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永康市自2010年开始饲养天然彩色茧蚕品种,2018年开始全年全部饲养彩色茧蚕品种,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提升、示范、推广与应用,主要包括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小蚕共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大蚕立体条桑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规模生产配套消毒防病技术的推广、方格蔟营茧技术的推广、天然彩色丝绵专用蚕茧折蔟自动上蔟技术示范、天然彩色平面茧生产技术示范等,并通过饲养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彩色蚕茧也逐渐成为永康市特色经济作物“小而优,小而精”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验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2013年3月审定通过的双限性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蜀黄1号"(夏黄×秋色)在我省农村的适应性和推广可行性。于2014年秋季在农村进行试养,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出了良好的健康性和丰产性能,适宜在我省川东北蚕区夏秋季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永康市全年饲养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为了解全国现有彩色茧蚕品种在永康的适应性及品种特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品种储备和技术支撑,2019年晚秋对全国比较稳定的天然彩色茧新品种"苏彩2号"、"苏彩3号"、"M日"、"M中"、"广东彩茧"等与目前推广的品种"初日×金秋"进行对比试养,结果发现"金秋×初日"的...  相似文献   

4.
彩茧1号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选育、经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农村推广饲养的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作者根据本地农村近几年率先推广饲养的实践经验,针对该品种的特性,专题总结出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彩茧1号的农村饲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广西蚕业》2005,42(2):53-53
近日,天然彩色蚕丝技术由浙江大学和浙江花神丝绸集团联合完成,该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主持这项研究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玉银教授介绍,眼下他们已有能让蚕茧天然具有红、黄、绿、粉红和桔黄等颜色。该技术是利用家蚕种资源库中天然有色基因获得天然彩色茧育种材料,进一步选育出天然彩色茧实用蚕品种系列。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天然彩色茧品种湘彩黄1号的示范与推广,于2019年秋季开展了该品种的原蚕的对比饲养与一代杂交种繁制。结果表明:新品种湘彩黄1号的原蚕发育经过略长于对照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g蚁收茧量也略高于对照品种,平均制种系数为g蚁制种8.7盒,与对照品种相仿。新品种一代杂交种的良卵率、实用孵化率符合国家蚕种质量检验标准。新品种的一代杂交种繁育性能达到了常规性品种的实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天然彩色茧因其柔和的色彩和特殊用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实验对几种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发育经过、茧质、丝质成绩及其茧丝色素固定效果等方面的进行了调查,通过与实用品种苏5×苏6(正反交)作了对比发现,多数彩色茧蚕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饲育经过比对照短、茧丝量、茧层率、茧丝长等茧丝质性状都低于对照,但也有个别彩色茧品种的茧丝质接近对照;而彩色茧品种的茧丝纤度低于对照,各彩色品种茧丝纤度曲线特征有一定差异;黄色茧丝(如A4、A6)的颜色较绿色茧丝容易固定。为应用推广有色茧蚕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杰×豪胜"全龄经过是23天20小时,比"菁松×皓月"发育快12小时;全茧量2.048g、茧层量0.465g、茧层率22.71%;茧丝长1 466m、纤度2.314dt、强力2.783cN/dt)、伸长率11.54%、出丝率46.11%;具茧荧光色判性,雌性茧色为紫荧光,雄性茧色为黄荧光,判性率100%。三眠蚕品种"元子×由子"全龄经过20天6小时,纤度最细(1.995dt),强力最大(2.905cN/dt),伸长率最高(11.84%),其蚕茧是生产医用真丝缝合线的好材料。绿色蚕品种"草原×神韵"综合茧丝质成绩表现较差,可以用作天然彩色蚕丝被等材料。  相似文献   

9.
对苏州大学育成的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彩茧1号进行了实验室春、秋2季对比试验和春季农村试养,结果表明:新蚕品种彩茧1号孵化良好,一日孵化高达98%以上;眠起齐一,蚕体匀整;蚕体粗壮,食桑活泼;蚕儿无病,健康好养;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相比,春、秋蚕期全龄分别缩短了26 h、13 h,万头收茧量分别高12.1%、10.5%,万头茧层量成绩相仿,5龄50 kg桑产茧量分别高10.5%、11.8%。解舒率分别高8.9个百分点、4.9个百分点。该蚕品种是一个产量高、抗性强、解舒成绩好、适应性好、品种性状稳定的天然黄色茧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选育适于泰国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及养蚕习惯的蚕品种,我所与泰国蚕业司合作开展抗性蚕品种选育研究。2012年至2013年,在抗性资源品种测试筛选的基础上,从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库中筛选出了3个抗性强的资源品种"镇白"、"印黄1"和"印黄3"作为育种材料,与优异白茧品种"7532"和"7532·湘晖"组配,(共获得3个杂交组合:)组成"镇白×7532·湘晖"(正反交,白茧品种)、"印黄1×7532"(黄茧品种)、"  相似文献   

11.
天然彩色茧烘茧前后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几个天然彩色茧品种烘茧前后的抗氧化物质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彩色茧中,以绿色茧的抗氧化物质最高,黄茧次之,白茧最低。其中烘茧前绿色茧品种P50×秋丰、LJ13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均达到110U/g以上,两个黄色茧品种秋丰×黄3正反交、秋丰×HJ7正反交含量分别为101.72U/g、96.09U/g,比白色茧品种高出了34.57%、30.73%;烘茧后,各个彩色茧品种以及对照组品种的抗氧化性降低的幅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家蚕天然彩色茧是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特色原料茧。以目前推广量最大的家蚕杂交组合932·芙蓉×7532·湘晖的2个中系品种与2个日系品种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2次回交、1次自交为一轮循环的轮回回交育成法,分别从供体亲本M2中导入天然黄茧色性状控制基因,其间以丝质优良及丝长长的夏芳M、秋白M进行杂交改良。经过高温多湿环境定向培育与活蛹缫丝选择获得的育种新材料,不仅具有天然黄茧色的特性,而且综合经济性状得到改良。将这些遗传性状稳定的育种材料与其他新选育的材料进行杂交组配,经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实用经济性状优良,具有天然黄色茧特性的家蚕新品种四元杂交组合湘彩黄1号(932XM·芙蓉XM×7532QM·湘晖QM)。实验室联合鉴定、农村饲养、种场繁育试验及茧丝色牢度检验的结果表明,天然黄色茧新品种杂交组合具有茧色稳定、体质强健、产茧量高、丝质优良、蚕种易繁育等特点,在实验室联合鉴定中的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932·芙蓉×7532·湘晖高8.4%、11.0%,一粒茧丝长为1 124.6 m,解舒丝长871.6 m,洁净94.89分。湘彩黄1号适合在湖南省等南方蚕区的夏秋季推广饲养,已于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蚕品种选育多用途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蚕桑生产发展多元化和提升改造传统蚕桑业发展需要开展的特殊用途蚕品种选育进展迅速,本文就以蚕丝生产为目的如雄蚕品种、细纤度蚕品种、粗纤度蚕品种、人工饲料育品种及广食性蚕品种、天然彩色茧蚕品种等的选育,以及非蚕丝生产为目的如吐平面丝蚕品种、吐丝胶茧蚕品种、生物反应器专用蚕品种、药食专用蚕品种等育种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家蚕茧品种资源的茧色丰富多彩 ,但在生产中使用的蚕品种基本为白色茧品种。为了利用家蚕茧中的有色茧 ,开发出具有天然色彩的生丝 ,许多学者对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家茧彩色茧丝固色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彩色茧丝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以及有色茧后加工处理技术。在我所现在保存的 6 80份家蚕种质资源中 ,有许多珍贵的家蚕有色茧品种 ,它们大多为从各省征集的地方品种 ,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为充分利用家蚕有色茧资源 ,选育出具有实用性的天然彩色茧基础品种 ,我们对其中的部分有色茧品种进行了茧色、茧丝质成绩、茧…  相似文献   

15.
康开军 《四川蚕业》2012,40(3):14-14
<正>我县是全市第一个成功饲养彩色茧的蚕桑基地县。在2011年试养的基础上,2012年加大与省蚕研所合作力度,扩大了规模,仅友林蚕业合作社春季就饲养黄色彩茧20张,产茧800多kg,经济价值近3万元。因该品种优良,孵化整齐,蚕体粗壮,蚕  相似文献   

16.
为调整桐乡市蚕茧产品结构,推广饲养彩色茧蚕品种,开发丝绵被的种类,2017年春蚕期桐乡市引进黄色茧蚕品种"秋芳×金玉"进行农村试养,并与本地当家品种"秋丰×白玉"进行性状对比,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目标基因导入、杂交、回交等育种手段,育成了家蚕天然黄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据2013、2014年两年浙江省5个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对照彩色茧蚕品种实验室鉴定项目与指标全部达到:色彩明显,耐水色牢度3~4级;四龄起蚕虫蛹率97.40%,比对照种高0.4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18.04 kg,比对照种高2.44%;净度94.80分。据2015、2016年两年2个农村生产试验点鉴定结果平均成绩:张种产茧44.7 kg,张种产值1620元,比对照种分别高6.1 kg、227元;健蛹率95.72%,比对照高10.67%。据缫丝试样调查,一茧丝长1053 m、解舒丝长576 m、干茧出丝率36.14%、净度93分,与对照种比,分别长26 m、长12 m、低0.46个百分点、相同,达到彩色茧蚕品种生产鉴定各项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天然有色茧品种"渝黔黄茧"在农村应用,采用有色茧品种与白茧品种对照饲养,按白茧品种农村饲养成套的技术规程分析"渝黔黄茧"品种的饲养成绩、各环节技术要求。结果表明,"渝黔黄茧"品种的农村饲养,在蚕种催青、上蔟等环节注重调节温湿度及相关技术,特别是蔟中温湿度的调节,可实现自然有色茧的较高产量和经济价值。结论:"渝黔黄茧"品种是一对抗逆性、产茧性能较好,自然黄茧、自然黄丝的优良特殊用途品种,在农村按技术规程进行饲养,可获得比普通白茧品种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发明现行蚕品种转育成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的方法,新育成的蚕品种“雄晓”雄茧为黄荧光,雌茧为紫荧光,判性率100%。茧质成绩:全茧量1.499g,茧层量0.366g,茧层率24.42%,具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正"金秋×初日"是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育成的彩色茧新品种,天然黄色、色彩鲜艳。永康市2010年开始引进家蚕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连续多年进行试养并逐步示范推广,到2017年晚秋止累计试养"金秋×初日"758张,2018年开始永康全年全部饲养"金秋×初日"。现将永康市家蚕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试养、示范与推广情况总结如下:1引进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后进行多年多点试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