/2N基肥,1/2N作穗肥,穗肥施用时期,中、早熟种(叶片数在16-17片叶),在9叶全展施用增产效果较好;迟熟品种则在10-11叶施用增产效果较好。产量在7500kg/hm^2以上的施肥技术为:施肥水平应以施N225-300kg/hm^2,P2O570-100kg/hm^2,K2O150-200kg/hm^2,N素按基肥:攻秆肥;穗肥=1:1:2的比例施用为宜,攻秆肥在4-5叶全展施用,穗肥中、中熟种在9叶全展施用,迟熟品种则在10-11叶施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玉米新品种鲁种99118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参试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密度〉K2O〉N〉P2O5。以770kg/667m^2为产量指标,种植4500株/667m^2,施用K2O 15kg、N30kg、P2O5 10kg,配套其他农艺措施,是鲁种99118高产栽培的最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用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磷钾硼及有机肥施用水平相同且全部基施的情况下,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的不同施用时期用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50%基施,10%作苗肥,15%作腊肥,25%作蕾苔肥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24.3kg/667m^2。  相似文献   

18.
以尿素为供试氮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施纯氮Okg/hm^2、75ks/hm^2、150kg/hm^2、225kg/hm^2、300kg/hm^2和375kg/hm^2等共6个施氮水平,探讨氮素水平对鸡骨草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鸡骨草各个小区的平均生物产量逐步增加,并且生物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其地上部分的增加。统计分析表明,施纯氮225kg/hm^2、300kg/hm^2和375kg/hm^2等3个处理之间,生物产量的差异不显著。因此,本试验条件下,人工栽培鸡骨草最经济的氮肥施用量是施纯氮225kg/hm^2。  相似文献   

19.
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济南17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小麦精确施肥试验结果确定总施氮量,以强筋小麦济南17为材料,研究氮肥不同基追比和不同追氮时期对其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比例高的处理。群体大,花后绿叶面积下降较快。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对较低;拔节期追氟比例高、追氮期延迟的处理.群体相对较小,但花后绿叶面积下降较慢,每穗社数和千粒重较高。提高茎蘖成穗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并保持花后适宜的绿叶面积下降速率是实现小平等高产的关键。采用追肥在拔节期一次施用、基追比为5:5或4:6的氮肥运筹方式。强筋小麦济南17可实现72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宏伟 《中国种业》2014,(12):62-64
试验设置5个密度和3个施肥水平,对玉米品种沈农T19的增产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沈农T19经济系数较高(最高为0.50),增产潜力较大;最适密度范围为60000-75000株/hm^2。其中在低肥水平下,最适宜密度为60000株/hm^2,产量为10929.95kg/hm^2;在中、高肥水平下,最适宜密度为67500株/hm^2,产量分别为12152.20kg/hm^2和12373.65 kg/hm^2。施肥效益分析表明,沈农T19的最高施肥效益出现在中肥处理,密度为67500株/hm^2,肥料效益可达22022.9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