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氮肥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产草量、蛋白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牧草产量,蛋白质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二者都呈现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施碳铵优于施尿素,每次刈割后施碳铵821.4kg/hm^2产量最高,效益显著,试验时鲜草、干草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293.84t/hm^2、40.52t/hm^2和5522.03kg/hm^2,分别为对照组的1.134、1.175和1.254倍,其净增产值为37459.94元/hm^2。  相似文献   

2.
云南德宏象草与王草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宏象草和王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比较,结果表明:德宏象草种子实生苗生长速度快,其自然扩展蔓延途径主要依靠种子繁殖进行;德宏象草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均极显著高于王草(P〈0.01),但德宏象草的生长高度、分蘖数均低于王草;德宏象草幼茎(直径〈3cm)的再生能力极显著高于王草幼茎的再生能力(P〈0.01),而德宏象草主茎(直径〉3cm)的再生能力极显著低于王草主茎的再生能力(P〈0.01);德宏象草最适刈割留茬高度为10cm,利用高度应控制在1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热研4号王草选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热研4号王草是象草和美洲狼尾草的杂交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产量为59670kg/hm2,比对照(象草)增产21.9%。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11.3%-27.3%。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13.3%-25.0%。在刈割条件下,热研4号王草不能抽穗开花,利用期比象草延长5个月。  相似文献   

4.
饲用杂交高粱和苏丹草饲喂草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牟芝兰 《草业科学》2001,18(6):67-69,74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饲用杂交高粱和苏丹草长势良好,饲用杂交 高粱在株高1.0-1.5m高时鲜草产量可达37500kg/hm^2,茎叶比为1:0.92,可利用产量为17767.5kg/hm^2。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8500kg/hm^2,茎叶比为1:0.40,可利用鲜草产量7400kg/hm^2。草鱼对饲用杂交高粱和苏丹草的采食率分别为36.56%和34.52%,摄食量分别为6.14g/天条和6.45g/天条,试验证明HCN对草鱼无毒副作用,其含量随着生长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在滇西南开展了4种热带禾本科牧草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王草、德宏逸生象草及矮象草的物候发育、分蘖和再生性相差不大,危地马拉草物候发育迟缓,分蘖和再生性不如另外3种牧草。各次刈割的鲜草和干物质产量,王草和德宏逸生象草均极显著高于危地马拉草和矮象草(P<0·01),危地马拉草和矮象草差异不显著(P>0·05),王草与德宏逸生象草相比,除次年第3次刈割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次及年总产均极显著高于德宏逸生象草(P<0·01)。但德宏逸生象草的耐寒性强于另外3个品种。结论,王草适合于滇西南中低海拔、气候偏热、冬季霜冻较轻的地区种植。德宏当地逸生象草在滇西南中高海拔、冬季霜冻较严重的地区推广种植的前途比王草更大。  相似文献   

6.
四个象草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于南方种植的高产优质象草品种,2011年—2013年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桂闽引象草、巨菌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王草4个南方高产象草类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生长速度快,生产性能佳,营养丰富,鲜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均居4个品种首位,鲜草产量达290.73±24.47 t/hm2,比对照品种高出14.08%~25.00%(p0.05)。从本次试验结果看,桂闽引象草是南方优质高产象草品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德宏象草和王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比较,结果表明:德宏象草种子实生苗生长速度快,其自然扩展蔓延途径主要依靠种子繁殖进行;德宏象草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均极显著高于王草(P<0.01),但德宏象草的生长高度、分蘖数均低于王草;德宏象草幼茎(直径<3cm)的再生能力极显著高于王草幼茎的再生能力(P<0.01),而德宏象草主茎(直径>3cm)的再生能力极显著低于王草主茎的再生能力(P<0.01);德宏象草最适刈割留茬高度为10cm,利用高度应控制在1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草业科学》2008,25(3):135-135
品种来源:以贵州省威宁逸生球茎草芦种子繁殖群体为原始材料,经研究整理而成。 品种特征特性:禾本科蘸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入土较深,茎基部膨大,略呈球形,浅红色,节上有芽并向四周扩展,疏丛型,孕穗期株高0.8~1.3m,叶片长12-45cm,宽1~2cm。圆锥花序长8~15cm,密生小穗;颖果,褐黄色,卵形无芒,光亮,有毛茸。千粒重0.8~0.9g。产量高,可产鲜草90~100t/hm^2。再生性强,利用年限长。耐瘠、耐酸、耐寒、耐热、抗病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对桂闽引象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合理的桂闽引象草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牧草生物产量。本试验在土壤较肥沃的地块上,通过设置桂闽引象草4个不同的种植密度处理,即株距相同、行距不同,测定生物产量、株高、分蘖等指标。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在株距40cm、行距60cm时,比其它种植密度的鲜草产量高,达245.9t/hm2,因此适宜的栽培密度可提高牧草种植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种植于桂北地区的象草品种,试验于2012—2014年,在桂北地区的广西百色凌云县对紫色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b cv.Purple)、桂闽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cv.Guimin)、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Rich×P.americana King grass cv.Reyan No.4)进行了种植比较试验。测定了株高、产量、茎叶比、营养成分等。结果表明:紫色象草平均年产鲜草141.4 t/hm2,比王草高2.3 t/hm2,二者均低于桂闽引象草;紫色象草的茎叶比最低,为1.17,比桂闽引象草低17.8%,差异显著(P0.05),说明紫色象草叶量丰富;营养方面,紫色象草除了粗蛋白略低于王草之外,其他指标均较王草和桂闽引象草优,含干物质26.6%、无氮浸出物39.1%、粗脂肪2.9%。  相似文献   

11.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区一年生人工草地混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克日布地区的欧沟、北扎村生态移民社区和兴海县河卡镇幸福村生态移民社区,采用燕麦与箭笑舌豌豆混播。一方面提高了一年生人工草地产草量,平均产鲜草分别为同德38 297.1kg/hm2,兴海县37 014.75 kg/hm2。比单播燕麦(平均产鲜草23 587.05kg/hm2和20 258.55kg/hm2)多产14 710.05kg/hm2和16 756.2kg/hm2,差异极显著,明显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另一方面解决了草畜间的供求平衡,改善草地质量,牧户冷季饲草贮备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体外产气法,分析比较桂闽引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王草、紫色象草、矮象草、巨菌草这6种象草作为粗饲料时山羊瘤胃的降解能力,评定紫色象草高花青素含量对山羊的饲喂价值。试验测定鲜草原花青素含量,分别将6种象草于65、105℃条件下烘干、粉碎,测定96 h内体外产气量以及产气速率。结果显示,各象草品种65℃烘干比105℃烘干具有更高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前者各象草96 h平均总产气量38.51 mL,后者平均总产气量35.47 mL。两种烘干温度条件下,紫色象草在各品种象草中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均居于中间水平,24 h内产气速率最高,48 h后产气速率降低到0.12 mL/h以下。原花青素含量紫色象草最高,为26.6 mg/100 g,但原花青素含量对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均没有显著相关性。紫色象草可较好地被反刍动物消化利用,且富含花青素,有利于动物机体免疫能力的增强,促进动物生长。紫色象草可作为山羊等反刍动物优质的粗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3.
于2007-2009年分别在每年的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对MT 1象草新品系(Pennisetum purpureum cv.MT 1)和Mott象草(P.purpureum cv.Mott)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对MT 1象草新品系和Mott象草的各构件生物量、株丛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MT 1株高和丛径极显著高于Mott(P<0.01);Mott分蘖数高于MT 1;MT 1叶生物量(营养生长期)、枯叶生物量、茎秆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均极显著高于Mott;Mott叶茎比极显著高于MT 1。MT 1株丛产量高于Mott,在营养生长期,MT 1株丛产量是Mott的1.42~1.84倍;在生殖生长期,MT 1株丛产量是Mott的1.07~1.87倍。MT 1和Mott象草的年生物产量分别为31 246.50~48 838.60和18 201.70~36 306.60 kg·hm-2。  相似文献   

14.
李威  温翠平  漆智平  唐树梅 《草业科学》2012,29(8):1262-1271
盆栽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typhoideum)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王草的生产和品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王草的干质量、株高、叶绿素SPAD值、含氮量和粗蛋白含量都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全磷、全钾、粗纤维含量与施氮量呈负相关。氮肥施用时期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效应并不同步,同一刈割期内,同一施氮水平,在生长初期、分蘖期、拔节期分3次施入优于生长初期一次性施入,利于王草粗蛋白含量的提高,且只有分3次平均施入对干草产量影响显著(P<0.05)。王草生长的最佳盆栽施氮量为3.48 g·盆-1(纯氮180 kg·hm-2),施氮量为1.74~6.95 g·盆-1(纯氮90~360 kg·hm-2)时王草能正常生长,小于0.87 g·盆-1(纯氮45 kg·hm-2)或大于13.91 g·盆-1(纯氮720 kg·hm-2)对王草生长有限制,不施肥显著限制生产。在本试验条件下,最好的王草施肥方式是在生长初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分3次平均施用。  相似文献   

15.
前茬施氮对皖草2号草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前茬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与后茬皖草2号草产量及全年草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前茬施氮能增加皖草2号的株高,尤以前茬氮肥分期施用处理最为明显.随前茬氮肥水平的加大,后茬皖草2号的鲜草、干草产量相应提高,其中前茬纯氮肥施用量达225 kg/hm2以上时,后茬皖草2号的鲜草、干草产量达到较高水平.相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前茬氮肥分期施用比一次性基施的鲜草、干草产量高.前茬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与氮肥分期施用均能提高小黑麦Triticale cereale-皖草2号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的全年草产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前茬纯氮施用量为300和375 kg/hm2且分期施用时,2茬牧草全年干草总产量均可达到较高水平,且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采用3种不同的刈割次数处理和7种不同的留茬高度处理。结果表明,刈割次数处理75天/次与30天/次、45天/次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王草的单株鲜重472.07g,鲜草产量341666.7kg/hm2.a;不同刈割高度最佳处理为150cm,与30cm、60cm、90cm、120cm、180cm、210cm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王草的单株鲜重480.0g,鲜草产量332486.7kg/hm2.a。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长时期刈割对王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王草生长期为63d时刈割,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最高,年公顷产鲜草达70354kg,粗蛋白含量6.87%。  相似文献   

18.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密度和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其鲜草产量和牧草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和施肥量条件下,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产量和生长高度有显著差异,当施基肥为有机肥1000kg/667m2+尿素10kg/667m2,行距为20cm时,贵草1号生长速度最快,平均高度最高,达到64.2cm,鲜草产量最高,达到3164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在西藏那曲县研究了"冬圈夏草"的适应性,种植羊圈10个,每个羊圈约900 m2。采用单播8种饲草,混播6种组合。结果表明,各处理牧草生长旺盛,产草量高,生长期延长,可延迟至10月底进行收割,此时禾本科饲草料生育期为抽穗期,高度在1 m左右,平均鲜草产量高达28 500 kg/hm2以上。"冬圈夏草"种植简单,可有效缓解春季饲料缺乏的问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播量与水肥(N、P、K)耦合效应对河北秋闲田饲用谷子(Setaria itlica)产草量的影响,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建立饲用谷子干草产量(Y)与土壤含水量(x1)、N(x2)、P(x3)、K(x4)以及播量(x5)之间的数学模型,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水分、播量、磷肥、钾肥等对产草量有重要影响,其中,水分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播量、磷肥、钾肥;播量与水肥耦合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水分+播量钾肥+播量氮磷耦合水氮耦合水磷耦合;其他各项没有明显影响。构建了数学模型Y=20 543.756-565.570x1-39.942x2-23.102x3-38.470x4-151.877x5+1.052x1x2+1.604x1x3+12.953x1x5-0.173x2x3+0.737x4x5-2.292x52,其决定系数R2=0.788,显著值Sig.=0.0000.01,差异极显著,FLf=0.464F0.1=2.193,失拟性不显著,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可靠程度较高。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土壤含水量保持10%、饲用谷子播量15kg/hm2。该方案干草产量为14 037.15kg/hm2,经济效益为13 887.15元/hm2,较最优组合增收3 288.98元/hm2,增幅23.68%。为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