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速推广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鄂马铃薯7号为试材,在高低两个海拔高度进行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的高产栽培试验。种植密度设计每667 m2 3 500株、4 400株、5 400株3个水平,底肥设计每667 m2施牛粪2 500 kg、复合肥25 kg、复合肥10 kg+过磷酸钙25 kg 3个水平。结果表明:无论低山还是二高山地区鄂马铃薯7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是667 m2种植密度5 400株、底肥为复合肥25 kg,667 m2平均产量达2 324.5 kg。  相似文献   

2.
钾素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结薯、薯块膨大和干物质的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凉山州马铃薯主产区土壤普遍缺钾少磷,试验选用马铃薯品种凉薯97,研究在凉山州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施用硫酸钾对马铃薯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一定量的硫酸钾能适当延长生育期、显著增产、增加薯块干物质和淀粉含量。667 m2施用硫酸钾15 kg的平均全生育期比对照增加2 d;667 m2施用硫酸钾10 kg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1 819 kg,较对照高28.2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硫酸钾对提高干物质、淀粉含量有一定的作用,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效益等因素,667 m2硫酸钾施用量以5.0~10.0 kg为宜。  相似文献   

3.
冬种马铃薯不同施肥量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冬种马铃薯期间温度呈前高、中低、后高的U型特点,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点研究冬种马铃薯施肥技术很有必要。本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的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有机肥500kg加复合肥30~40kg(N:P:K=19:6:24),在2008年1月遭遇罕见的持续40余d的低温冷害情况下每667m2仍获得2000kg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中增施生物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为获得最佳的马铃薯减肥增效生产技术,综合考虑复合肥、生物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数量及使用时期等因素,共设置5个处理:处理1(复合肥1 500 kg/hm~2+硝酸钙镁225 kg/hm~2)、处理2(复合肥1 200 kg/hm~2+生物有机肥1 500 kg/hm~2+硝酸钙镁180 kg/hm~2)、处理3(复合肥900 kg/hm~2+生物有机肥2 250 kg/hm~2+硝酸钙镁135 kg/hm~2)、处理4(复合肥900 kg/hm~2+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硝酸钙镁90 kg/hm~2),处理1~4施用微肥30 L/hm~2+硫酸钾225 kg/hm~2,处理5为对照(复合肥1 800 kg/hm~2+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硝酸钙镁150 kg/hm~2),每个处理面积667 m~2,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测定株高、单株结薯数、产量、商品薯率、块茎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处理2是合理减肥条件下最高效的绿色生产技术方案。另外,施用生物有机肥较未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12.7%;当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至2 250~3 000 kg/hm~2时,马铃薯单株结薯数较未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平均增加1.16个;当复合肥施用量大幅减少时,即使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4),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也会显著降低;当追肥施用N较多时,会导致马铃薯淀粉含量下降,处理1、2、3较处理4和处理5的淀粉含量平均减少0.79 g/100 g。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在萧山区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大西洋"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模式,采取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其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明确了大西洋马铃薯获得每667m2高于2300kg的最佳农艺措施是:种植密度为4550~5050株,播种时期为2月9日~15日,基肥用量每667m2为71.6~85.4kg三元复合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基肥用量,其次是播种密度,第三是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专用肥用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我省东北部马铃薯种植区,设置该地区研制的宣农牌马铃薯专用复混肥不同施用量对合作88品种增产效应的对比试验,为同类型地区马铃薯丰产栽培科学施肥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本试验中,以每667m2施用80kg专用肥作底肥为最佳施肥方案,平均单产达到了4216 7kg/667m2,比对照增产鲜薯2383 4kg/667m2,增幅达到了130%。同时,该处理中的平均单株产量、商品薯率和肥料效应等也为最高。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黑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覆盖方式、基肥及追肥条件下黑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黑美人品种的种植密度每667 m2控制在3 500株左右比较适宜;采用地膜覆盖可使齐苗期和成熟期相对提早,比对照分别提早7 d和8 d,鲜薯产量每667 m2比覆土露天栽培增产143.8 kg,增幅9.5%;基肥每667 m2施用人畜粪肥3 000 kg+草木灰100 kg,追施钾肥以现蕾初期追加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利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密度和氮磷钾肥料因素对‘渝马铃薯3号’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得出高产栽培最佳模型,为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渝马铃薯3号’正交试验各处理在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商品薯数比和商品薯重比4个性状间无明显差异,在株高和单株块茎重间差异明显;密度间、施氮量间株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施磷量和施钾量间株高无显著差异;密度越大,株高越低,氮肥用量越高,株高越高。单株块茎重除密度间差异显著外,氮磷钾因素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密度4 000株/667m~2和氮肥用量10 kg/667m~2时的单株块茎重最高;单株块茎重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钾肥用量11 kg/667m~2时单株块茎重最高。‘渝马铃薯3号’高产栽培最佳组合为T5处理,即密度4 000株/667m~2、施氮量10 kg/667m~2、施磷量6 kg/667m~2、施钾量为11 kg/667m~2时,‘渝马铃薯3号’鲜薯产量可达2 508 kg/667m~2。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在汉中地区地膜覆盖栽培,密度、钾肥施用量和收获期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m2种植5300株,施用氯化钾15kg,在4月29日左右收获能够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铃薯》2018,(2):96-100
马铃薯种植中长期大量施用复合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抗病虫害能力减弱,品质下降,产量也难以进一步提高。为了发挥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种植中改良土壤、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益作用,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后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土壤肥力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捷富宝牌复合肥减量施用和配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后均提高了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有机质含量、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其中捷富宝牌复合肥配施绿能牌生物有机肥(30 kg/667m~2捷富宝牌复合肥+80 kg/667m~2绿能牌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益微生物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高,分别为常规施肥(只施60 kg/667m~2捷富宝牌复合肥)的43.33,4.72,3.25和27.00倍;土壤有机质含量、马铃薯产量、淀粉、干物质和维生素C含量较常规施肥分别增加115.65%、10.14%、84.99%、51.05%和47.37%;土壤有害微生物反硝化细菌和霉菌数量最低,较常规施肥(CK)分别降低了91.88%和93.75%,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幅最低,较常规施肥分别降低了11.57%、22.19%和20.87%。因此,捷富宝牌复合肥配施绿能牌生物有机肥后,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肥力,而且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