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79年我场11278.5亩三麦,总产7978.8万斤,平均单产707.4斤.总产比超历史的1978年增长49.2%,单产也增加了147斤,增长26.3%.平均每个农业工人一季生产三麦4000斤.1979年三麦大丰收,除气候条件比较有利外,与耕作制度、耕作方法的改革有密切关系.现就这两方面的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区小麦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70年以来,连续七年获得大面积丰收.1976年全区560余万亩三麦,平均单产达到280斤,比去年增产19.1%比1965年亩产116斤增产1.33倍.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单位越来越多,单产增二百,总产翻一番的社队和千斤左右的高产田块大量涌现,从而为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提供了丰富的新经验.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必将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肥料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使我区小麦生产有更快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队位于苏北老沂河畔,2800亩耕地,其中1460亩沙层厚度达一米左右,庄稼扎不下根,立不住苗。通过土、肥、水综合治理,不断扩大了稳产高产田,同时实行科学种田,粮食单产逐年提高,总产逐年增加。1969年粮食总产107万斤,亩产520斤,超过了“纲要”;1970年粮食总产160万斤,亩产925斤,跨过了“长江”;1971年粮食总产180万斤,亩产1107斤,超过了“双纲”;1972年又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达205万斤,亩产达1310斤。近四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递增200斤以上,总产平均每年增加30多万斤。  相似文献   

4.
我们大队是晚稻晚麦地区.过去三麦单产一直在一百五十斤上下.“农业学大寨”以来,我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武器,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改造生产条件,努力探索高产规律,三麦持续稳产高产.今年,在毛主席三项重要指示的指引下,我们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三麦生产又有了新的突破.按计划面积计算,亩产九百三十一斤.按实种面积计算,亩产七百九十一斤半.单产和总产都比去年增长一成多.生产实践再次证明,三麦生产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1978~1980年,我们在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点吴县越溪一大队进行了三麦机械化栽培试验.实践结果证明,不仅能高产稳产,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915亩三麦平均亩产753斤,比上年增产129斤.1980年三麦生产遇到多种灾害,单产仍然超过大丰收的1979年,亩产达到764斤.100亩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试验方,亩产848.5斤,其中1.95亩“宁7317”小麦,亩产达到1042.9斤.百亩试验方与人工操作相比,每生产1斤麦子,减少工本费0.04元,降低30%;每工时生产麦子6.18斤,为手工操作的2.75倍.  相似文献   

6.
今年我县夏熟作物全面丰收,全县10.2万三麦平均亩产687.7斤,总产和单产分别比历史最高年增加16.8和26.5%;十二个公社40776亩冬绿肥(其中红花草3.6万亩,金花菜2188亩,蚕豆423亩,6625箭筈豌豆158亩),平均亩产达到7200斤,比大丰收的1976年增产35%,总产、单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苏联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据FAO生产年鉴报道,1978—1980年,苏联小麦平均总产10,304.5万吨,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23.4%。其中冬小麦面积约2/5,而单产比春麦高1倍左右。 苏联冬小麦单产近年来有很大增长。1969年亩产252斤,1978年达378斤,9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程军 《中国农垦》2010,(12):17-17
<正>2010年,江苏省东辛农场种植的10.6万亩三麦,实现总产8000万斤;种植的11.39万亩水稻,总产12500万斤,2400名种粮农人均年产粮食8.5万斤。为了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东辛农场不断转变机制体制,逐步推广了农业模拟股份制,仅今年秋播期间,模拟股份  相似文献   

9.
1980、1981年在无锡东亭公社春雷二、五队进行日本引进水田农机具试验。两年的总产和单产都超过1979年,且远远超过太湖地区单季稻平均单产水平。试验方面积为390.6亩。1980年水稻总产400,602斤,1981年418,681斤,分别比1979年增产21,013斤,39,092斤即增长5.54%和10.29%;1980年单产1025.61斤1981年单产1071.89斤分别比1979年增加90.11斤和136.39斤,增长9.63%和14.58%,1980年高产田块有42.67亩,平均单产1136.12斤,最高田块单产1240.75斤,1981年亩产1100~1200斤的高产田块有90.63亩,最高田块单产1282.3斤。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常熟县王市公社南塘大队倪永福生产队1965年三麦获得了大丰收。全队129亩三麦,亩产500.5斤,比1964年增产56.4%,其中82.6亩小麦,亩产498.1斤,46.4亩大元麦,亩产505斤;接种中稻茬的  相似文献   

11.
一、面积和产量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世界油(艹才)产量的增长,主要依俈扩大(扌布)种面积,单产的提高并不显著。1952年世界油(艹才)总面积为7650万亩,1962年达到1.14亿亩,增长62%;同期亩产一直仃畄在70斤上下,总产量从5600万担增至8400万担,增长50%。从1962年到1972年的十年中,世界油(艹才)栽培面积略有缩小,为1.05亿亩,总产却达到1.38亿担,比1962年增长64.2%,主要是提高了单产。1972年世界平均亩产91.4斤,比1962年增长25.2%。1976年世界平均单产为111斤。欧洲一些国家单产较高,荷兰亩产油(艹才)346斤,波兰366斤,西德311斤,瑞典258斤,法国254斤。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加拿大,它是世界油  相似文献   

12.
凤城县边門公社,是省、市、县、社的烟草样板田。全社山地多,平地少,土质比較瘠薄。今年共种烟草8394亩,占总耕地14.6%,是全县种烟面积最多的一个公社。今年烟草生产获得了空前大丰收,总产达到260万斤,平均亩产310斤,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64年,总产提高85.7%,单产增加43.3%。而且是队队增产、块块增产,幅度比較均衡。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地区广大群众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夺得了粮棉生产持续双丰收。十年来,粮食总产平均每年递增3.2%;290万亩棉田,平均亩产108.9斤,比学大寨前的十年平均亩产增长1.37倍。1974年,棉花亩产122.6斤,总产355万多担,比1963年增长近1倍。有8个生产大队和190个生产队平均亩产超过200斤。这些典型的出现,揭示了棉花的巨大增产潜力,展现了我们地区棉花生产新跃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 清丰县古城公社东佛店大队,1982年春与地,县农业局、公社农技站签订千亩棉田技术联产承包合同,定产指标亩产皮棉120斤,由于双方严守合同,1982年1000亩棉田,亩产皮棉l75斤,总产17.5万斤,比承包单产每亩增产55斤,全大队向国家交售皮棉16.5万斤,仅棉花就收入43万元.由于棉花丰收,一年还清了国家贷款1.5万元,新打机井5眼,大队搞农业积累2万元.实行  相似文献   

15.
东沟县前阳公社胜利大队,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种田,实现水稻万亩条田化,去年水稻获得大丰收。据实测总产达到一千多万斤,一万一千亩水田平均亩产九百多斤,比单产最高的一九六五年亩产八百零八斤增产百分之十三左右。全大队向国家贡献战备粮六百五十三万多斤。贫下中农赞扬说:“毛主席哲学是个宝,继续革命离不了;科学种田方向明,改地换天斗志高;精神变物质,革命生产双飞跃。”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场地处黄泛区腹地西华县,因黄水泛滥土层淤积,形成各类不同的土壤.我队土壤为粘重的淤上,群众称为"头天粘,二天硬,过了三天犁不动".种麦时,不易捉全苗.近年来,我们改进耕作方法,采用"免耕杷播",使小麦生产有了显著的突破.1981年全队2540亩小麦,总产146万斤,平均单产575斤,总产比1980年增加34万斤.1982年虽然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总产仍达到163万斤,平均单产640斤,总产  相似文献   

17.
我区种植杂交稻已有四年,1979年已发展到250万亩。四年来,收成两丰两欠,1976年试种单季杂交稻350亩,平均亩产1100斤;1977年扩至41.7万亩,单产降到758斤;1978年气候条件有利,195万亩平均亩产850斤;1979年受灾单产又降到785.7斤。从目前生产条件来看,约有60%的面积已经具备了亩产千斤左右的条件,但实际产量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18.
<正> 棉花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为了确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1992年全省棉花总产15亿斤的计划,除了调整政策、保证面积之外,很重要的是靠科技兴棉,提高单产。为此,省农业厅提出了双二工程(200万亩棉花亩产皮棉200斤)。现将亩产200斤皮棉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农业部确立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为国家北方旱粮产区综合实验基地,开启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遭受特大灾害下,友谊农场分别实现粮食增产1亿斤和9000万斤,2014年农场粮食总产超22亿斤,增产2亿斤以上。友谊农场稳步推进粮食增产——“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2014年粮食总产、单产和效益创下三个历史新高,总产超22亿斤,增产超2亿斤,玉米亩产最高2400斤,水稻亩产最高1600斤,大豆亩产最高561斤,亩效益平均超千元。  相似文献   

20.
<正> 1981年,我区小麦播种面积727万亩,平均单产333斤,总产24.485亿斤,比近十年平均单产226斤增产47.3%,比总产16.19亿斤增产51.2%.单产和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区小麦丰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但是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就气候因素与小麦增产的关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