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博弈模型对农户、政府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农村贫困户贷款难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贷款风险的增加、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贷款主体转移目标至非贫困户。为了改变"贷款难"的局面,从金融机构、政府和农户3个主体出发,分别对贷款对象的确定、风险的防范以及农户的还款保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信息不对称框架下的理论模型,说明在保障程度足够的条件下,保险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影响,提高信贷机构的期望收益和放贷意愿。据此,并结合对国内银保互联的实践之一陕西"银保富"实施情况及问题的讨论,论文提出保险可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手段,帮助解决农户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在平衡农村信贷机构利润诉求的同时,有效发挥支持农户融资的作用。为此需要着力改善农业保险种类和保障程度不足的问题,构建鼓励银行和保险部门协同创新的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6年陕西省蓝田县227个样本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探究农户社会网络、经济特征对其正规金融贷款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社会网络中,亲缘型社会网络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交易型社会网络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在经济特征中,种植面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和贷款金额,总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金额,固定的经济来源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金额。鉴于此,在农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困难、非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政府应增加政策性贷款的推广范围和推广力度,努力完善非正规金融体系,正规金融机构应在合理的贷款风险控制下创新农村贷款形式。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是当前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机构信贷配给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缺口进行了经济学解释。结果表明,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市场中,由于贷款双方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加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使得信贷配给成为金融机构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理性选择,最终形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缺口。  相似文献   

5.
董帮应  赵星 《湖北农业科学》2011,(24):5266-5268,5282
分析不对称信息表明,农村金融供给弱化主要源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金融机构在对农户融资过程中产生了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引发了农户融资难问题。从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农村金融市场信息化建设等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晖  秦涛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408-409
随着林业改革的逐步推进,解决林农作为分散的主体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贷款成功率很低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而由林农为主体的林业合作组织可以以组织名义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然后再由林业合作组织对林农会员进行评估,发放贷款,从而解决林农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联保贷款业务,但联保贷款业务的实际运行发展很不理想。为了有效开展该业务,就必须了解农户联保贷款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利用陕西永寿2 054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户联保贷款需求与融资渠道,探讨农户联保贷款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5年内,在发生过借贷需求的农户中,只有35户农户实际参与过联保贷款,而愿意参与联保贷款的农户比例为14.75%,农户联保贷款参与意愿还有待提高。农户融资渠道主要有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二种方式。农户联保贷款需求预期、收益预期和风险预期对农户联保贷款参与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经济特征和农户联保贷款认知对农户联保贷款参与意愿也存在一定影响。据此,提出应提高农户联保贷款需求预期和收益预期,降低农户联保贷款风险预期;优化联保贷款模式或制度设计,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联保贷款担保权能,促进联户担保机制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农业国情为土地产权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和农业生产规模小,我国的农产品在供需、产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谷贱伤农等问题的频频发生,给农户带来极大伤害,小农户不愿继续从事农业活动等情况愈演愈烈。本文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从农户角度对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受行业差异影响,科技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的潜在利润增长点和创新点相关信息并不能及时、准确、全面的向金融机构传递,导致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相关贷款的积极性较低,科技型企业部分发展项目不得不因资金中断而被迫终止或难以开展,为解决此类信息不对称问题,人们尝试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及运行问题展开研究,为相关平台建设和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价格变动下农户生产决策的动态调整是一个既关系农户福利又影响产业安全的经济问题。基于理性预期理论,以天然橡胶为研究对象,利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612户橡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天然橡胶价格预期变动下农户的生产调整行为,探讨影响农户价格反应行为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在预期橡胶价格变动幅度越大时选择生产调整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并且在预期价格上升时调整生产行为的概率显著大于下降时,橡胶价格下降时,29.58%的农户会采取反应措施,而预期橡胶价格上升时,农户采取反应措施的达53.92%,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反应。受到户主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及橡胶种植园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应对天然橡胶价格变动的生产调整行为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对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下降背景下的胶农的福利、橡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天然橡胶战略资源安全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农户合理调整橡胶种植结构,出台必要补贴政策,保障农户收益及其对橡胶种植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再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互助资金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户发展生产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但有限的财政资金无法覆盖所有贫困村。为了合理选择互助资金试点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对我国辽宁、山东、江西、安徽、云南和贵州6个省的24个村展开调研;通过Logit模型和Heckman模型分别对农户选择互助资金贷款的意愿和实际利用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正规金融会通过影响农户贷款可得性进而对农户利用互助资金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信贷价格高会抑制正规金融贷款可得性,但会促进农户对互助资金的利用。政府在选择互助资金试点时应重点关注与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以及正规金融信贷价格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准确的获得信息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特别是在农生生产领域。由于本身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加之农户缺乏必要科学文化知识,使这一现象更加明显。不能及时把握、准确的利用信息,已成为制约我国广大农户致富的“瓶颈”。因此。必须利用各种途径和渠道。有效引导农户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农土生产结构和产品产量。消除不确定因素,最终实现信息的对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改革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力成本、土地流转租金的增加,粮食价格的下降减少了农户种粮的利润空间,价格是农户生产决策的重要考量,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农户对粮食价格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稻为例,利用2012—2017年江苏省农户微观面板数据,从粮食内部种植结构、品质调整及要素投入3个角度,研究微观农户生产决策对稻谷价格的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农户会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根据其预期价格调整当期生产决策。当稻谷预期价格下降0.1元时,稻谷播种面积占比将下降0.013;水稻价格的下降促使农户倾向于种植普通品种,但"优稻优价"是农户选择种植优质品种的主要考量因素;当稻谷价格下降时,会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更多使用机械替代劳动力。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为粮食价格领域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充分观测农户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空间;深入贯彻"差别定价,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14.
建设农村信用体系能减少融资主体的信息不对称,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双方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以农户小额信贷为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市场无监管和有监管条件下,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进而分析影响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因素。研究显示:提高小额贷款机构追讨贷款成功的概率(P),降低小额贷款机构发放贷款支付的成本(C1)和为追回贷款所付出的成本(C2),提高农户因违约被迫讨所受到的惩罚(C3)有利于达到帕累托最优。据此,提出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因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银企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出于风险的考虑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款。网络联保贷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但在内外部约束不够强烈的条件下,网络联保运行机制会出现失效,企业倾向于选择策略性违约而给银行带来损失。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将担保制度引入到网络联保融资模式中,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策略性违约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黑龙江省10个市(县)共42个镇(区)66个中规模生猪养殖场(户)的调研,获得了生猪出栏价格、出栏量以及成本费用等数据。依据生猪养殖场(户)的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收益的差额将农户分为需要计算盈亏平衡价格与盈亏平衡出栏量两类,然后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法计算了盈亏平衡时应达到的生猪出栏价格,结果表明需要调整生猪出栏价格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农户的生猪出栏价格上涨幅度不同;在生猪出栏量、出栏重量均相同的情况下,达到盈亏平衡时的实际出栏价格上涨幅度差异较大;需要调整出栏价格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的农户覆盖的规模范围广。  相似文献   

17.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信号传递效应,说明了放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可以弥补农村地区信号传递机制的缺失,从而减少银行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水果农业生产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但仍有部分水果存在"丰产不丰收"、供需双方不平衡的现象,产销信息不对称、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近几年国内水果滞销现象频频发生,成为热点问题,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本文以2015—2018年中国水果滞销网络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水果滞销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为农户合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农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源,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并证明了通过斯宾塞-莫里斯条件去提高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交易效率是可行的,最后根据这个条件的实现提出了改善农户生产行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扬州市优质稻米产业主要组织模式"公司 农户"为例,采用农户实证研究方式,分析了稻农参与"公司 农户"产销模式的决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稻农对参与"公司 农户"产销模式的预期不同.种稻专业大户生产目标趋向于利润最大化,决策首先考虑的是稳定较高的利润,他们主动介入,决策时间短,属于一种"效益优先型";普通稻农生产目标趋向于风险较低下的利润相对稳定,决策首先考虑的是稳定的销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思想比较保守,在看到别人取得效益后才跟进参与,属于一种"跟风随大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