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因素倪巍,潘剑平上海市华申曾祖代蛋鸡场201209)在养鸡生产中,育雏期间成活率的高低对下一阶段的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大批的死亡,将引起上笼鸡数的不足;若增加进雏数量,则又提高了饲养成本。要获得育雏期间较高的成活率,主要取决于保障卫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养鸡效益好,养鸡生产不断升温,但由于部分专业户在育雏管理上粗放,致使育雏阶段死亡率高,影响养鸡生产效益。现就农户育雏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一、运输不当,导致死亡农户从孵房接鸡一般用纸箱装,冬季用无棚车运输,途中因保温不好或保温材料被风吹掉,使雏鸡突然  相似文献   

3.
蛋鸡育雏期雏鸡成活率低是养鸡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弄清雏鸡死亡原因,我们对胜利油田管理局农业公司蛋鸡场9875只伊莎母雏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发现整个育雏期雏鸡死亡有四个高峰期,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疾病,特别是常见传染病.同时我们发现,只要适时合理用药防治,这些传染病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4.
肉种鸡在育雏期间发生呼吸道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加重管理和用药成本,严重的会给日后生产埋下很大隐患甚至造成死亡等巨大损失。而在育雏期间所发生的呼吸道问题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鸡苗自身因素,二是育雏期间管理不善所致。其中育雏期间的管理因素是这一阶段产生呼吸道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育雏是商品肉鸭生产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肉鸭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商品肉鸭传统育雏主要是地面垫草(或锯末)的方式,地面饲养的鸭直接与粪接触,易感染疾病,而且鸭有戏水的习性,使地面潮湿,导致雏鸭抗病能力降低,使雏鸭患病或死亡,影响肉鸭生长。此外,由于育雏空间...  相似文献   

6.
(一)温度适宜、通气良好、湿度适当 在育雏的生产管理中,温度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应随季节、气候和雏鸭体质、日龄等具体因素灵活掌握.若育雏时保温不好,温度偏低,会使雏鸭受凉感冒,严重时可导致冻死;温度过高,则又可导致雏鸭产生热应激,使雏鸭出现张口呼吸、脱水、脚爪干瘪等一系列症状,给雏鸭带来生长迟滞甚至是死亡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雏鸡死亡原因甘肃省榆中县种鸡场岳建文据多年的饲养实践,雏鸡死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应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一、胎胚发育不良种蛋营养不良、孵化温湿度掌握不好、种蛋污染均可引起。二、压死育雏室温度太低使雏鸡挤堆或接种疫苗雏鸡受惊吓...  相似文献   

8.
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育雏率以及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而且还影响鸡群的更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其中育雏工作中控制雏鸡死亡,提高育雏率至关重要.下面就雏鸡死亡加以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1育雏期1.1严格保温温度是雉鸡育雏的重要条件,必须保证适宜、恒定的温度。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雉鸡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并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育雏温度随着雏雉鸡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脱温时间应视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鸡体况进行灵活掌握。可采取20日龄以后白天脱温,晚上供温的方式,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在养鸡生产过程中,育雏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尽管饲养场(户)十分重视,但雏鸡早期(1周以内)的死亡,却令养鸡场(户)防不胜防,它不但造成由死亡本身引起的直接损失,而且会影响以后生产和供种计划。雏鸡早期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种蛋、孵化、运输和育雏等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一、种蛋 1.种蛋挑选不严格畸形、偏大(小)等不合格蛋没有经过严格挑选便用于孵化,过多的弱雏、残雏增加了早期的死亡。 2.种蛋带菌病菌可通过横向和垂直方式感染种蛋。横向传播是蛋产下后,没有即时捡蛋和妥善处理,被病菌直接感染;垂直传播是指…  相似文献   

11.
正刚出壳的雏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很差,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很弱,一般来说在第一周内的死亡比较大,引起雏鸡前期死亡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1疾病因素1.1鸡白痢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是育雏期最先遇到的传染病,3周龄以内雏鸡发病死亡率较高,也是雏鸡前期死亡的主要疾病因素。鸡白痢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2.
所谓雏鸡,即指0-7周龄的小鸡,而0—4周龄又称幼雏期。就养鸡业来说,能使鸡的遗传性能发挥的最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直接受育雏阶段工作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性能,育雏阶段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育雏的关键义取决于幼雏期的饲养管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幼雏阶段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通常幼雏存在以下几个特点,即鸡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尚不完善,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差,常常发生各种疾病,引起大批死亡。春秋季节是育雏的最佳季节,笔者就临床上和生产中所发现的就幼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育雏期雏鸡的死因,采取有效的相应对策,就能大大降低雏鸡群的死亡率,提高鸡群成活率和养殖生产效益。育雏期是蛋鸡养殖的重要阶段,育雏的好坏不仅决定成活率,而且决定以后的生产性能,本试验于2010年2月~2010年3月对某育雏舍育雏期鸡群进行观察,并对育雏鸡群的死亡原因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14.
<正>1温度鸡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温度条件下,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低温而导致雏鸡死亡的比例很大,尤其在出雏第3天死亡会达到高峰。造成低温的原因是由于鸡舍保温性能差,外界气温过低,加温条件减弱,如停电、停火等,育雏室内有穿堂风或有贼风。如低温时间过长,就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经过低温环境未死的雏鸡,也极易患上各种疾病和传染病,对雏鸡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5.
肉州种鹅的价值在于其生产性能的高低,而生产性能的高低取决于遗传育种和饲养管理两个基本因素.正确的饲养管理能使种鹅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种鹅的育雏应比肉用商品鹅更加精心仔细.最好育雏季节仡存季,而且其育雏舍应单独隔离。  相似文献   

16.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均有发生,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型饲养和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造成流血伤残,重者引起死亡。啄癖鸡易使鸡群受到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了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鸡的马立克氏病在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尤其在防制措施不当、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大批发病而死亡,能使专业户破产,也能使大型养鸡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场于1987年一栋育雏舍一批育雏5~6万只,进舍两个月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和对陵川县养鸡户、养鸡场的调查,认为雏鸡死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孵化因素 1.孵化季节不当。一般春季是孵化、育雏的最佳时机(3~5月),此时育雏,雏鸡生长发育好,成活率高。夏季育雏(6~8月),则因外界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室内温湿度难以控制,使雏鸡发育不均匀,成活率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19.
雏鸭尤以康贝尔雏鸭对黄曲霉最为敏感,实验证明,1日龄雏鸭按每公斤体重370—560微克剂量口服黄曲霉素即可中毒死亡,使养鸭生产遭受巨大的损失。1984年9月××市××农场的育雏鸭群(康贝尔鸭)2万余只,发生原因不明的急病,仅几天就死亡1.2万只,占育雏鸭总数的60%。我们被邀协助鸭场对这次疾病进行了诊断,结果认为该场雏鸭死亡,是由于饲喂霉败饲料引起中毒,兹将诊断和急救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鸭舍条件及发病基本情况该鸭舍建在水库旁边的沼泽地区,鸭舍通风不  相似文献   

20.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以内的小鹅,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育雏的培育是养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育雏过程中要降低雏鹅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