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和鼠等动物,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症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病死率20%左右;对成年肥猪可引起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  相似文献   

2.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猪疱疹病毒I型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猪一旦感染伪狂犬病毒,将会终生带毒。作为危害全球养猪业最严重的猪传染病之一,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有种猪繁殖障碍,仔猪神经症状、腹泻、呼吸道病,生长发育受阻等。20日龄以下的仔猪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和其它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为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症状。在病原分类上,伪狂犬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和产仔旺季多发,往往是分娩高峰的母猪舍首先发病,窝发病率可达100%。发病猪主要在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最早日龄是4日龄,发病率98%,死亡率85%。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可下降,成年猪轻微发病,但极少死亡。2传染源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除,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1年。3传播途…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导致的猪的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病。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可达100%,对成年猪可造成生长停滞、增重缓慢  相似文献   

5.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道综合征、神经症状、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等主要症状,同时PRV也是引起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发性病原之一[1]。20日龄以下仔猪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感染后多耐过,不发病,呈隐性感染,长期带毒并排毒[2]。目前,我国应用PRV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对猪伪狂犬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伪狂犬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多种野生动物、肉食动物也易感,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的症状。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是本病重要传染源。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仔猪成活率低,致死率高。因此,猪伪狂犬病是目前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影响猪生产的各个阶段,给养猪  相似文献   

7.
<正>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公猪精液可传播病毒,母猪乳汁可带毒,仔猪因吃乳而感染。各种日龄阶段的猪均可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感  相似文献   

8.
<正>猪伪狂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其他季节偶发。典型的症状因猪的年龄不同而不同。伪狂犬病在新生仔猪的潜伏期为2~4d,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高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20%左右,对于断奶仔猪,呼吸症状为最主要的问题,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伴随着发烧和体重降低。成年猪感染伪狂犬病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变现症状包括流产、死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自然发病的有猪、牛、绵羊、犬等,其中猪的发病率较高,成年猪症状轻微,很少死亡,但感染的母猪可把病毒传染给胎儿,引起流产。仔猪的死亡率较高,严重时可达100%,但该病在猪群的流行时间很短。本文所报道的就是一起仔猪发生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及诊断防制。1发病情况2003年3月11日,平顶山市某种猪场一窝产后6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24h内全部死亡。接着这栋猪舍中又有几窝仔猪相继出现类似的发病情况,其中最小的一窝只有2日龄,最大的一窝25日龄,两周内一共发病17窝仔猪,共141头,其中…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I型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的急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猪感染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潜伏期一般3~6d,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3~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10%~30%呈现顽固性腹泻和零星的神经症状;育肥猪野毒阳转率高,呈高烧、伴呼吸系统症状;成年猪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可引起流产、死胎、呼吸道症状。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1.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在家畜中以猪的发病率较高 ,其中成年猪症状轻微 ,很少发生死亡现象 ,但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后可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感染仔猪死亡率较高 ,严重时可达 1 0 0 % ,现将笔者遇到的一起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2 0 0 2年 1 2月 2日 ,铁岭市某猪场的一栋产仔舍内一窝产后 3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 ,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 ,1 2小时内 ,8头仔猪全部死亡 ,接着本病开始在这栋猪舍内传开 ,发病仔猪多为 2 0日龄以内。发病后 ,该场兽医人员立即采用抗菌素药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为特征.成年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可见流产、死胎;育肥猪可发生呼吸困难;仔猪则以神经症状为主,还伴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常可达100%.本病遍及世界各国,可发生于多种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并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多种动物和鸟类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春季,发病猪主要是1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85%左右。妊娠母猪感染该病后,病毒可经胎盘而使胎儿感染,以  相似文献   

14.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最主要宿主,猪感染PRV后的临床症状随着年龄不同差异很大。新生仔猪及15日龄以内的仔猪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死亡率达100%。育肥猪常呈隐性感染,成年猪感染后多耐  相似文献   

15.
正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胎儿干尸化;对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神经麻痹,因衰竭而死亡,15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本病者病情极严重,病死率为100%。近几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流通的活跃,猪场伪狂犬发病和隐形带毒情况不断增加,为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通常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产弱仔;初生仔猪出现腹泻及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重组猪α干扰素(IFN-α)对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效果,分别在2个猪场对腹泻仔猪进行重组猪IFN-α治疗试验。试验猪场1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场,仔猪1日龄腹泻发病率约60%,4日龄腹泻发病率约30%;试验1组,仔猪1日龄滴鼻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SA215株,4日龄仔猪腹泻发病率降低至11.8%,比对照组低18.3个百分点;试验2组,仔猪1日龄滴鼻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SA215株,母猪与仔猪连续3 d肌肉注射重组猪IFN-α,4日龄仔猪腹泻率降低至2.2%,比对照组低27.9个百分点;试验3组,母猪与仔猪连续3 d肌肉注射重组猪IFN-α,4日龄仔猪腹泻率为6.3%,比对照组低23.8个百分点。试验猪场2,仔猪1日龄腹泻发病率50%左右,4日龄仔猪腹泻率为28.7%;重组猪IFN-α治疗试验组,4日龄仔猪腹泻率降低至9.6%,比对照组低19.1个百分点。母猪与仔猪连续3 d肌肉注射重组猪IFN-α,能够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杜喜忠  杨民  楼芳芳  孔旭东 《养猪》2012,(2):108-109
试验采用伪狂犬病gB抗体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3日龄和1、2、3、4、5、6、7、8、9、10周龄未免疫猪伪狂犬病母源抗体和相应日龄免疫后3周的伪狂犬病gB抗体,以gB抗体阳性率和S/N值分析猪伪狂犬病母源抗体衰减规律和最佳首免时间。结果表明,母猪分娩前1个月免疫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苗,所产仔猪能获得高水平的母源抗体;随着仔猪日龄增加,抗体水平逐渐降低,能维持到10周龄。仔猪在5周龄前免疫伪狂犬病疫苗,母源抗体干扰主动免疫,5周龄后免疫抗体水平均有上升;该场仔猪伪狂犬病最佳首免时间为35~42日龄。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属于多种动物共患病,自然发生于猪、绵羊、牛、犬和猫,野生动物如水貂、雪貂也可感染,而且多种肉食动物也有易感性。猪是伪狂犬病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带毒鼠类也是该病重要的传染源。伪狂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耐过的猪会终身带毒,会因应激而将感染的病毒活化。伪狂犬病毒可引起猪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仔猪和其他易感动物一旦患病,死亡率高达100%,成年母猪和公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成年猪往往呈隐性感染,会给养猪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有报道称猪伪狂犬病毒已发生变异,发病特点有所变化,经济损失增加,给养猪业带来了新的威胁。为此,笔者选定一个猪场,并对该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治措施。笔者对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及检测方法对调查猪场猪只进行采血,并对血样进行了g B抗体和gp I抗体ELISA检测。根据g B和gp I抗体检测情况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该猪场5点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开展计划性净化工作、规范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把好引种关、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加强防鼠工作。  相似文献   

20.
采集衡阳某猪场119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gBELISA抗体检测。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所检测猪群除公猪外都有伪狂犬病野毒阳性,是伪狂犬病阳性场,总阳性率为47%。公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为0,说明公猪暂时还没有感染伪狂犬病野毒,属于阴性猪;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阳性率达50%~60%;30~40日龄及60日龄阶段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和55%,加上可疑的数量达到40%~65%,这阶段野毒抗体阳性估计主要受母源gE抗体的影响,且与母猪阳性背景基本一致,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仔猪阳性抗体来自病毒感染;90~120日龄阶段gE阳性率不降反升,达到100%,说明90~120日龄阶段猪群是在保育转至肥育舍后被伪狂犬病野毒再次感染,gE抗体S/N值显著下降,抗体水平较高。gB抗体结果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98%,公猪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100%,且公猪的gE抗体阴性,说明公猪gB抗体来源于疫苗免疫;母猪群伪狂犬病gB抗体水平高且整齐,可能是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综合作用的结果;30~4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整齐,这是由于母猪群gB抗体水平高且均匀整齐,其仔猪母源抗体相应较好;6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不整齐,这与母源抗体消退有关;90~12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显著提升,这可能是后期野毒感染所致,因为其gE抗体不降反升。综合该猪场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在种猪群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比较稳定,但种猪带毒且散毒,肥育猪的感染压力加大,造成病毒不断循环,肥育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控制成了稳定伪狂犬病阳性场的关键。目前,猪伪狂犬病阳性场应定时监测gE和gB抗体,根据猪场血清学检测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免疫程序,以便稳定生产和预防伪狂犬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