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十足目、长臂虾科、小长臂虾属,为我国唯一有记载的小长臂虾属物种。中华小长臂虾不仅具有优良的观赏和食用价值,而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十足目、长臂虾科、小长臂虾属,为我国唯一有记载的小长臂虾属物种。从外形上看,中华小长臂虾身体较透明,虾体上有7条棕色条纹,以第三腹节颜色最浓,俗称花腰虾。从近年的调查中发现,我国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南部的云南都有分布。目前关于中华小长臂虾的研究资料较  相似文献   

3.
对中华小长臂虾在稻田、池塘、室内水泥池3种环境下进行养殖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养殖环境对中华小长臂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组与池塘组中华小长臂虾体长随着时间的增长由差异显著(P〈0.05)变为差异不显著(P〉0.05),稻田组和池塘组与室内组中华小长臂虾体长的差异显著(P〈0.05);稻田组的中华小长臂虾的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重(DWG)、增长率(GBL)、增重率(GBW)均高于池塘组和室内组,室内组各试验指标均最低,稻田组与池塘组以上各试验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稻田组和池塘组与室内组以上各试验指标差异显著(P〈O.05)。为进一步区分环境因素对中华小长臂虾幼虾生长过程中5个时间点体长、腹长、头胸甲长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具有一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得知不同环境下中华小长臂虾幼虾的体长、腹长、头胸甲长的变化除7月15日无差异(P〉0.05),其余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近30年有关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资源量、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数据,剖析葛氏长臂虾资源演变趋势和生物学表征。葛氏长臂虾资源量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小幅上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大幅下降,2009—2018年在波动中下降。葛氏长臂虾雌虾个体要明显大于雄虾,且繁殖高峰期雌多雄少;基本上全年抱卵,生长速度快,一年可长成为捕捞对象;磷脂含量较高(8.59‰~8.98‰)。基于东、黄海葛氏长臂虾的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繁殖生长等养殖潜力分析,提出了葛氏长臂虾人工繁育的初步设想与建议,可从天然苗种采集和繁育入手,增殖自然资源并开展人工养殖以确保葛氏长臂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弥补市场供应趋紧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长臂虾亚科9个种系统发育关系的16S r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线粒体基因16S rDNA部分序列,并将其与GenBank中的相关4属8个种的16S rDNA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对,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在分析的442个比对位点中,变异位点188个,简约信息位点125个,碱基转换与颠换值比为1.134。以鼓虾(Alpheus cylindricus)为外群,分别用MP法、NJ法及ML法构建的长臂虾亚科4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支图显示:白虾属(Exopalaemon)首先与长臂虾属(Palaemon)以及小长臂虾属(Palaemonetes)聚在一起,然后与沼虾属(Macrobrachium)聚为一支;长臂虾属和小长臂虾属出现4个种混合相聚的现象;属间结点置信值以及聚集情况稳定。  相似文献   

6.
长臂虾科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长臂虾科(Palaemonidae)14 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 发现长臂虾科线粒体基因组的长度为 15396~15967 bp, A+T 含量为 58.97%~69.09%; 长臂虾科内不同属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各不相同, 与十足目 (Decapoda)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相比, 除沼虾属(Macrobrachium)的基因排列顺序未发生改变外, 长臂虾属 (Palaemon)、叶颚虾属(Hymenocera)和贝隐虾属(Anchistus)的基因排列顺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此外贝隐虾属(Anchistus)还出现基因缺失现象; 长臂虾属和沼虾属线粒体 13 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 PCGs)的 Ka/Ks<<1, 显示出很强的纯化选择; 长臂虾科 13 PCGs 在密码子的使用中, 被编码的氨基酸均体现相似的偏好性; 在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位点分析中, 发现 nd5、nd4 和 nd2 基因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基于 13 PCGs 系统发育结果表明, 长臂虾属与沼虾属互为姊妹关系, 叶颚虾属和贝隐虾属单独聚为一大支。分子钟的估算结果推测长臂虾科物种可能起源于二叠纪, 随后进一步分化为具有现代表征的长臂虾种类。本研究为快速鉴定长臂虾科生物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标记, 并为分析长臂虾科物种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之一,与我国常见的淡水青虾(日本沼虾)同属于长臂虾科、沼虾属。其雄虾最大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600克,雌虾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由于该虾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食性广泛、生产周期短以及口味好、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长臂虾科(Palaemonoidea)虾类具有巨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但其中较大部分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信息缺乏或不全面,通过整理长臂虾科几种重要经济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生殖系统发育、胚胎和幼体发育及繁殖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对比长臂虾科内各虾类以及长臂虾科与对虾科和螯虾科虾类的异同,以期为长臂虾科虾类的研究与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拥有丰富的水面及水生动物资源,发展渔业生产潜力巨大。长期以来,各地非常重视鱼类资源开发利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重视。黑龙江省拥有秀丽白虾、中华小长臂虾、日本沼虾、东北蝲蛄等四种土著经济虾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均有分布,并有一定的资源量。建议我省各地充分利用这些土著虾类资源,探索其各种增养殖模式,使其成为渔民养殖致富的水产品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对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进行不同温度和盐度骤变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设置。温度骤变实验设置 1 个对照组(22 .0 ℃, 盐度 25)和 4 个处理组(14.0 ℃、18.0 ℃、26.0 ℃和 30.0 ℃, 盐度均为 25); 盐度骤变实验组设置 1 个对照组(25, 温度 22.0 ℃)和 4 个处理组(15、20、30、35, 温度均为 22.0 ℃); 不同升温实验设置 2.0 ℃/d、4.0 ℃/d、6.0 ℃/d 3 组, 记录葛氏长臂虾各时间点存活率, 并检测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 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 温度骤变实验中, 仅 30 ℃组存活率变化显著(P<0.05), 其 96 h 存活率低于 50.00%, 各处理组中 3 种抗氧化酶活性与 MDA 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其中除 T-SOD 活性 96 h 仍高于对照组外, 其余各组均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 升温实验中, 6.0 ℃/d 组存活率显著(P<0.05)降低出现于 27.0 ℃, 早于 2.0 ℃/d 与 4.0 ℃/d 组的 31.0 ℃, 且 6.0 ℃/d 组整体存活率下降快于另外 2 组, 根据 2.0 ℃/d 组存活率数据推算葛氏长臂虾半数存活温度为 31.6 ℃, 各实验组升温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与 MDA 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 且升高速率随着升温速率增大而加快, 但 3 种升温速率下 T-SOD、CAT 的最大值无显著差异, 而 T-AOC、MDA 最大值随升温速率增大而增加; 盐度骤变实验中, 各组葛氏长臂虾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 T-AOC 活性和 MDA 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96 h 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 T-SOD 和 CAT 活性总体均呈现先短暂降低再升高, 而后再降低的趋势, 96 h 均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认为, 温盐变化均会引起葛氏长臂虾体内抗氧化能力的显著变化(P<0.05); 而一定范围内的温盐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无显著影响, 另外与降温和盐度变化相比, 升温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葛氏长臂虾的繁养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伍远安 《内陆水产》2003,28(4):16-17
青虾,又称日本沼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我国淡水中个体较大的虾类,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溪流等天然水域和人工养殖水体中。生存水温1~37℃,适宜水温18~30℃,喜欢水草丛生的环境。青虾的人工养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养殖方式从池塘养殖到网箱养殖、稻田养殖,从鱼虾混养到单独集约化养殖,捕捞技术、养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池塘养殖产量从20~30千克/667米2提高到150千克/667米2左右。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3,(8):26-28
马来亚大虾,属长臂虾科、沼虾属,即和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青虾——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De Haan)一同属,形态也颇相似,但个体远比青虾大得多,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日本于1967年从马来西亚引进该虾,此后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此文仅是养殖方面的一个概述。  相似文献   

13.
林仕梅 《内陆水产》2003,28(3):16-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河蟹,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经济价值较高,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的重要对象。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名贵水产佳品。1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及分布河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绒螯蟹属。该属以螯足密生绒毛而得名。河蟹适应性强,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和闽江水系4个种群。除中华绒螯蟹外,还有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3种。形态结构河蟹的背部一般呈墨绿色,腹面灰白色。腹部在成长过程中,雌蟹渐呈圆形(俗称团脐),雄蟹仍为狭长三…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脊尾白虾的莱州湾、海洲湾、象山湾的3个野生群体共计62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获得长度为658 bp核苷酸序列.62条序列T、C、A、G和A+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53%、22.63%、27.30%、18.53%和58.83%,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这一结果与甲壳类、双壳贝类等的COI线粒体基因片段中的观察结果相似.通过统计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进行基因序列变异分析.AMOVA分析表明,3群体间总遗传分化系数Fst=0.3611(P<0.01),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其中象山湾群体与莱州湾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莱州湾群体与海洲湾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另外用MEGA4.0软件中的NJ法构建分子进化树,同时由NCBI下载同源序列,探讨了长臂虾亚科几个种的系统进化关系,用NJ法构建的系统树显示,脊尾白虾不同单倍型先与长臂虾属和小长臂虾属聚为一支,然后与沼虾属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5.
朱宝东 《科学养鱼》1999,(10):21-22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又称河虾,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的长臂虾科。青虾是名特水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行情好,且养殖技术简单,是深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对青虾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利用颗粒饲料饲养青...  相似文献   

16.
浅谈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稳产高效的技术要领胡新元(南昌市水产试验场)陈道印(国营南昌莲塘水产场)李达,和民(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属长臂虾科。沼虾属,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地区,具有个体大、食性广、养殖周期短、肉质好、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以下简称罗虾),又称马来西亚大虾、淡水大虾、大长臂虾,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一种大型的热带淡水虾类,以其个体大、肉质鲜美而闻名于世,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国家。1961~1962年,华裔生物学家林绍文在马来西亚渔业研究所开展罗虾人工繁殖研究成功,为今后开展罗虾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吕华庆  宋海棠 《水产科学》2006,25(3):109-112
以“东海区虾蟹资源调查”课题在1998年8月和1999年2月获得的东海水文、虾类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参考资料,对东海北部海区(30°N以北、128°E以西)的葛氏长臂虾密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对硝酸盐浓度分布进行了研究。虾类调查采用单船桁杆式拖网扫海,调查时间与硝酸盐采样同步。结果发现:(1)硝酸盐浓度分布受长江冲淡水影响很大,夏、冬有别;(2)夏、冬季葛氏长臂虾的密度分布均与硝酸盐浓度分布成反比关系,且吻合较好;(3)葛氏长臂虾的密度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江冲淡水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象山港水域虾类群聚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1年5月~2012年4月象山港水域开展的10个航次桁杆拖网虾类资源调查资料,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象山港水域虾类群聚结构的时空特征。调查期间共捕获虾类25种,分属于6科、16属;主要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巨指长臂虾(Palaemon macrodactylus)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这些种类周年均有分布。象山港虾类群聚结构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空间结构上虾类群聚可分为港湾底部、乌沙山电厂毗邻水域和港湾中口部水域三个群聚类型,日本囊对虾和巨指长臂虾等优势种类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造成虾类群聚空间异质性的直接原因,盐度和底质类型等可能是导致虾类群聚空间异质性的环境成因。从季节上看,象山港虾类群聚可分为春冬型和夏秋型两种类型,造成这种季节种类组成差异的原因为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等洄游性种类仅能在研究水域季节性分布,此外增殖放流也会引起增殖目标种类数量的季节性增长。  相似文献   

20.
傅平  庄申 《河北渔业》1995,(3):9-11
<正>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脚大虾、金钱虾,属甲壳纲,长臂虾科。其雄性体长可达40cm,体重达600g,雌性体长达25cm,体重200g。其体色呈青褐色,额角前端上扬,雄性的第二步足特别大而强北,呈蔚蓝色。 该虾原产于印度洋沿岸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生活在受潮汐影响的江河下游地域的河川、湖泊、池塘、沟汊及水渠中,在稻田中也有栖息。该虾主要以水生昆虫、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