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湛油93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汕油162作母本、(湛油55×粤油114)F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稳产高产、出仁率高、果型仁型美观等优点.在2009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湛油93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50.57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7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复试,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49.14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63%,增产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广东省花生产区水田和有水灌溉的旱坡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源丰占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丰丝占为母本与中间材料“香丝苗126/象牙软占”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籼稻新品种.两年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24.85 kg和434.32 kg,比对照种优优122增产4.7%和6.03%,增产分别为不显著和显著,米质为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粤特13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常规稻新品种,该品种生势强、株型好、穗大粒密,2009年早造在广东省区试中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58.30 kg,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8.8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早造在广东省生产试验中平均每667 m2产量409.30 kg,比对照种优优128增产2.8%,抗稻瘟...  相似文献   

4.
湛油62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叶斑病和锈病、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7 m2平均产量260.35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0.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6.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4年的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巾.湛油62每667m2的平均产量为303.89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栽培措施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和加强对病虫鼠草害的防治工作等.  相似文献   

5.
华夏2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利用高蛋白春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品种巴西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混合摘荚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油、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2 d,2006-2007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在广东省广州、惠州、茂名5点次平均每667 m2产量178.93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1.83%;2008年参加国家夏大豆生产试验,广东省广州、惠州、麓名3点平均每667 m2产量180.32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3.19%.该品种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广东省审定的第1个夏秋大豆高油新品种,适宜在广东全省夏秋大豆种植区推广种植,2012年列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6.
湛油26是湛江市农科所以(湛油30×CS49)F6作母本、粤油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以及耐旱、耐涝、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6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67.72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7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71.48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54%,增产亦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新品种五山丝苗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五山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两年广东省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11.44%,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2010年南方稻区早籼国家区试,产量比对照种天优998增产4.21%,增产极显著。应用五山丝苗已育成新品种(系)丰秀丝苗、五山华占。  相似文献   

8.
玉香油占是2007年农业部确认的籼型超级常规稻品种,米质达部颁二级米标准,生长后期抗稻飞虱,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是广东省区试中第1个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达显著水平以上的品种,2005年以来一直被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2005-2008年广东省累计推广面积已超10万hm2,推广面积正呈迅速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二软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粳籼21为母本、长丝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株型好、外观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较好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1999年和200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常规优质稻区试,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95.65 kg和417.36 kg,比对照种粳籼89减产0.64%和增产2.47%,增减产均不显著.2000年全省种植1.53万hm2.2001年2月,中二软占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1 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省中等肥力的春花生-晚稻轮作制田中进行了2年3种不同S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S肥能促进花生和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花生的增产幅度明显大于水稻.3种不同S肥(硫磺、过磷酸钙和SulFer 95)中以新型S肥SulFer 95的增产效果最好,施用该S肥,花生荚果产量平均提高9.5%,稻谷产量平均提高6.4%.  相似文献   

11.
华优 8 6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等选配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1999年和 2 0 0 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产量均列首位 ,分别比对照组合汕优 63和培杂双七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是目前广东省主要推广的杂交稻新组合之一 ,表现丰产性突出、高抗稻瘟病、米质较好。 2 0 0 3年早造饶平县种植的 6.7hm2 华优 86高产示范片 ,平均每 667m2 产量达 72 4.2 2kg ,最高为 75 6.95kg ,比对照组合汕优 63增产 19.2 1%。  相似文献   

12.
双优2088是以优质不育系双青A为母本与弘恢2088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10-2011年参加广东省晚稻区试,2年平均产量7 149.23 kg/hm2,比对照粳籼89平均增产19.98%。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539.50 kg/hm2,比对照粳籼89增产20.57%。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作晚季种植全生育期118 d。2012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2015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选育出适合广东省薯区推广种植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并于2008年鉴定筛选出11个具有某种优良特性的品种组成集团杂交群体进行有性杂交,从‘普薯04-26’的杂交后代选出单株08-64-271,后定名为‘湛薯271’。2012~2013年参加广东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鲜薯平均产量31 020 kg/hm~2,增产达极显著,干薯平均产量8 997 kg/hm~2,增产达极显著。2016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鉴定编号为粤审薯2016001。该品种属高产、优质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广东省各非薯瘟病秋冬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天优99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9℃,活动积温6642℃,平均霜日5.4d,平均降雨量1674.9mm,相对湿度77%,平均日照时数为1886.6小时.天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天丰A×广恢998组配而成,2004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粤审稻2004008号),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大力推广的超级稻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经济价值.我县于2004年早造开始引进种植,2004~2007年合计推广面积1.2万hm2,占水稻面积的50%以上,累计增产粮食450万kg.  相似文献   

16.
博优998是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广恢998与博A组配的优质、高产的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稻米品质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为二级优质米。该组合参加1999年、2000年广东省晚造区试,结果全生育期116~118天,比博优903短2~3天,每667 m2产量460~467 kg, 1999年比对照种博优903增产11.79%,2000年比博优122增产6.65%,增产极显著,均名列第一,且抗稻瘟病(全群抗性比81%)和抗纹枯病。博优998生势壮旺, 分蘖力强, 有效穗多, 株型集中, 茎秆粗壮, 抗倒力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春季广东省苦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苦瓜品种中,长绿苦瓜每667 m2总产量为1 446.78 kg、比对照种碧绿2号增产16.75%,前期产量为556.00 kg、比对照种增产25.37%,增产均达极显著;金绿苦瓜每667 m2总产量为1 350.21 kg、比对照种增产8.96%.前期产量为499.46 kg、比对照种增产12.63%,增产也达极显著;登峰828的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均比对照种减产.但减产不显著;奇俊416、金船12号的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均比对照种减产,达极显著.此外.金绿和金船12号的感观品质优,金绿和奇俊416的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均较高;金船12号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长绿抗白粉病,金绿和奇俊416中抗白粉病.根据区试结果,推荐长绿、金绿2个苦瓜新品种参加复试.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春季广东省丝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万宝、翠丰和绿胜3号每667 m2总产量分别为1931.18kg、1 923.83 kg和1782.18 kg,比对照种绿胜2号增产24.53%、24.06%和14.9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前期产量分别为474.73 kg、460.33 kg和441.15 kg,比对照种增产29.92%、25.98%和20.7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3个参试新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对照种高,增幅15~73 mg/kg.枯萎病接种鉴定,绿胜3号表现中抗.根据区试结果,推荐万宝、翠丰和绿胜3号等3个丝瓜新品种参加复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春季广东省辣椒品种区域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春季广东省辣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东方神剑、福康3号、美人椒、广辣11号、广椒6号等5个品种每667 m2总产量分别为752.96 kg、649.26 kg、627.78 kg、616.11 kg和585.22 kg,比对照种粤椒3号增产33.45%~71.7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茂椒四号每667 m2总产量为548.33 kg,比对照种增产25.04%,增产达显著水平;先锋35号、盛丽、广辣8号和茂椒十二号等4个品种每667 m2总产量分别为526.67 kg、497.78 kg、489.26 kg和486.11 kg,比对照种增产10.85%~20.10%,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东方神剑、福康3号、茂椒四号、先锋35号、美人椒、汕研49号和广辣8号等7个品种每667 m2前期产量分别为426.30 kg、403.15 kg、350.00 kg、334.44 kg、333.89 kg、303.52 kg和302.96 kg,比对照种增产41.77%~99.49%,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广辣11号、丰大、广椒6号等3个品种每667 m2前期产量分别为251.30kg、249.26 kg和242.22 kg,比对照种增产17.59%~13.35%,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根据区试结果,东方神剑、美人椒、茂椒四号、先锋35号、盛丽、茂椒十二号和汕研49号等7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突出.推荐参加复试;结合2005年秋季区试结果,福康3号、广辣8号、广辣11号、广椒6号和丰大等5个复试新品种综合表现较突出,推荐申报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黄广油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高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2级,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年国家华南早籼区域试验,均比对照品种天优998增产极显著,平均产量7 367 kg/hm~2,比对照增产6.21%。目前以黄广油占为父本或母本,已直接育成24个常规稻审定品种,作为恢复系育成7个杂交稻审定品种。本文作者介绍了黄广油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育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