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覆盖黑龙江省三个积温带的123个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将6月30日-7月29日每10天为1段分3个时段对水稻进行低温处理,以研究冷害发生规律。结果发现,水稻在6月3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证实了低温对水稻冷害的时段效应;第一积温带水稻在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第一积温带水稻在6月30日-7月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第二、三积温带水稻在6月3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第二、三积温带水稻在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体现了水稻应对低温的生态区效应。这对黑龙江省抗寒水稻品种的选育以及抗寒措施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红兴隆垦区所辖十二个大型现代化国营农场,600万亩耕地,纵跨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平原六县二市。改造三江平原低洼地,实现以稻治涝、高效、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御防水稻低温冷害,成为水稻科研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从影响水稻生长的延迟型、障碍型冷害入手,分析其发生频率以及所造成的减产趋势,进一步表明御防低温冷害挖掘气候生产潜力的重要作用及防御措施。1低温冷害指标及发生频率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是幼苗分化至抽穗期的障碍型冷害、抽穗至成熟期的延迟型冷害[‘J及两者兼有的混合型冷害。1·是冷害指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冷害频繁的生产实际,通过资料列举方式阐述水稻障碍型冷害发生的时间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水稻生育前历期(减数分裂之前)灌10cm深水预防低温冷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指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环境温度低于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从而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的收获产量,减少经济效益。按冷害时空分布可分为春季低温冷害、秋季低温冷害、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按造成低温冷害的天气特征可分为湿冷型、晴冷型、持续低温型;按作物危害特点及症状可划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  相似文献   

5.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冷害频繁的生产实际,通过资料列举方式阐述水稻障碍型冷害发生的时间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水稻生育前历期(减数分裂之前)灌10cm深水预防低温冷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的早期诊断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寒地稻区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特点、规律,低温冷害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正确诊断水稻冷害的发生厦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寒地稻区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特点﹑规律,低温冷害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正确诊断水稻冷害的发生及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北方寒冷稻作区的水稻生产中,障碍型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比较大,严重的可以造成水稻减产40%以上。选择抗寒品种,通过采取适时早播、培育壮秧、适时插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合理施肥、促早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措施,来有效规避低温冷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低温冷害对黑龙江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黑龙江省属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一直是影响黑龙江省水稻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的低温冷害给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促进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温度条件与水稻产量关系的研究,指出4~9月平均温度及各生育时期的温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别提到阶段性低温和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1.
张小明 《北方水稻》2011,41(4):32-33,53
阐述了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时间规律和地理分布规律,分析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冷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2.
红兴隆垦区温度条件与水稻产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温度条件与水稻产量关系的研究,指出4~9月平均温度及各生育时期的温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别提到阶段性低温和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低温冷害的类型及水稻冷害的指标,报告了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从气象方面分析了冷害表现的特点,指出了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自然灾害因素之一,研究低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对提高水稻耐冷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水稻低温冷害类型、耐冷性鉴定方法、低温冷害的生理机理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几点防御措施,以期为耐冷性水稻育种与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阶段性低温冷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低温冷害的类型及水稻冷害的指标,报告了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从气象方面分析了冷害表现的特点,指出了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殷绪明  徐庆国  李海林  丁彦 《作物研究》2006,20(Z1):413-41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低温冷害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综述了细胞膜、保护酶系统、脯氨酸含量、糖类物质和激素等生理因素对水稻抗寒性的影响,试图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水稻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影响水稻抗寒性的生理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低温冷害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综述了细胞膜、保护酶系统、脯氨酸含量、糖类物质和激索等生理因素对水稻抗寒性的影响,试图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水稻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宾县水稻生长规律和气候特点,论述了水稻生长与温度的关系,水稻生长过程中各生育时期对温度的不同要求。提出了应根据有效积温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水稻品种,加强水稻苗期温度管理,积极防御低温冷害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零上低温对喜温植物的危害叫冷害。农作物受冷害,首先是生理机能受影响,这些生理障碍涉及膜的通透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平衡及物质代谢等各个方面。早春低温引起水稻烂秧,对生产影响很大。本 试验特选择试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含组合,下同)作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结合生化分析,以期达到如下目的: 1.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水稻幼苗在低温冷害时受活性氧毒害的可能性,阐明植物冷害时膜脂降解的部分机理。 z.@波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氨酶等与抗活触氧毒害gtyjJ.有关胁保护性酶的舞性…  相似文献   

20.
王士强 《北方水稻》2009,39(5):77-80
冷害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频繁发生。本文简要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的施入、增施磷肥、增施钾肥、施用有机肥和微肥对防御低温冷害的作用,并对今后寒地水稻冷害防御的施肥技术方面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