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市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太原市城市河流、湖泊水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预测,制定出了太原市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并对太原市河流、湖泊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办法及措施,以达到改善太原市河流、湖泊水质,修复河流、湖泊水生态环境,为太原市民营造良好的休闲、游乐、健身场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虎峪河地处太原市万柏林区,为汾河一级支流,属近期太原市"七河"生态治理范围,加强生态治理势在必行。针对流域上游目前存在的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和地表裸露面积大等主要生态问题,提出建设水生态修复、蓄水、谷坊、废弃场地治理、裸露边坡治理、林草植被恢复等生态治理工程布局,并对实施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汾河从北向南穿越太原市,市区河段治理,既是防洪保安的需要,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在太白桥至森林公园段治河设计的实践中,以人水和谐的生态理念为指导,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城市的河道治理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与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地区,人类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并使其不断恶化.本文通过科学的布点调查,研究分析了太原市人为干扰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得出了太原市植物物种多样性与人为干扰强度之间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流域水少、水脏、生态环境脆弱等水生态环境问题,在"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复合生态系统高度,系统阐述了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流域山顶水源涵养区生态恢复技术,流域山地缓坡区水生态环境防治技术,流域水系、湖库水生态环境防治技术和流域平原区水生态环境防治技术等,并介绍了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6.
2010年9月17日,太原市文瀛公园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在此隆重举办了山西省2010年“全国科普日”暨第七届“科普三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联合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并按照省科协的安排部署,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科普活动主题,重点就全省兴水战略、淤地坝建设、坝滩联治、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等内容作了宣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太原市各供水工程供水量及其供水能力分析,研究了供水结构合理性和供需水矛盾,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为省城用水中长期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保护水资源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的长期超采,使太原市水资源状况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水土保持方面建立适合本区域特点的保护水资源模式和途径,对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3月28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到山西省太原市就民营水保大户治理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情  相似文献   

10.
对西部地区植被破坏、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尖草坪区农用地定级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太原市尖草坪区为例,以农用地定级规程为基础,采用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对城乡结合区域农用地定级指标体系构建、指标值与权重确定的思路与方法研究,并以其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农用地进行定级.结果表明:①太原市尖草坪区2877.89 hm2的农用地共分为7级,农用地级别类型复杂,但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城市发展对农用地利用的影响是导致级别变化的重要因素;②城乡结合区域农用地定级指标体系构建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对农用地级别的影响,采用自然型、社会经济型、生态环境型3个类型13个指标构成的定级指标体系客观地反映这一区域农用地质量;③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指标的选取将导致农用地等与级间产生一定偏离,但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农用地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太原市东西山山体破损面形成原因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按照"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生态建设目标,详述了凿岩打坑栽植乔灌、生态喷播植物、栽植攀援植物、反坡条带植树和构筑生物挡墙等五种山体破损面的生态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一、水土保持知识普及进校园。3月1日,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两周年之际,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省水土保持学会、太原市水务局、小店区水利局、小店区教育局在太原市小店区李家庄小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保护水土,爱我家园,从小做起"的《水土保持读本》赠书进校园宣传活动,以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水土保持意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以小学生为宣传火种,点燃每个家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让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美丽山西、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4.
合理安排生态用水是搞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特点,指出在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引用大量事实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是水。有水或无水是生态环境恶化与改善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归纳梳理一些从事水资源研究与管理领导和专家对合理安排生态用水的认识和设想,分区域从自然条件特征、水资源配量布局、管理机制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措施组成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确保生态环境用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蛇鱼川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布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北京市水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实施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是评价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果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蛇鱼川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初步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并进一步探讨了监测点布设原则,监测的频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4月23日,我省在太原市召开了2006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05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的工作任务。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健、水保局局长李文银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厅水保局副局长张鹏主持会议。厅水保局、省水保生态建设中心、省水保项目办、  相似文献   

17.
基于承德市水生态环境现状,承德市要想建设成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必须建设"水美、山青、景美"的水生态环境。近几年通过实施水库专项建设、主要河流综合治理、保护源头区水质、发展水景观旅游文化等措施,承德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且流失程度明显降低,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居民收入逐步增加,找到了一条绿色崛起的道路。但还存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接坝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汾河水库作为山西省的第一大水库,不仅是省会太原市最为主要的供水水源,还兼负着防洪和太原盆地的农田灌溉重任,现已成为省城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重要保障。水库周边水环境,经过20年连续开展的汾河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治理程度仍然较低。针对此,提出了水环境生态修复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晋祠泉域内的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致使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岩溶水的水环境日趋恶化,尤其是古交市重点水源保护区,被污染的地表水和浅层孔隙水直接入渗补给岩溶水,造成了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到太原市西部边山地区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通过对泉域内污水排放的调查,研究了污水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制定出了泉域地下水环境管理保护方案,可为加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会昌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任务,指出了当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明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应重新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班子,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加强机构管理、确保资金的投入,加强基层水保科技人员培训,提高科技含量,有计划的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