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鸽实验性感染鹅副黏病毒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感染鹅副黏病毒病鸽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病鸽各种组织器官均有明显的组织损伤,但较集中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主要肉眼病变为肺瘀血、水肿,胰腺、脾脏局灶性坏死,肠黏膜水肿、增厚或有出血、坏死,脑充血、出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肠道黏膜上皮坏死、脱落或伴有严重出血,肝、肾、心脏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胸腺、脾脏、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坏死,淋巴组织萎缩。  相似文献   

2.
对兔一种新细菌病自然发病死亡的16只兔进行系统的剖检变化及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该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为心脏淤血、出血,心肌纤维断裂、溶解,心肌细胞空泡变性。肝脏淤血、出血、质脆,有坏死灶,肝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以至坏死。肺脏气肿、出血肠道淤血、出血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脾、膀胱、脑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研究结果表明,在肝脏、肺、肠组织切片中可见有多量的圆形(0.4μm左右)具有折光性的小球菌。  相似文献   

3.
对送检的9只家兔进行病理解剖,对心血、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选取心、肝、脾、肺等组织按常规病理制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染色(ABC法)检测肝细胞内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抗原,结果证实此次家兔自然暴发的传染病即是兔病毒性出血症(RHD)。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最急性型及急性型,病理变化特点以全身微循环障碍为主;DIC形成,以实质器官淤血、水肿、出血、变性、坏死为主要特点,其中以肝、肾、脾等器官病变较重,尤其肝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综合病理学检测结果,确定此次家兔暴发的是RHD。  相似文献   

4.
对自然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病死貉进行尸体剖检,采集其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肺脏、心脏、肾脏、脾脏、淋巴结等器官组织,置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经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和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肺脏、胃、肠等器官组织充血、出血;心肌、肝脏、胰腺等组织发生局限性坏死;脾脏、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减少,脾脏白髓体积缩小,脾脏和淋巴结中有大量巨噬细胞,感染犬瘟热的貉多种器官组织出现了较严重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鹅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取肌肉注射鼠伤寒沙门菌的方法,人工感染58日龄健康鹅,对试验鹅进行病理剖检,并采取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脑、胰腺和肠道病料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可见,受感染鹅18 h内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达66.7%;主要病理变化为皮下、心肌、肝脏、脾脏、肠道、脑膜等多组织器官多处充血、出血,肝脏实质肿胀,表面可见大量大小不一的雪花状坏死灶,胆囊、脾脏肿大;病理组织学变化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肠道等多组织器官的细胞变性、坏死,大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研究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鹅,致病性强、死亡率高,感染鹅可出现全身多组织器官充血、出血与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的急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6.
对呼肠孤病毒感染雏番鸭进行了肉眼病变观察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雏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后,除机体出现临床症状外,主要呈现明显的脚软、腹泻、生长障碍为主要症状;病理剖检发现肝、脾表面坏死、纤维素性心包炎为主要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脏汇管区出现明显卵圆细胞及胆管细胞增生,汇管区细胞肿胀变性、呈空泡状;脾脏脾小体中心溶解坏死;心脏纤维素性心外膜炎;肾脏异嗜性白细胞浸润;其他器官无明显的异常与病理变化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7.
鸡肌肉接种鹅源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2/1996(H5N1)后,引起约70%发病率和60%死亡率,并表现出一些显微和超微病理学变化,主要为全身性充血、淤血、出血和血栓形成,多种器官的细胞变性、坏死、炎症,以及胰腺、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脑、肠、胸腺、脾脏、法氏囊等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对兰州市某兔场肉兔自然发生疑似巴氏杆菌病病例进行确诊和病理学研究,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鉴定、动物实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等方法和技术对采集的病料分别进行了细菌学检测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病料瑞氏染色可见两端着色椭圆形短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实验表明该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病兔肺脏为程度不等大叶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混合化脓性肺炎;全身淋巴结呈程度不等出血性淋巴结炎,尤以肠系膜淋巴结突出;肝脏呈程度不等变质性肝炎;心肌纤维程度不等变性、坏死;脾脏淋巴细胞程度不等坏死;肾脏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部分可见局灶性化脓性肾炎。同时,病变实质器官间质充血、出血,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研究结果证明,本次兰州市某兔场该兔病为巴氏杆菌病,其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特点为肺脏呈纤维素性肺炎或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全身实质器官的广泛变性、坏死及间质的出血。  相似文献   

9.
应用PCR方法结合病理剖检和组织学观察对辽宁省辽西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例进行诊断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猪伪狂犬病表现多种病理类型,包括脑炎型、脑炎兼内脏型、母猪繁殖障碍型和公猪睾丸炎型4种;主要特征性剖检病变:脑炎,肺、肝、肾、脾、淋巴结的出血和灰白色坏死斑点;主要特征性组织病理变化:非化脓性脑炎,间质性肺炎,肺、肝、肾、脾、淋巴结的局灶性核碎裂性坏死和出血。患猪临床死亡率很高,其病理变化发生于脑和多种内脏器官,并呈现显著的坏死和出血变化,免疫组化试验显示该株伪狂犬病毒(PRV)可侵袭脑、肺、脾等多种器官,说明该地区的PRV流行毒株属于强毒株,可能出现新的变异而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找一例麋鹿发病死亡的原因,采用临床、病理学、微生物诊断等方法进行病因查找和鉴别,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表明:麋鹿茸部位有较大的出血创口;麋鹿口腔黏膜、眼结膜、肺脏等器官颜色浅,尤其是肺脏,表现为贫血症状;在肝脏、脾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组织严重出血和坏死,表现为败血症;在肝脏病变组织中分离到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在脾脏组织中分离到液化沙雷菌(Serratia liquefaciens)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 shigelloides)。根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理变化,确诊本次麋鹿死亡原因是大出血继发败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