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选取不同立地条件进行红松嫁接苗造林试验,分析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除了嫁接苗质量问题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以外,造林地选择和造林质量也是制约造林成活率的主导因子;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保证红松嫁接苗有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调查分析,初步总结出立地类型、造林时间、整地方式、造林技术、苗木保护等因素是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植树造林一直备受国家重视,造林成活率成为影响造林效果的关键因素,分别从因地制宜、整地规范、把控苗木质量、适时栽植等方面分析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4.
苗木活力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诸多因子,本文仅从水分生理这一因子,即水势对苗木生长和成活的影响来论述这个问题。通过苗木水势试验,试图找出一个能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适宜水势区间,进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干旱地区造林,水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治沙造林。因沙地渗透力强,贮留性差,造林后水分亏缺导致成活率低,成本高,影响治沙造林的建设速度。随着近年吸水树脂的问世,依据它吸水、保水之特性,将其应用于沙地干旱造林,效果显著。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制约太行山区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在造林生产中应用抗旱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苗木成活率,实现一次造林成功。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抗旱技术,和广大林业生产者共同探讨抗旱技术在造林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分缺乏是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利用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本试验以洒金柏、月季、大叶黄杨为试验对象,移栽时用树脂进行不同处理,然后置于温室中养护,一次性浇足水后进行干旱处理,造成不同强度的水胁迫环境,以检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中部干旱区,造林成活的关键因素是水分,如何增加、保持土壤及苗木水分,提高造林成活率仍是当前和今后干旱造林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增水、保水提出了八条技术措施。重点对反坡梯田整地技术进行充分论证、肯定,认为此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任爱 《山西林业》2008,(4):14-16
本文对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造林地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提高今后工程造林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是制约造林成活率的最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成活率,本试验设计了一组以灌水、培土、整穴深度为中心的正交试验,以探求不同因素的贡献和综合措施的作用。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成活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加大,培土在春季风大、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起到了抗旱保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晚秋"沙棘嫩枝扦插配套技术,确立了主要技术环节措施和技术标准。掌握了晚秋沙棘扦插营养体自身状况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内在因素。使树木扦插成活率和苗木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采穗母树年龄、采条部位、剪穗方法等关键技术,使沙棘嫩枝扦插这项技术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吸水剂在樟子松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樟子松人工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根系的水分保护。所以,对樟子松幼苗的根系用吸水剂进行适当的保水处理,无疑是会提高造林成活率的。  相似文献   

13.
对半枫荷塑料大棚内嫁接育苗试验的结果表明,当年用休眠芽嫁接,翌年6月嫁接成活率可达95.07%,平均接穗高67.33 cm,平均接穗茎粗0.54 cm。砧木以3年生半枫荷I级侧枝为好,嫁接成活率、生长量、保存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容器苗>移植苗>留床苗,砧木切干高度对成活率和生长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柿树嫁接繁殖与管理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砧木选择、采集接穗与接穗处理、嫁接时期选择、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几种提高柿树嫁接成活率的嫁接繁殖方法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沙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特别是近年气候变化异常,致使沙区造林成活率较低。试验得出:整地比未整地地块造林成活率提高17.09个百分点;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6.3个百分点;未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9.3个百分点;实施林农复合经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抚育方式;采伐迹地造林,整地是造林成败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事活动整地,可及时清除伐根,改善地力。  相似文献   

16.
对油茶小苗砧嫁接苗返幼期的管护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遮光度与土壤含水率对返幼期小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具有显著影响,采用90%遮光度(1个月后降至70%)加饱和水分的管理措施成活率最高,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和单因素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嫁接时期、不同接穗品质以及关键嫁接技术对子苗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测定和分析了芽接生理生化指标,得出以下结论:(1)在四川简阳地区,子苗嫁接时期以出苗后70d为宜,成活率可达在75.8%,新梢可伸长达7.41cm,新梢增粗达0.541cm。(2)适于子苗嫁接的接穗应选择健壮充实的枝条中部,接穗粗度以0.9~1.2cm为宜,接穗削面长度在2.3~2.7cm为宜,成活率可达75.0%以上,新梢伸长量达6.2cm,新梢增粗量达0.599cm。(3)4月下旬对嫁接核桃苗叶面喷施圣农素、施丰乐、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均有明显的促长效果,供试肥料中以圣农素的综合效果最好,25d新梢伸长1.19cm,新梢增粗0.1cm。(4)砧木含水量、单宁含量对核桃嫁接成活影响不大,而可溶性糖、蛋白质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影响成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苗木持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个晾晒时间的试验水平对樟子松苗木进行处理,研究失水过程以及不同失水量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未经晾晒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为86.5%;而仅经过15 min晾晒,苗木的持水量只下降了5.6%,造林成活率就降到了43.8%,经过3 h晾晒的苗木,造林成活率只有2.1%。由此可见,苗木持水量的多少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子。樟子松苗木在晾晒60 min之内失水较快,60 min以后失水变得缓慢。  相似文献   

19.
园林绿化工程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如何保持良好的植树成活率是绿化施工中的难点、重点。本文通过对植树基本原则、前期准备、起挖、包裹及运输、修剪与种植、植后护理等几个方面的讨论,从中总结绿化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技术要点,从而实现植树成活率的提高,以此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云南拟单性木兰大苗培育及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拟单性木兰大苗的移栽技术一直是一个难点。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总结出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关键环节为:先培育袋苗,后下地培养,进行2次断根处理,并在适当的季节进行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