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等农业教育战线,需有一支“异军”突起,这就是农业师范教育。 众所周知,师范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师资。我国长期以来,农业教育的师资却不是由师范院校培养,而是依靠自我补充的。由于一般农业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提供师资,而是农业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技术人才,因之对农业教育,特别是中等农业教育的师资需求,在质与量两方面都难于适应。高等农业院校既每每因“近亲繁殖”难于提高师资质量,中等农业学校师资又往往以一般高等农业学校的毕业生充任,但由于缺乏从事教育这一大不同于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职业素养而难于胜任,直接影响了我国中等农业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层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罗马尼亚全国有44所高等院校,高等农业院校5所(其中包括一所综合大学里的一个农学系)。中等农业学校有180多所。笔者经过考察,现将其高等农业教育特点介绍如下:罗马尼亚形成了高等农业教育与中等农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日制高等农业教育与业  相似文献   

3.
从各层次农业院校数量、地区分布和招生比重三个角度,论述了建国以来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然后按照时间顺序阐述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中高等农业教育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高等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呈负相关,中等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先呈负相关后呈正相关。要实现高等农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发展,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农业教育单独立法、统筹规划农业教育、建立农业院校与农村直接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4.
联邦德国把学校教育作为农业教育的主要形式,除了拥有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农业院校外,还有各级各种类型的农业学校和培训中心。现在,40岁以下没经过学校培养的农民已廖廖无几。联邦德国从事农业教育的一些专家指出:在现代联邦德国,农业生产力决定于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 联邦德国现行的农业教育体制和制度曾为联邦德国农业的迅速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这一制度还基本适应其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5.
高等农业教育对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参与农业与农村发展活动,开发农业教育项目和课程,提高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全国农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农业研究并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之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教育对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参与农业与农村发展活动、开发农业教育项目和课程、提高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全国农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农业研究并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之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教育》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教育刊物,创刊于1992年。本刊主要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农业学校、农业管  相似文献   

8.
我们贵州农学院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现有8个系和函授部,12个本科专业,4个专修科,在校生2500余人。作为省属院校,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级农业科技人才,推动贵州省农业科技进步,促进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使学校教育真正适应贵州经济发展,我们对贵州省农业经济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以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农业教育》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教育刊物,创刊于1992年。本刊主要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农业学校、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农业成人教育学校、农业远距离教育机构、各级农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教育》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教育刊物,创刊于1992年。本刊主要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农业学校、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农业成人教育学校、农业远距离教育机构、各级农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种涉农单位的师生、科研人  相似文献   

11.
刘在洲 《湖北农业科学》2011,(24):5283-5288,5292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农业院校出现了面向基层办学渠道不畅,基层难于吸纳人才;面向基层就业认识模糊,学生下基层动力不足;面向基层办学方向偏移,学校坚守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认为面向基层办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神圣使命,政府要重视农业及农业科技,重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学校坚持面向基层办学,面向基层农村、面向农民招生,打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教育》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教育刊物,创刊于1992年。本刊主要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农业学校、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农业成人教育学校、农业远距离教育机构、各级农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种涉农单位的师生、科研人员、管理工作者,同时兼顾其他教育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农业教育》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教育刊物,创刊于1992年。本刊主要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农业学校、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农业成人教育学校、农业远距离教育机构、各级农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种涉农单位的师生、科研人员、管理工作者,同时兼顾其他教育机构的读者。目前开辟的栏............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结构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进行专业设置的建设与调整,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运行机制,是高等农业教育内部改革的根本,也是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活力所在。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出现的新形势,增设了一些急需的新专业,对老专业进行了初步改造,修订了农科专业目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业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高等农业院校应立足于学校定位和服务面向,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保障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的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大职能,结合河北农业大学的实际,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探索。河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起了立体现代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施空间的拓展和服务方式等转变,拓宽了服务领域,不断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方向;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创新机制,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通过弘扬“太行山精神”,传承优秀特色校园文化,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7.
95030357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选择一一高等农业教育咨询评议的成果(1)/马世青//高等农业教育一1995,(1)一60一62 本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高等农业教育战略选择”报告选编之四一、高等农业教育的政策。包括下列要点:政府政策对高等农业教育十分重要;政府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科研和社会公共服务应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功能;高等农业院校的总目标是帮助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在教学、科研和推广计划中把教职工和用户组织起来;持续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是需重点开发的问题;院校应不断更新其知识基础和信息资源;大学应与私人企业…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对高端农业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和储备高端农业人才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本科生考研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的考研动机、考研行为和考研结果。数据显示,近三年学生考研报考比例持续增长,但考取率增长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考生考研动机不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且在考研阶段缺乏更多有效支持。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应培养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提供考研阶段学生过程指导和精神支持,加强学风建设,夯实大学生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从而引导学生努力争取深造,为实现乡村振兴奋发作为。  相似文献   

19.
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与参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高等农业院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文章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民文化素质三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师资、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推广方面存在的优势,并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在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以及培养新型农民方面的定位,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应从科技创新、教育培训与社会服务三个途径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农业人才、研究农业农村发展和科技前沿、服务三农问题、 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职能,通过对广东省某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调研,结果折射出乡村振兴视域下高等 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发展、培养投入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系列措施,促进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改 革,裨益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