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技术研究绵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FecXG位点在多浪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试验结果表明:多浪羊中BMP 15基因的FecXG位点并不存在多态性,推断FecXG位点与多浪羊多胎性状无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多浪羊胎次产羔数相关性,试验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3个突变位点,分别为Arg 1 328 Lys、Gln 1 334 Pro和Asp 1 342Asn,均属于错义突变。在1 328位点有等位基因A和B,基因型仅为AA和AB;在1 334位点有等位基因C和D,基因型只有CD和DD;在1 342位点有等位基因E和F,基因型为EE、FF和EF。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在1 334位点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两位点差异不显著(P0.05);FSHR基因多态性与多浪羊胎次产羔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对多浪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对200只多浪羊的MHC-DRB1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II和MvaⅠ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分别检测出了2、2种等位基因,出现了3、3种基因型。由于MHC-DRB 1为多碱基突变的基因位点,综合2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在多浪羊中共发现6种基因型;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中等多态程度,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 1外显子2在MvaⅠ酶切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但Sac II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1)。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RFLP及PCR-DS方法,对哈萨克羊群体BMP15基因FecXG和FecXB及第2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BMP15基因FecXG和FecXB位点均未出现多态性,在第2外显子存在2种基因型,AA型和AB型;测序结果表明:AB型个体在该基因第775位点发生G→C的突变,出现G/C的杂合.优势基因型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为A基因,多态信息含量小于0.25,属于低度多态;χ2适合性检验表明: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在不同产羔数母羊群体中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该突变位点可以作为控制绵羊多胎产羔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策勒黑羊和多浪羊Fe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为新疆南疆绵羊多胎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试验以策勒黑羊、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对这两品种绵羊Fec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研究该基因对这两品种绵羊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策勒黑羊FecB基因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4,0.44,0.42,B、+基因频率分别为0.35,0.65;多浪羊FecB基因检测到2种基因型,即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0.48,B、+基因频率分别为0.26,0.74。基因型为BB型的策勒黑羊平均产羔数为2.87只/胎,显著高于++型(P0.05);基因型为B+型的多浪羊平均产羔数为2.55只/胎,显著高于++型(P0.05)。说明策勒黑羊和多浪羊FecB基因具有多态性,其中BB型、 B+型可用于南疆绵羊多胎品系的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6.
绵羊跨膜蛋白154基因(Transmembrane protein 154,TMEM154)多态性与进行性肺炎的易感或抗性有关。本研究以绵羊TEME154基因第2外显子G103A(E35/K35)位点SNP为候选分子标记,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TEME154基因型,对该基因在新疆地区8个绵羊品种(阿勒泰羊、哈萨克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策勒黑羊、巴什拜羊、德国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绵羊TMEM154基因在第2外显子103bp处发生了G-A突变,PCR测序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AA、AG和GG,G103A位点的GG(E35)基因型与绵羊进行性肺炎的高敏感性相关,在阿勒泰羊、哈萨克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策勒黑羊和巴什拜羊群体中属于优势基因型,而在中国美利奴羊和德国美利奴羊群体中比例较低。方差分析表明,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阿勒泰羊、哈萨克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策勒黑羊和巴什拜羊等进行性肺炎高敏感群体和中国美利奴羊和德国美利奴羊等低敏感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绵羊TMEM154基因第2外显子G103A位点多态性在进行性肺炎高敏感与低敏感的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该SNP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绵羊的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7.
多浪羊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双羔性能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多浪羊产双羔母羊试验组及产单羔母羊对照组群体进行红细胞中血红蛋白(Hb)及乳酸脱氢酶(LDH)多态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多浪羊多羔母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控制2种蛋白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其中含有较高频率Hb^B和LDH^A基因的多浪羊,有较高的产双羔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克隆多浪羊C型利钠肽(CNP)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其在多浪羊初情期启动前后下丘脑、垂体、输卵管、卵巢、子宫中的表达规律,以期为研究CNP基因在多浪羊初情期启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GeneBank中绵羊CNP基因的序列(登录号:XM_027974523.1)设计引物,以初情期前、初情期、初情期后的多浪羊为试验对象,采用RT-PCR技术扩增多浪羊CNP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用DNAMAN软件同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并使用Mega 5.0构建系统发育树。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N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疏水性、信号肽、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等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信息;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多浪羊下丘脑、垂体、输卵管、卵巢、子宫中CNP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多浪羊CNP基因序列大小为2 227 bp,其中包括5'-UTR 50 bp、3'-UTR 914 bp和CDS区1 263 bp。相似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多浪羊与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多浪羊CNP基因共编码42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是亲水性蛋白质,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多浪羊CNP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预测显示CNP蛋白无配体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初情期启动的3个发育阶段,下丘脑中CN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初情期下丘脑中CNP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初情期前(P<0.05);子宫中初情期前CNP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初情期和初情期后(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多浪羊CNP基因,其主要在下丘脑和子宫中表达;在初情期前、初情期、初情期后的发育过程中,下丘脑组织中CNP基因的表达量先降低再升高,提示CNP基因可能在初情期的启动过程中参与调控。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Booroola羊多胎性状主要是由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基因(BMPR-IB)编码区第746碱基对位置上发生了A-G突变而导致FecB表型的突变所引起.王根林等和柳淑芳等相继发现了湖羊和小尾寒羊存在FecB基因,同时柳淑芳认为BM-PR-IB基因是调控小尾寒羊多胎的主要基因[2,4-5,9].而李海等人通过对新疆卡拉库尔羊、多浪羊、巴音布鲁克羊进行血液蛋白遗传标记的对比研究后发现,这3种羊品种的遗传距离以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最小[1,6].因此,陈晓军等人通过多浪羊BMPR-IB基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推测卡拉库尔羊很可能也携带BMPR-IB基因[3].本试验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以新疆卡拉库尔羊为研究对象,通过PCR-RFLP检测该品种绵羊是否存在BMPR-IB基因,旨在为该品种绵羊的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多浪羊是新疆喀什地区的特色品种,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多浪羊及其产品深受新疆地区农牧民和消费者的喜爱.文章主要对新疆多浪羊的生长特性、生产特性、杂交利用和多胎基因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分析新疆多浪羊目前的研究情况与进展,提出多浪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旨在更好地促进地区多浪羊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解析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产羔数差异形成的遗传学机制,以5个不同繁殖力的中国地方绵羊品种(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和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不同繁殖力群体间FecB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湖羊群体中存在BB、B+、++三种基因型,藏羊、蒙古羊及阿勒泰羊群体中仅存在B+和++两种基因型,多浪羊群体中仅存在++基因型。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及多浪羊群体中BB、B+及++基因型频率依次是0.69、0.28、0.03,0.00、0.13、0.88,0.00、0.08、0.92,0.00、0.08、0.92和0.00、0.00、1.00;B等位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多浪羊。湖羊、藏羊、蒙古羊和阿勒泰羊中该位点He和PIC分别为0.29、0.25,0.12、0.11,0.08、0.07和0.08、0.07,且在以上4个品种中BB和B+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比++基因型个体高(P<0.01),BB基因型个体和B+基因型个体之间无差异(P>0.05)。由此可推断,FecB或许是决定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亦或是与其存在密切相关的标记基因,可助力绵羊产羔数性状MAS技术和为多胎绵羊新品种(系)培育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及核苷酸、氨基酸多态位点,以及与家养绵羊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采用PCR-SSCP方法对39只马可·波罗盘羊、159只塔什库尔干羊、72只藏绵羊、76只宁夏滩羊、36只柯尔克孜羊和26只多浪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对不同绵羊品种产生的差异等位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对等位基因单倍型序列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结果】 试验共获得66个MHC-DRB3等位基因,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藏绵羊、宁夏滩羊、柯尔克孜羊和多浪羊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3、14、12、12、4和1个。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藏绵羊、宁夏滩羊和柯尔克孜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等位基因序列中的核苷酸多态位点分别为74、76、45、49和25个,表明相较于藏绵羊、宁夏滩羊和柯尔克孜羊,马可·波罗盘羊和塔什库尔干羊的多态性更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马可·波罗盘羊和塔什库尔干羊MHC-DRB3基因均呈两支分化;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和藏绵羊MHC-DRB3基因单倍型的相似性较高。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编码产物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其生物学作用主要在细胞质中体现。【结论】 本试验确定了马可·波罗盘羊和5种家养绵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等位基因数及核苷酸、氨基酸多态位点,为进一步探究绵羊MHC-DRB3基因的调控机理及进化意义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3.
贵州白山羊BMP15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是控制Belclare和Cambridge等绵羊的高繁殖力主效基因,BMP15蛋白中单个氨基酸的改变直接影响绵羊的产卵率和产羔数。采用RFLP和SSCP技术检测BMP15基因中绵羊高繁殖力突变类型FecXG和FecXB在贵州白山羊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贵州白山羊样品中没有检测到BMP15基因的FecXG突变,说明该突变在贵州白山羊中的自然发生率非常低;在贵州白山羊高产母羊和公羊中检测到BMP15的FecXB突变,以杂合的AB基因型存在,低产母羊中没有检测到该突变,提示BMP15基因的FecXB突变可能是影响贵州白山羊繁殖力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To mimic muscle development of Duolang sheep in vitro,we employed a two-step digestion method to separate satellite cells(SCs)and a differential adhesion method to purify the cells in Duolang sheep.Moreover,observation of microscopic images and immunofluorescence were used for identifying Duolang sheep SCs and its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Using immunofluorescence for Desmin,Pax7 and MyoD1 genes,we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marker genes all expressed in the SCs.The SCs formed significant myotubes when the serum was withdrawal from growth media,confirmed by the immunofluorescence for MHC and microscopic images.Taken together,we ssuccessfully isolated SCs and established the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SCs.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体外细胞水平模拟多浪绵羊肌肉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以多浪绵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胶原酶和胰酶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多浪绵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SCs),并利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分离得到的SCs。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Cs标记基因Desmin、Pax7和MyoD1的表达情况,鉴定分离得到的SCs。采用血清撤离的方法诱导SCs向成肌方向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成肌分化标记基因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的免疫荧光,检测肌管的形成情况。通过对SCs标记基因Desmin、Pax7和MyoD1的免疫荧光鉴定,确认本研究成功分离得到多浪绵羊SCs。采用血清撤离的方法诱导SCs成肌分化,显微镜观察和MHC免疫荧光可以明显观察和检测到肌管的形成。本研究对多浪绵羊SCs成功地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建立了体外培养条件下多浪绵羊SCs的成肌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16.
BMPR-IB基因作为新疆多浪羊多胎性能候选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控制Booroola Merino羊多胎性能的BMPR-IB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新疆多浪羊是否存在该基因的突变。实验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多浪羊上存在B+型(突变杂合子),但没有检测到BB型(突变纯合子),多浪羊主要以++型(正常个体)为主,B+型频率为0.35,++型频率为0.65,初步推断可能多浪羊的遗传机制和Booroola Merino羊相同。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索多浪羊(D组)与小尾寒羊(X组)皮下脂肪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基因,并研究其潜在的作用,为理解绵羊脂肪组织发育规律以及对脂代谢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脂肪沉积能力存在差异、健康无病、体况良好、种内个体体重相近(约50 kg)的雌性成年多浪羊和小尾寒羊为试验材料,分为D组(试验组)和X组(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采集位于背最长肌的皮下脂肪组织,应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Fold change|≥2,P adjust≤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与脂肪沉积和脂代谢有关的差异基因。为了验证测序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随机选取了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在6个样本中共检测到38 672个已知的mRNAs,新的mRNAs为1 606个,在两组中共有83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20个差异基因在多浪羊组中上调表达,有519个差异基因在多浪羊组中下调表达。通过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脂质分解代谢过程、脂质生物合成过程、脂质分解代谢负调控过程、MAPK级联反应调控、对甘油三酯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了PI3K-Akt、MAPK、胰岛素以及PPAR等信号通路中。q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通过对多浪羊和小尾寒羊皮下脂肪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与脂肪沉积和脂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脂质生物合成、脂质代谢等过程,其中COL1A1、AKT2、SCDLPLPCK1与PPP2R5A可能在多浪羊与小尾寒羊的皮下脂肪组织的沉积与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方品种绵羊嗜血支原体和泰勒虫的感染情况,采用PCR法检测新疆南疆5个地方品种绵羊共100份血液DNA样本.结果表明:新疆南疆部分地方品种绵羊泰勒虫和嗜血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5.0%(35/100)和3.0%(3/100).仅和田羊和多浪羊上检测到嗜血支原体感染,感染率分别为8.0%(2/25)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