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是一项新型的生态农业技术,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的利用稻田里的水面;其次,在稻田里养的鱼可以吞食大量的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污染;第三,鱼粪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稻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利用冬闲田养鱼,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值得很好推广的养殖模式.其优势在于:第一.利用从10月中上旬收割完水稻后到翌年5-6月的稻田冬闲时间.将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不适宜冬季种植作物的稻田蓄水养鱼.可以生长商品鱼.也可培育大规格鱼种。第二,冬闲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田间的天然饲料.提高稻田利用率,发挥水田的水资源优势,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第三,鱼类摄食稻田里的杂草、害虫、沉渣及有机碎屑等.可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提高下年度水稻的产量和稻谷质量。鱼类游动.可起到松土作用.鱼类排泄物是优质肥料.可以肥田.增加稻田有机质含量,提高稻田肥力。  相似文献   

3.
“烟后稻田养鱼”,是指在稻田中早季种烟、晚季种稻兼养鱼的一种稻鱼兼作经营模式。我县烤烟种植面积大,利用烟后稻田养鱼,提高水产品总量,对于内陆山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其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稻鱼共生,顾名思义是指稻鱼在同一环境中同时生长,从而获得稻鱼双丰收.其特点是在稻田里养鱼,以稻田杂草和害虫为鱼饵,再以鱼粪为水稻肥料,形成"稻鱼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鱼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防治的原理,充分利用稻田提供的水、肥、饵等条件,人工管理下增加鱼产品,并合理改善水稻生长发育条件,促进稻谷增产的有效措施.稻田养鱼可以形成"稻田养鱼鱼养稻,粮食增产鱼丰收"的良性生态系统,是一项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的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张玉臣 《吉林农业》2013,(3):250-250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近年来,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各地根据稻、鱼共生理论,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稻田养鱼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我国农村最大面积的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稻田养鱼能收到"稻田养鱼鱼养稻,水稻增产鱼丰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是一项短、平、快的项目,它不占水面、技术简单、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在有限的资源里挖掘潜力,既丰富"菜篮子"又获得"钱匣子",是目前农村、农业、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产业之一,特别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今天,稻田养鱼更值得推广。养鱼稻田比不养鱼稻田亩多收入1000元至1800元左右,同时每10亩稻田的鱼产量相当于一亩池塘鱼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主要结合荷花镇稻田养鱼产业现状,分析了该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荷花镇稻田养鱼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养鱼的稻田里施肥,既要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又不能危害放养于稻田里的鱼。因此,不管施用化肥还是粪肥,都要注意适当的浓度。一般稻田,只要保持有16.5厘米以上的水,施肥对鱼的影响就不太大。在放水晒田时,要将鱼集中到水沟内或田角的养鱼坑内,使鱼少接触农药、化肥。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属于淡水养鱼的组成部分,为区别于淡水养鱼,有时将在稻田生产的鱼类简称为“稻鱼”或“田鱼”,是将池塘养鱼技术引用到稻田,利用稻田水体开展稻鱼兼作互养,发挥稻鱼互利作用,夺取稻鱼双丰收的一项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人工的稻鱼共生生态结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晓辉 《云南农业》2006,(12):18-19
稻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条件作为鱼的生育环境,让其清除稻田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改良土壤,增加水稻产量;同时水稻又为其生长、发育、觅食、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达到稻鱼互惠互利,实现水稻无公害生产。目前.翠云区的稻田养鱼整体水平正处在从粗放经营、平板式向集约化、高标准方向发展,稻田养鱼的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开发的水平越来越高,增产、增收、富民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可使稻丰收鱼高产,是一项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致富门路,丘陵、山区、平原湖区的农户都可以在自家稻田中应用。“防逃难、施肥难、用药难”是稻田养鱼的三大难题。解决好“三难”是获得鱼稻双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索稻鱼共育的增产增收机制,于2017年在浦北县江城街道六桥村进行了免耕稻田养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稻田生态养鱼技术具有除草、防病、除虫的作用,可减少农药与肥料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的农业立体种养新技术。免耕稻田养鱼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从而增加产量,可增产2.56%左右。同时,免耕稻田养鱼还可以增加鱼的收入,鱼的产量为487.5 kg/hm~2,按收购价34元/kg计,养鱼可增加收入16 575元/hm~2,增收效果非常显著。发展免耕稻田养鱼可推进产业扶贫,使贫困户增产增收,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鱼可使稻丰收鱼高产,是一项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致富门路,丘陵、山区、平原湖区的农户都可以在自家稻田中应用。但是,“防逃难、施肥难、用药难”是稻田养鱼的三大难题。巧解“三难”的方法:1.开设鱼溜鱼沟,设置拦鱼网棚。在稻田的田边或中央挖呈方形或圆形  相似文献   

14.
稻鱼高产田的管理技术措施四川省农科院韩立光近几年四川的稻田养鱼发展很快,主要是搞好了稻田开厢,起垄,挖鱼沟、鱼凼的基本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了稻田5节5增十大功能:节资、节肥、节药、节工、节地和增肥、增粮、增鱼、增水、增收,实现了稻鱼亩产双千斤、双千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勐海县稻田养鱼发展历程,将稻田养鱼分为冬闲田养鱼和稻鱼轮养两种模式,着重阐述了勐海县稻田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今后提升勐海县稻田养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稻田养鱼面积不断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稻田施肥用药,往往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是恢复和发展稻田养鱼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养鱼的稻田里安全施肥、用药?根据一些高产专业户的实践总结为: 1.养鱼的稻田,应施足底肥,将追肥数量压到最低限度。 2.追肥宜少量多次。每公顷每次用尿素150千克以内,钙、镁、磷肥及磷酸铵、硫酸铵75千克以内,氨水一般不得使用。注意不要把肥料直接撒在鱼沟、鱼溜中,最好拌细土混撒。  相似文献   

17.
陈斓 《云南农业》2005,(11):2-3
9月4日.2005年全省稻田养鱼示范工程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保山市隆阳区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泽军在会上作了题为“总结经验突出特点全面推进稻田养鱼工作”的讲话.对今年开展稻鱼工程和稻田养鱼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稻田养鱼的发展思路。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扩大面积,积极组建渔业协会.推动稻田养鱼工作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稻田养鱼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鱼是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最佳模式.它为综合利用,立体开发农田经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广阔的领域.稻田养鱼是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养鱼方式.根据稻鱼共生的原理,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不仅可以把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而且能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共生互利的作用.发展稻田养鱼是节约用地、节约用水,一地多用、一水多养的壮举.它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是发展淡水鱼业、增加稻谷产量的一个重要门路.在当前耕地逐年减少、人口年年增加的严峻形势下,大力推广稻田养鱼实在是最佳利用国土资源之上策.  相似文献   

19.
鱼、蛙、稻综合养种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治养鱼稻田中稻叶和茎秆上的害虫,在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基础上,根据蛙类善跳跃喜捕活食的特点,试验将其引入养鱼稻田,建立鱼-蛙-稻共生系统,旨在进一步利用稻田水体和空间,更好地控制稻田虫害,提高综合养种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折合1hm2产鱼2760kg,蛙2490kg,增收稻谷1230kg,增收118171.65元,增利润89391.15元。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市生态稻田养殖鱼产品农药残留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集约型复合结构的生态农业模式,能使稻鱼双丰收。分析了扬州市生态稻田养鱼和农户稻田养鱼农药残留情况及存在的原因,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稻鱼养殖,加强农民培训,提倡科学种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