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回顾了我国解放后水稻育种事业的发展历程,学习和消化吸收矮化育种、籼粳杂交常规育种、杂交水稻育种到超级稻育种各时期、各阶段、各方法的成功经验,查找近年来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的原因,提出未来水稻突破单产的必由之路和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 建国43年来,我国的水稻育种科学取得了长足进展。五十年代我国的水稻矮化育种,引发了六十年代波及世界的“绿色革命”。七十年代杂交水稻的育成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彻底改变了“自花授粉作物不能利用杂种优势”的传统观  相似文献   

3.
试论棉花矮化育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早期棉花相比,现在品种本身的植株高度已明显降低。当代植棉,控制群体更矮为主要手段之一。这些说明,“矮化”在近代植棉史和当前植棉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同水稻小麦一样的有目的的矮化育种,棉花尚未真正开始。本文试就棉花矮化栽培现状,增产原理、矮化育种的必要性以及现有矮化资源和可能的育种途径等,作了概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水稻超高产育种问题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初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又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20%左右[1],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是人多地少的我国面临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一、水稻高产潜力与超高产目标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兴起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热潮。国内杨守仁教授提出理想株型和优势利用相结合的理论[’]。黄耀祥先生提出“半矮秆丛生快长超高产株型模式[’j,周开达提出“重穗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水稻矮生性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秆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20世纪水稻育种最主要的成就之一。综述了水稻矮化相关基因的遗传、定位、水稻植株的矮化机理以及矮秆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当前水稻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稻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5%。优良的水稻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因而,国家对水稻育种和引种工作十分重视。解放后,我国的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种优势利用育种  相似文献   

7.
水稻矮化育种是20世纪以来中国水稻育种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对中国粮食增产以及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综述水稻矮生性状的遗传、矮化植株的特征特性、矮化机理及矮秆基因定位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在利用水稻矮秆突变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年推广面积高峰时过千万亩的44个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亲本血缘和育种单位,清楚地看出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系统育种、国外引进、矮化育种、辐射育种、三系育种、两系育种的历程;所分析品种几乎都来源于南特号、矮仔占、IR8、农垦58等4个系列或其中2系列的杂交。除南特号外,其他3个品种都是国外引进,正是这3个品种催生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上的3次突破:矮化育种、三系育种、两系育种。由此发现,水稻育种技术的重大进步都是从新的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开始的,只有新的基因资源和新的育种技术结合,才会有育种实践的重大突破。作者预测,我国水稻育种的第4次重大突破是分子育种,下一轮超大规模种植品种将是转基因抗螟虫水稻,育种中心可能在湖北。  相似文献   

9.
从育种角度展望我国水稻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表明,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如杂交玉米和高粱、矮秆水稻和小麦的育成和应用,都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地提高了这些作物的产量。我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初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又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20%左右。当前,我国的水稻育种正在酝酿着第三次突破,即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在近期内,具有更强大杂种优势的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就能培育成功,其产量潜力要比现行的杂交水稻高15%~20%。水稻育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是通过生物技术利用远缘杂种优势,1995年我们在野生稻中发现了两个重要基因位点,每一基因位点可对杂交稻再贡献20%的产量,现在正开始进入这方面的研究,将常规育种手段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利用水稻的远缘杂种优势,预期在下世纪初将会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水稻育种发生了2次突破,第1次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矮化育种,和矮秆小麦利用一起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第2次是70年代开始的杂交稻育种,使水稻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平均每667m^2增产108.3kg。水稻品种分穗数型、穗重型及穗粒兼顾型,  相似文献   

11.
一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技术策略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一系法利用和固定水稻的远缘杂种优势是一项具有极大诱惑力但难度颇大的科研难题。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尚处在探索性阶段,还没有筛选到具有实用价值的无融合生殖种质。由于多倍体水稻的有性生殖能力明显变弱,在多倍性水平筛选和创造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有可能成为一系法杂交稻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发展关系到国家根本,中央更是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2021年我国经济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并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本文系统阐述了商业化育种的内涵,并总结了我国在水稻商业化育种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水稻及其他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本团队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八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培育了黄华占、美香占和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育成了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我国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华占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4.
唐亮  陈温福 《中国稻米》2022,28(5):79-81
北方粳稻生产直接影响我国粳米市场稳定,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丰收则需要优质的种子。近几十年来,北方粳稻新品种培育极大促进了北方粳稻生产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北方粳稻新品种培育应采用“高产与优质并重、轻简高效广适高抗相结合、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相结合、商业化育种与公益性育种并重”的策略,把优质的北方粳稻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之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我国航天诱变技术在育种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航天诱变技术机理,指出了航天诱变育种变异源丰富、育种周期短的特点,详尽介绍了航天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杂交早稻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总结了我国杂交早稻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杂交早稻的遗传研究,生理生化基础和育种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杂交早稻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杂交早稻强优组合选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杂交稻育种的配合力选择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在选育一般配合力优良亲本的基础上,配组特殊配合力优良的组合,是国内外杂交玉米育种的成功经验,也是提高我国杂交稻育种的必由之路。分析了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的优势表现和配合力成分,提出了加强杂交稻配合力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5年寒地水稻花培育种与同期常规育种统计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花培入选的产量鉴定新品系的选择效率为16.94%,是同期常规新品系选择效率11.34%的1.49倍;经花培育成的审定品种的选择效率为0.93%,是同期常规育成审定品种选择效率0.28%的3.32倍。从花培育成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与常规育成品种比较分析,花培育种与常规育种有同样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常德市1985年至2012年育成的5个籼型优质不育系的选育策略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思考。地方优良品种基因的引入是杂交稻品质改良的关键;三系育种存在对抗性育种未予重视,遗传基础狭窄,常规育种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三系育种今后努力的方向,即加强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适当延长不育系的生育期,对不育系的性状进行形态改良。  相似文献   

20.
三系杂交水稻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多数三系杂交稻组合抗病性较差,其抗病性受恢复系与不育系的共同影响,提高杂交稻抗性的关键是向三系亲本同步导入抗性基因.目前杂交稻的抗病育种基本立足于常规育种,但常规抗病育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三系亲本抗病单基因导入和多基因聚合育种中均取得较大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病育种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