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放养密度对西施舌稚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6-8月,在汕头市海水种苗培育中心,对体长11.74mm的西施舌稚贝放养密度进行研究。经50d的观察,结果表明,西施舌稚贝的生长与放养密度关系密切。最终平均体长、最终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增长率、平均体重增长率都伴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水温25.6~28.2℃,每平方米放养3 000粒平均体长11.7mm的西施舌稚贝,其净增重量最佳。  相似文献   

2.
影响西施舌幼虫发育环境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施舌亲体催产次数、育苗生境水温、盐度和育苗时投放的微藻进行育苗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滞育幼虫的出现率随着亲体精卵排放次数的增加而相应升高;幼虫的生长发育与水温和盐度关系密切,水温为27.12℃、盐度为24.16~25.66的条件下幼虫发育好、生长快;饵料以球等鞭金藻 绿色巴夫藻 扁藻幼虫生长发育较好,日平均体长增长22.43 μm.  相似文献   

3.
文蛤稚贝生产性室内越冬暂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0月-2001年4月,在盘山县水产局双良公司的1500m^3水体育苗室内,将30个底面积各为22.8m^2的水泥池作为文蛤稚贝越冬培育池,10个相同面积的水泥池作为水处理池,投放体长0.56-1.24mm的文蛤稚贝4.3808亿枚,在平均水温4℃、pH8.15、溶解氧7mg/L以上、盐度26、白天照度1000lx的试验条件下,进行生产性室内水泥池越冬培育试验。结果越冬培育的文蛤稚贝成活数量达3.6253亿枚,成活率为82.8%,文蛤稚贝在越冬培育过程中,其体长不增长,不摄食,亦不运动。  相似文献   

4.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相似文献   

5.
西施舌苗种的中间培育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白沙参参苗个体小、抗逆性及抵御敌害生物的能力弱、成活率低、不利于增养殖的缺陷,研究了白沙参室内水泥池中间培育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室内水泥池和室外池塘网箱的培苗,试验结束时测量参苗的体长和体重,计算成活率.结果表明,室内水泥池培育的关键技术参数如下:水温25~30℃,盐度25‰~35‰,培育密度2000~3000头/m2,光照强度2 000 lx.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将体长0.3~0.5 cm、体重0.004 g的参苗16万尾,置于室内水泥池培育1个月后,参苗规格平均达到0.8~1 cm,存活率达到50%以上.然后将其转到室外网箱培养,更换网箱规格并及时疏苗,培育40 d时,参苗规格平均达到3 cm左右,存活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调温饲养西施舌、观测水温及精、卵排放,根据K=H(T-t)有效积温公式,利用线性函数规律,探讨长乐沿海西施舌生殖腺发育生物学零度.结果表明西施舌性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3℃,生殖腺发育有效积温为665℃.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Costaria costata配子体、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幼苗培育、幼苗暂养及浮筏栽培的试验结果。温度、照度的相互作用对配子体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在10~20℃的温度和1000~4000L_x的照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配子体生长的最适照度越低。反之,温度越低,配子体生长的最适照度越高。温度是影响配子体成熟的主要因子。在1000~4000Lx照度范围内,配子体的成熟率在15℃时最高,10℃次之,20℃最低。幼孢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照度条件是20℃、2000Lx。用配子体采苗的方法可以在室内培育出C.costata幼苗。经过幼苗暂养,分苗后,栽培成藻体长2m,宽25cm的C.costata成藻。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调温饲养西施舌、观测水温及精、卵排放,根据K=H(T-t)展效积温公式,利用线性函数规律,探讨长乐沿海西施舌生殖腺发育生物学零度。结果表明:西施舌性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3℃,生殖腺发育有效积温为665℃。  相似文献   

10.
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在中国的增养殖研究现状,并对其进一步发展中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研究建立室内立体附苗与稚贝立体培育技术、重点攻克大规格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及优化增养殖技术措施等观点,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标准规定了漳港西施舌及其各种苗的质量标准,并提出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施舌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欣  田美  孟学平  程汉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96-10098
[目的]研究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e)鳃蛋白质组学。[方法]以西施舌的鳃组织为研究对象,经破碎、裂解和离心等抽提方法提取鳃组织蛋白质样品,利用Bradford蛋白质定量试剂盒作蛋白定量后,进行一向等电聚焦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后的凝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利用Image ScannerⅢ扫描仪扫描凝胶,获得凝胶图像。[结果]经研究首次得到西施舌鳃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初步构建了西施舌鳃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在pH值为4~7的范围内分布着大部的蛋白质,且多为酸性蛋白。其中,在低pH值区蛋白质分布较多,甚至还出现了高丰度蛋白质,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蛋白质为分子量相近的蛋白质。[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西施舌鳃组织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裂解、离心等抽提方法提取西施舌胃组织蛋白样品,利用bradford蛋白定量试剂盒作蛋白定量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电泳后的凝胶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过夜,利用ImageScannerⅢ扫描仪扫描凝胶,获得凝胶图像,首次构建了西施舌胃组织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结果显示:西施舌胃组织蛋白点主要分布在pH4~7,大部分蛋白为酸性蛋白,其中部分蛋白为高分度蛋白,在高pH区,蛋白分布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欧盟双壳贝类卫生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青  刘勇  陈彦兵  焦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36-4737
对欧盟双壳贝类卫生管理体系法规概况、贝类养殖监控体系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贝类卫生管理体系的框架:建立包括原料标签在内的可追溯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的HACCP体系;建立出口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育苗方式植棉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栽培管理水平一致的情况下,调查了不同育苗方式下各处理棉花的生育期、成铃进程、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的情况、霜前花率与僵瓣花率、产量、成本与收益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油后直播比基质育苗的生育期短;各处理的籽棉产量和净产值成正比,其中油后直播5.2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与净产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烤烟浅水湿润托盘育苗的优势,为其广泛应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漂浮育苗为对照,研究烤烟浅水湿润托盘育苗时盘内温度及烟苗生长状况。[结果]浅水湿润托盘盘内温度较漂浮育苗盘内温度高0.4℃,出苗率相当,苗龄、移栽期、单株苗重、根系情况等方面均优于漂浮育苗。用该技术所育烟苗素质较好,栽后还苗期短,烟株长势较为旺盛,有利于烟叶产量、质量的提高。另外,较少的育苗用水量,有利于缓解干旱地区烤烟育苗的用水压力,减少育苗成本。[结论]浅水湿润托盘育苗技术充分继承了漂浮育苗技术和托盘育苗技术的优点,在烤烟育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广西某规模化食蟹猴养殖场饮用水和青饲料卫生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对饮用水和青饲料进行连续抽样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和《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名单》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抽取6份饮用水样检测26项理化指标,有3份不合格,超标率达50.0%,超标指标有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抽取147份饮用水检测微生物指标,有22份超标,超标率达15.0%,超标微生物指标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抽取13个品种青饲料48份检测10种禁用农药残留情况,甲胺磷、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氰戊菊脂、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三唑磷、毒死蜱检出率分别为2.1%、0、0、0、0、12.5%、2.1%、12.5%、2.1%、2.1%。说明该规模化食蟹猴养殖场饮用水存在不合格情况,青饲料检出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8.
胡杨幼苗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北京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满足首都园林绿化市场的需求,为北京市引进胡杨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二年生胡杨幼苗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了胡杨幼苗的物候期规律、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移栽技术,总结了胡杨的来源及特性、繁育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研究表明:胡杨幼苗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开始萌芽,4月下旬开始展叶,11月中旬落叶结束,进入休眠,能够完全适应北京地区自然环境,可正常生长发育。与原产地物候期相比,北京地区胡杨幼苗的物侯期变化较迟缓一段时间,生长期和赏秋色叶期均延长近1个月。胡杨二年生幼苗移栽繁育成活率可达88.25%,生长状况良好。移栽当年地径平均生长量为2.6mm,最高生长量为5.3mm;苗高平均生长量为46cm,最高生长量为82cm。在北京昌平地区胡杨幼苗的生长量比原产地额济纳生长量大。胡杨的适应性良好,病虫危害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