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秸氨化青贮料喂奶牛试验王晓春李晓波皮宝安(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41)(红旗种畜场)为开发秸秆饲用潜力,利用非蛋白氮(NPN)提高其粗蛋白质含量,适口性和消化利用率,在已取得氨化、青贮成功的基础上,针对氨化设备昂贵,氨的损失量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每天补饲3.15kg精料的舍饲条件下,用氨化麦秸代替原秸秆和1.0kg菜子饼进行饲喂奶牛试验,在30天试验期内,试验组头均日产奶9.86kg,比对照组头均日产奶8.36kg提高17.94%,差异极显著。试验组头均每个泌乳期节约精料469.5kg,头均纯收入比对照组高660元,经济效益提高38.72%。  相似文献   

3.
试验证明,使用氨化麦秸配合基础日粮比使用未经氨化的麦秸配合基础日粮育肥老龄淘汰母滩羊提高日增重55.69%(P〈0.01),每增重可节约精饲料2.22kg(P〈0.01),降低饲料费用19.5%。麦秸经氨化处理,能增强其适口性,提高粗蛋白质含量和有机物质消化率。氨化麦秸对羊只无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麦秸氨化处理后,柔软蓬松,容易消化,适口性好,而且粗蛋白含量和能量利用率可提高一倍,采食量和消化率提高10—20%,使牛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肉、奶、皮、毛、绒的产量和质量等大大提高。麦秸氨化时,每投入1吨氨,至少可节约精料7吨,当日粮水平降低时可达11吨。氨化麦  相似文献   

5.
复合氨化麦秸饲喂肉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普通氨化、盐水复合氨化、造纸废液复合氨化麦秸饲喂肉牛的效果,先后进行了60天饲养试验及常规消化试验。饲养试验用改良公牛54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两个试验组合,6个组,即精料按体重1%投喂的普通氨化麦秸组(对照1)、盐水复合氨化麦秸组(试验1),造纸废液复合氨化麦秸组(试验2);和精料按体重1.4%投喂的相对应的3个组:对照2、试验3、试验4。各组牛自由采食秸秆,VA每头每天10000Iu。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经复合氨化其含氮量较普通氨化提高6-13%;肉牛采食每kg秸秆干物质时间明显缩短;每100kg体重采食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对2、试验3、试验4分别为2.22,2.35和2.47kg(P<0.01);对照1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各组日增重分别为0.762,0.936,0.947;0.761,1.084,1.175kg(P<0.01);秸秆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7.68、50.43和66.27%(P<0.01);秸秆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1.77、55.14、57.67%;试验组每kg增重所耗NEg和CP者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秸秆利用率显著提高。在各项测定?  相似文献   

6.
氨化麦秸育肥肉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城地区是全国小麦生产基地,年产麦秸7.5亿kg,牛的饲草80%来源于麦秸。为了确定氨化麦秸喂牛对提高增重和麦秸利用率等的效果,进行了氨化麦秸育肥肉牛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试验组喂氨化麦秸牛比对照组饲喂普通麦秸牛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增加197.8g,试验组比对照组牛平均每头日增加收入0.4844无。  相似文献   

7.
秸秆养畜,是一项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草畜矛盾的重要技术。笔者利用平安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推广普及的有利条件,于1998年10月初至1998年12月底在平安县南村进行了氨化麦秸育肥西×黄杂一代牛的效果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与比例麦秸:水:尿素=100:60:41.2氨化麦秸工艺流程麦秸铡短→入窖→压实→封窖→发酵→出窖→饲喂喷洒←尿素溶液配制1.3试验方法选择健壮无病的8~10周岁的西x黄杂一代牛12头(产地贵德),分为两组,每组6头,系绳为号。对照组每天饲喂精料0.5kg/头(…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小麦秸资源,这作为肉母牛冬季饲料潜力很大。氨化处理是提高麦秸消化率的一种方法,由此可提高牛只的生产成绩,氨化处理还有助于增加反刍动物日粮中劣质饲草的喂量。Males和Coonrad(1982)曾以产前和产后肉母牛作过试验,表明在产后初期,氨化麦秸不足以维持母牛的生产成绩。据此,本试验对产后母牛还加喂了半干青贮料。曾有实验表明,以氨化麦秸作为唯一的粗饲料来源时,  相似文献   

9.
本次试验测出:氨化小麦秸饲喂肉牛,日增重达863g,比对照组提高36.0%;微贮小麦秸饲喂肉牛增重达741g,比对照组提高16.7%;氨化秸秆组与微贮秸秆组相比,日增重提高16.5%;氨化与微贮相比,氨化操作较简便,微贮操作较复杂,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0.
1奶牛产奶稀的原因 1.1粗饲料质量差 据调查,农户实施全株带穗玉米青贮饲喂奶牛的不足20%,饲喂玉米秸秆青贮的农户约占30%,喂玉米秸和麦秸的农户占50%以上。绝大多数奶农没有种植牧草或胡萝卜,奶牛的青饲料仅靠田间路边野生杂草。许多奶农给奶牛的日粮主要形式为“青贮+精料”或“麦秸+精料”的饲养模式。而且青贮料由于保管不善,易发酵发霉变质,导致青贮料质量下降,奶牛采食量减少,因而影响了产奶量和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干玉米秸为基础日粮饲喂育肥牛,对育肥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的干物质、有机物的瘤胃降解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组、氨化麦秸组、干玉米秸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0±0.040kg、1.16±0.049kg和0.96±0.086kg,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青贮玉米秸组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育肥牛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检验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育肥牛增重效果的差异,本试验选择改良去势公牛48头,随机分为青贮组,微贮组、氨化组与对照组,经70d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增重效果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以青贮组效果最好,微贮组次之,青贮组比对照组头日净增重多0.24kg,增重效果提高24.78%,头日净增益多1.9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氨化秸秆技术陈火清福建省农科院牧医研究所氨化稻草可提高其营养价值和消化率。作为养牛饲草。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介绍氨化方法。1.氨和水的用量:据测定,各种秸秆的含氮量一般为0.5~1.0%之间,经氨化处理后可提高到0.8~2%,约相当于增加粗蛋白质5~...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氨化麦秸和畜大壮联合使用的作用机理及增重效果。通过为期90天的试验测定,埋氨组、埋普组和普通组的日增重分别达到975.0、686.3和490.7g,埋氨组比埋普组提高42.07%(P〈0.01),比普通组提高98.29%(P〈0.01);埋普组比普通组提高39.58%(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日粮水平下,二者联合使用具有显著的增重效果,是一项极实用的肉牛高效育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利用当地马18匹,分3组,试验A组用氨化麦秸、试验B组用未氨化麦秸,C组只放牧不补饲。经过两个月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上体平均日增重,试验A组,B组及对照组C分别为0.624kg,0.619kg和0.167kg,试验A组和试验B组分别比对照组增重提高273.65%和150.89%。  相似文献   

16.
将冬小麦秸杆经微贮、氨化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育肥试验,对照牛喂自然干麦秸。48头供试牛(每组16头),试验结果为:喂微贮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9kg,喂氨化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4kg,对照组头均日增重0.57k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两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各组耗料(包括精料、粗料)、增重按市价进行效益分析,60天试验期结束,微贮组平均每头获得114.0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在反刍动物中等或较低水平粗饲料中需要添加能量和蛋白质饲料的量和比例,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玉米、菜粕和小麦秸或氨化小麦秸在不同精粗比(70∶30,60∶40,50∶50,40∶60,30∶70)和菜粕水平(6%,12%,18%,24%)下各组合及4种饲料分别培养2,4,6,9,12,24,36,48,72,96h内的产气量,并通过24h产气量和各组合的加权估算值计算出各组合的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1)小麦秸基础料中,15个饲粮组合为负组合效应,而高精粗比70∶30高菜粕水平18%和24%两组合和低精粗比40∶60低菜粕水平6%和12%两组合均表现出正组合效应,且高精粗比70∶30的组合效应值极显著高于低精粗比40∶60和30∶70组(P<0.01)。2)氨化小麦秸基础料中,19个饲粮组合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正组合效应值。各精粗比间组合效应值,30∶70组极显著高于70∶30组(P<0.01)。各菜粕水平间组合效应值,24%组显著高于12%组(P<0.05)。低精粗比和高菜粕水平组合时组合效应值最大。使用氨化小麦秸要比使用小麦秸更能充分利用粗饲料,节省精饲料。  相似文献   

18.
尿素和碳铵氨化秸秆的适宜用量为进一步推广氢化技术,实现我县秸杆氨化操作规范化,我们对麦秸、稻草、玉米秸三种作物秸秆进行不同氨源与配方氨化效果及贮存后效果测定试验、其目的是了解氨化对提高秸秆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效果,求得适宜的配方。1试验材料及方法1.1材...  相似文献   

19.
氨化麦秸全氮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梅春 《草业科学》2000,17(2):74-76
2种不同处理方式的麦秸,按照麦秸:水:尿素比例100:30:4制作的氨化饲料,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Ⅰ、Ⅱ号料含氮量分别为1.1317%、1.3718%,比麦草提高161.91%、217.55%。2种料经过1 ̄130d室内堆放,分4个阶段测定,1号料1 ̄40d全氮损失9.89%,占全期全氮损失15.81%的62.60%,Ⅱ号料40 ̄60d全氮损失8.13%,20d占全期损失29.85%的26.3  相似文献   

20.
秸杆作为牛羊和马的饲草,特别在农区尤为重要。为了发掘麦秸的饲用潜力,提高营养品质及适口性,我们于80年利用工业余氨进行了氨化麦秸试验,取得了良好结果。经氨化处理的麦秸,气味糊香,质地柔软,色泽变深。经化验分析,其营养成份粗蛋白由5.13%提高到7.27—9.64%,即氨化麦秸比麦秸的粗蛋白含量高4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