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徐慧宁  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84-7086
21世纪以来,广西的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且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老镇缺保护,新镇求统一,地域文化没挖掘,城镇风貌少特色"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分析了广西小城镇整体风貌设计较为成功的岑豆新村、兴安县、阳朔东岭的实际案例,发现其建筑中均体现出浓郁的传统民居元素、地方民居特点和特色民居文化,总结出"传统是小城镇风貌塑造的源泉、创新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小城镇风貌升华的核心"的广西小城镇风貌塑造经验。笔者认为只有充分挖掘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结合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调动居民改造积极性,才能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营造优美、舒适、和谐的居住氛围,再现和延续小城镇的整体地域风貌特色,使小城镇具备综合竞争力和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徐笑寒  谢云  王云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0-21881,21888
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人们对于小城镇居住区绿化景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针对目前小城镇居住区建设中存在的缺乏个性和可识别性等问题,以临安市於潜镇雄鹰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小城镇居住区景观规划的原则和理念,以及绿化景观设计及相关指标,为小城镇居住区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纵观人类居住与环境设计艺术史上的3次发展,探讨中国未来的居住与环境设计艺术,只要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考虑环境现状及环境问题,就可以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通过城乡一体化、诗意化的人居环境设计艺术,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才能早日实现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居住生活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敬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40-17941,17960
综述了一些规划师对小城镇居住区现状的看法,总结归纳出目前小城镇居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目前理论研究忽视的领域,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志丹县种植业实际出发,分析了志丹县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该县种植业发展模式以及采取的主要对策,以期为志丹县今后种植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商业街及其建筑立面改造,需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激活地方经济,因此成为许多小城镇规划面临的难题。结合安徽省凤阳县古花铺廊街建筑立面的现存问题,探讨了小城镇传统商业街建筑立面改造的原则,并提出了古花铺廊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7.
龙拥军  许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11-7313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居民点,它既有城市密集的用地方式,又有农村低矮的建筑格式。在阐述小城镇建设用地特点基础上,剖析了小城镇发展中的适度用地结构,并提出了小城镇适度用地管理的对策,以期提高土地管理执行效率,促进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8.
对志丹县退耕还林栽植的杏树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志丹县杏树主要病虫害共有33种,其中害虫21种,病害12种.志丹县杏树病虫害的发生与树龄、品种和立地条件(坡向、坡位)均有一定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我国在小城镇雨洪灾害管理上与发达国家的区别,指出了目前我国在小城镇雨洪灾害应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排涝设施及建筑标准偏低、应急预案的科学可操作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小城镇雨洪管理和利用能力、提高小城镇雨洪灾害风险评价能力、完善小城镇雨洪灾害应急预案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兵  杨子江  李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43-5245
湖北省既有居住建筑普遍存在热工性能差、能耗大的问题。通过对孝感地区气候特征、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以及当前湖北省既有居住建筑实行节能改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既有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甘河农场小城镇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今年8个项目相继开工,助推了农场小城镇建设全面开花。今年甘河农场把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群众居住环境与危旧房改造和招商引资相结合,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大关注民生的力度,积极借助国家棚户区改造补贴、自筹和招商引资约1亿元,开工建设了农场商住楼、职工经济适用楼、危旧房改造工程、场部地区集中供热项目、水库的绿化美化工程、垃圾处理项目、农场新办公区建设项目、脱毒马铃薯基地项目,  相似文献   

12.
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096-2098
从海德格尔诗意栖居这一论题出发,论述了居住与建筑的本真意义,并从徽州居民和江南私家园林这两类案例实地分析了居住与建筑的诗意,阐明了建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延安市志丹县大豆生产现状,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认为志丹县大豆生产落后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大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农民致富拓宽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0,(7):7-7
促进农民工落户城镇全国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近日表示,我国将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促进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  相似文献   

15.
赵光农场是共和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现有耕地50万亩,人口3.2万人。农场按照农垦总局党委提出"强工、兴城、优农"战略,加快10万人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优美居住环境。为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实施精品城镇战略,我场对小城镇建设进行了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高恒  李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71-172
从土地利用结构、林分的林种及林龄结构、林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方面分析了志丹县国有森林资源的现状,并以研究区各时期的林清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在此基础上对志丹县森林资源经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志丹县养羊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思路,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志丹县养羊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霞  孙承宗 《山东农业》2002,(11):11-12
关于小城镇的规模问题 小城镇建设,首先要根据目前状况、地理位置、发展潜力等确定科学适度的规模,才能搞好规划建设。广东省明确提出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加速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措施,将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搞好300个中心镇的建设。山东省小城镇发展目标是,争取到2010年有100个左右的中心镇驻地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的规模。 在小城镇发展的适度规模上,目前有三种提法:一是单从镇区人口角度。根据我国生 产力发展水平,研究认为,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2万人时,才能发挥对镇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只有当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时,才能对周边乡镇起到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对于中心小城镇的规模,可按“三三五”(镇区居住人口3万,建城区3平方公里.辐射半径5公里)起步,逐步完善于“五五五”(镇区居住人口5万,建城区5平方公里,辐射半径5公里)。三是“半小时经济圈”论。即中心小城镇的距离大致为驱车半小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2002,(2):8
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室内环境比室外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更直接。室内空气品质反映了满足人们要求的程度,创造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对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极为重要,虽然目前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较多,但是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仅用单一方法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营造健康、卫生、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需要各级部门的共同奋斗。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以居住建筑为对象,首先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影响居住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相关因素,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