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永兵 《植物医生》1998,11(5):21-21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性抗生素类螨杀虫剂,对多种作物害螨、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等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对常用的杀虫杀螨剂敏感系或抗性系害虫均有优异的防治效果。阿维菌素类杀虫剂还具有使用安全、对生态系统无不良影响的优越性,是当前果蔬害虫综...  相似文献   

2.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烟碱和新烟碱类杀虫剂都是作为后突触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激动剂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但这两类杀虫剂存在明显不同的选择毒性:烟碱类对哺乳动物毒性较高,而杀虫活性低;新烟碱类具有高杀虫活性,而对哺乳动物低毒。由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独特,对以前使用的如拟除虫菊酯类、氯化烃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很少或无交互抗性,该类杀虫剂为防治一些世界性重大害虫(包括对以前使用的杀虫剂具有长期抗性的害虫)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已发现不少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文章就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概况、抗性机理和抗性治理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自公元前900年中国使用雄磺(砒霜、硫化物)防治庭院害虫以来,人类为了食物和生存,用自己手中的有毒物质同害虫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40年代初无机化合物如砷、汞、铜、铅和钡,天然植物产品如烟草、松脂以及除虫菊和鱼藤粉还是重要的害虫防治剂.采用“第二代杀虫剂”包括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氯类和合成除虫菊酯类,对提高粮食产量作出  相似文献   

4.
害虫对吡虫啉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赵建周 《植物保护》1998,24(6):40-41
吡虫啉(imidacloprid)是国内近年发展最快的新型硝基亚甲基类(nitromethylene)杀虫剂,又称为氯化烟碱类(chloronicotinyl)。它是内吸性杀虫剂,但同时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种子和土壤处理,又可进行叶面喷雾。该药...  相似文献   

5.
在以天敌微生物为材料的微生物杀虫剂中,用得最广泛的是BT剂.1960年,它在美国作为商品出售以来,在美国、欧洲、苏联、中国等许多国家,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森林等害虫.BT剂是以杀虫性芽胞细菌Bacillus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杆菌(Bt)杀虫剂是至今应用最成功也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本文叙述了印度谷螟、小菜蛾和家蝇等害虫对Bt剂的抗性和抗性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克服抗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傅龙顺 《植物医生》1998,11(4):26-26
锐劲特是氨基吡唑类新型杀虫剂,具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为探讨锐劲特对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的安全性,于1996晚季进行本试验。一、试验方法试验田土壤类型为紫色壤土,肥力中等,水稻为协优46组合。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即0.3%锐劲特颗粒...  相似文献   

8.
农药导致害虫再猖獗的生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杀虫剂是为了控制害虫的为害,但使用不当,有些杀虫剂会引起相反的结果。这是因为杀虫剂的作用对象不仅仅是害虫,而是害虫所处的整个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外来物质,单独使用某些杀虫剂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适合这种改变了的环境的种群填补了被杀虫剂所控制的种群留下的空间,使之群体更大、为害更加严重。较早提到的再猖獗害虫是褐稻虱。80年代后,随着菊酯类农药的推广使用,有再猖獗现象的害虫已涉及到蚜虫、螨类及粉虱等。  相似文献   

9.
选用球孢白僵菌与其他5种杀虫剂对草坪夜蛾类害虫进行防治试验,药后7d球孢白僵菌对夜蛾类幼虫的防效优于其他供试药剂;生物制剂类杀虫剂的防效优于常规杀虫剂.建议在虫口基数不大的情况下选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草坪夜蛾类害虫,并适时进行药剂轮换以降低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3蜚蠊的防治蜚蠊俗称蟑螂,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饵剂、膏剂或滞留喷洒方式,但杀虫剂的抗药性是一个突出问题,研究发现,最常见的德国蜚蠊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均有抗性,因此逐步使用更现代的杀虫剂来防治蜚蠊。饵剂和膏剂易于对防治过程进行监控;通  相似文献   

11.
卫生害虫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概括介绍了目前卫生害虫生物防治领域中最活跃的两类研究方向--生物杀虫剂与转基因综述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小地老虎对几类杀虫剂的毒力反应及其抗药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系统地了解小地老虎对几类主要杀虫剂的毒力反应,及其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合理用药和提高现有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提供依据,本文研究了5类、18种杀虫剂对小地老虎五龄幼虫的触杀毒力,以及小地老虎对数种药剂的抗性程度。结果得出,触杀毒力顺序依次为: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剂>六六六和沙蚕毒系杀虫单>>氨基甲酸酯类≥滴滴涕。与1965年的毒力测定资料对比,小地老虎幼虫对敌百虫和滴滴涕的抗性都有明显增加。本试验还发现辛硫磷和敌百虫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建议在生产上应用合理的混配药剂来提高杀虫效果,减少施药量和次数。  相似文献   

13.
合成性激素已有期望成为化学杀虫剂的替代物。本文就性诱剂对害虫的密度监测,大量诱捕控制种群数量,干扰交配影响靶子害虫种群构成等方面作了介绍;并指出了交配干扰技术的前景和问题,列举了在日本可获得的用于监测、控治虫口的商品性诱剂。  相似文献   

14.
治理水稻害虫药剂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剂毒性、防治效果、抗药性、对天敌安全性等多方面评述了杀虫剂在水稻害虫无害化治理中的适用性并进行了初步分类.归于适用推广类的杀虫剂有氟虫腈、毒死蜱、三唑磷、噻嗪酮;归于适度推广的主要有乙酰甲胺磷、丙溴磷、阿维菌素、沙蚕毒素类、氨基甲酸酯类;归于禁止使用类主要有高毒农药、吡虫啉;可望引入的主要有吡蚜酮、氟铃脲、氟啶脲、丁烯氟虫腈等.并提出了水稻害虫无害化治理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昆虫抗药性的演化及机制,同时提出了治理害虫抗药性的一些可行的策略,如施用混合剂、增效剂、研究新型杀虫剂及适时合理地施用农药等。  相似文献   

16.
敌杀死为2.5%乳剂系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出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接触、胃毒作用,和一定的拒避作用。经找所1981—1982两年大面积防治试验,证明它是防治食  相似文献   

17.
Bt杀虫剂防治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国外研究Bt杀虫剂方兴未艾。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外在Bt杀虫剂的研究、生产、应用方面进展。新亚种、新菌株相继出现,尤其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选育的特异菌株,为Bt杀虫谱增添新的内容。Bt杀虫剂的工业生产向大型化发展,剂型不断增加,产量持续上升,防治面积和防治对象也不断扩大,以Bt杀虫剂为主的综合防治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粉虱是世界上一类重要的害虫,随着化学杀虫剂的连续使用,其抗药性也日益严重。本文对粉虱类害虫的抗药性监测、机理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对粉虱抗药性工作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谭荫初 《植物医生》1998,11(3):18-19
吡虫啉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效果综述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410125)吡虫啉(midacloprid)又名大功臣、咪蚜胺,是一种新一代超高效、强内吸、广谱、低毒的硝基亚甲基杂环类杀虫剂。是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的效应体,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使昆虫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杀虫剂对转Bt水稻品种华恢1号(Huahui 1,HH1)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及其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数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的广福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种植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分别对其进行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处理,然后对经2种处理后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田中靶标害虫二化螟幼虫数量及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总虫量(若虫数量和成虫数量之和)进行调查,并对这3种害虫田间种群数量的年份、水稻品种、杀虫剂影响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Bt水稻种植对二化螟幼虫数量影响显著,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未显著影响二化螟幼虫数量。转Bt水稻种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和总虫量无显著影响;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显著降低转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水稻稻田内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及总虫量,并显著降低白背飞虱成虫数量。2014年和2015年,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田内二化螟幼虫数量极低或未调查到;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二化螟幼虫数量仅在2014年显著低于未施用杀虫剂对照亲本水稻。2014年,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上白背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1 037、1 376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分别降低至233、253头/百丛;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和对照亲本水稻上褐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4 120、2 413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降低至367、410头/百丛;2015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规律与2014年相同。表明转Bt水稻可显著降低二化螟幼虫数量,但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没有降低,而施用杀虫剂可有效降低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