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阐述了湖南优异地方辣椒品种资源‘伏地尖'的挖掘、评价及其衍生骨干亲本‘5901'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利用‘5901'和衍生亲本选育的品种和推广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方品种和骨干亲本材料具极早熟、耐低温弱光、前期产量高、配合力及制种产量高等特性。中国1988-2014年直接或间接利用‘5901'选育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辣椒品种共31个。绘制了辣椒骨干亲本‘5901'系谱图,为辣椒骨干亲本的创制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农金6 号’是以黄色品种‘三明一号’与白色品种‘金21’、‘金3’为亲本,采用三亲本杂交选育而来,具有菇形好,生育期短,产量高,易管理,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436个马铃薯审定品种的系谱分析发现,马铃薯祖先亲本中‘疫不加’、‘竹板’、‘工业’、‘兰芽’和‘早玫瑰’应为第1代亲本,而其衍生系如‘男爵’、‘胜利’、‘燕子’、‘白头翁’、‘米拉’、‘多子白’、‘卡它丁’和‘小叶子’应为第2代亲本。在审定的436个品种中,自行选育的379个品种涉及423个亲本,分别来源于国内品种、国内品系、地方品种、新型栽培种、北美资源、欧洲资源、CIP资源和其他,共8类,且其相应的核遗传贡献分别为97.5、107、10.5、16、27.5、71、33和16.5,表明国内品种和国内品系一直是贡献最大的类型,而地方品种主要以母本为主,外来资源如新型栽培种、欧洲资源和北美资源多以父本为主。为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利用多重引物系统,对278份国内育成品种(品系)和330份国外育成品种(品系)进行了细胞质分型。结果表明,T型和D型为主要细胞质类型,所占数量和比例分别为303个(49.8%)和243个(40%),其次为W、A、M和P型,分别为39(6.4%)、15(2.5%)、6(1%)和2(0.3%),但也发现部分育成品种的细胞质类型与其祖先母本不一致,未发现6种类型以外的其他细胞质类型。  相似文献   

4.
 ‘火凤凰’亲本为OT百合‘OT11’和东方百合‘D36’,‘金龙’亲本为东方百合‘D38’和OT百合‘OT11’,两个品种均是由切割柱头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的OT百合切花新品种。‘火凤凰’花瓣黄红复色,内外瓣中下部红色,中上部黄色,花形紧凑。‘金龙’花黄色,生长势强,生育期短。两个品种耐热性良好,适种地区广泛。  相似文献   

5.
湘潭迟班椒衍生骨干亲本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湘潭迟班椒辣椒衍生骨干亲本8214的创制过程,通过对其进行系谱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或间接利用8214选育辣椒品种36个,并分析了8214成为辣椒骨干亲本的原因,为辣椒骨干亲本的创制及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甘蓝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总结了1982-2012 年中国育成的结球甘蓝品种,对这些品种的系谱资料、亲本组成及 亲本选配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2-2012 年中国共报道育成甘蓝品种219 个,其中杂交种 183 个,占83.56%,尤其是近10 年来育成品种中杂交种占96.74%;扁球形品种最多,为108 个。对目前 亲本来源清楚的176 个杂交种的亲本组成进一步分析表明,176 个杂交种来自261 个直接亲本,可以追溯 到67 个中国地方品种和104 个国外引进品种。其中‘黑叶小平头’衍生品种最多(38 个),其次是‘北 京早熟’(27 个)。系谱分析发现亲本选配时不同地理来源或者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两个亲本组配能够 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并结合国内育成的几个重要甘蓝主栽品种的亲本组配特点,探讨出在甘蓝品种育 种过程中亲本选择、配置组合上的规律和特点。绘制了‘黑叶小平头21-3’和‘北京早熟01-20’两个骨 干亲本的系谱图。  相似文献   

7.
‘灿绿’秋海棠,以‘白王’秋海棠为母本,‘光灿’秋海棠为父本杂交后从F1代群体中选育而成。‘银娇’秋海棠,以厚叶秋海棠为母本,‘白王’秋海棠为父本杂交,从F2代群体中选育而成。两个品种均叶片色彩鲜艳,株形好,适宜室内观叶观花。  相似文献   

8.
 ‘申香18号’是以香菇晚熟品种‘申香15号’和中熟品种‘939’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多点栽培和示范试验筛选获得的新品种。1 kg干料稳产鲜菇1 000 g。菇形好,易管理,适宜在浙江、福建等秋栽香菇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骄阳鸡冠花’是广东地方品种‘早水鸡冠花’种子经卫星搭载诱变后,经5代以上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株高35.3 cm,植株冠幅29.2 cm;叶片长卵形,深绿色;鸡冠形花序数8个,冠色紫红色;花期90 d左右。耐热性强,适合中国各地夏季和华南地区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0.
‘申香215’香菇是从晚熟品种‘L808’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产量高,柄短菇大,越夏安全,属中高温型长菌龄品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用于香菇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11.
 ‘龙富’苹果是从‘长富2’选出的短枝型芽变新品种,节间长度介于‘长富2’和短枝型‘烟 富6’之间,树冠比较紧凑,不会因旺长而造成果园郁闭;果实近圆形或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22.34 g, 果实整齐度高,着色速度快,脱袋7 ~ 9 d 着全红色,优质果率90%以上;果肉白色,肉质细嫩,香味浓 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6.1%,品质优。盛果期产量为108.8 t · hm-2,抗性与‘长富2’相近。  相似文献   

12.
 丹参新品种‘丹杂1号’和‘丹杂2号’是以‘冀丹2号’为母本,分别以‘D0501’和‘冀丹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两品种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抗根腐病能力较强。‘丹杂1号’产量为5 629.5 kg · hm-2,比河北安国栽培丹参增加14.7%,丹参酮ⅡA含量为0.25%,丹酚酸B含量为8.10%;‘丹杂2号’产量为5 578.5 kg · hm-2,比安国栽培丹参增加13.7%,丹参酮ⅡA含量为0.29%,丹酚酸B含量为11.7%。  相似文献   

13.
桂赤苍藤1 号和桂赤苍藤2 号是从广西野生赤苍藤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优良株系,采用组培快繁为主、扦插繁育为 辅的方法选育出的药食同源蔬菜赤苍藤新品种。桂赤苍藤1 号嫩芽绿色,每667 m2 产量1 900 kg 左右;桂赤苍藤2 号嫩芽红 色,香味较桂赤苍藤1 号浓郁,每667 m2 产量1 700 kg 左右。这两个品种均具腋生卷须,枝纤细,有不明显的条纹,叶纸质 至厚纸质或近革质,叶长8~20 cm,叶宽4~15 cm;采食新鲜嫩芽,长度15 cm 左右,有特殊香味,蛋白质、脂肪、粗纤维、 钙、磷、VC 含量及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常见蔬菜;定植3 a(年)后进入丰产期,适宜广西及西南地区露地栽培,北方地区 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梁森林  党江波  梁国鲁  郭启高 《园艺学报》2018,45(10):1895-1899
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制片确定枇杷天然实生筛选株系‘B431’为四倍体。采用改良涂片法观察了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离体萌发法和人工杂交分析其育性,染色体计数法检测了其后代的染色体数。结果表明:天然四倍体枇杷‘B43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存在异常行为;染色体配对以二价体为主,也可见少量单价体和部分多价体;减数分裂进程中出现板外染色体、早熟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和极少的三极体等异常现象;四分体时期有二分体、三分体、多分体和微核等异常现象。四倍体枇杷‘B431’育性低于二倍体,但其花粉活力达到66.29%±2.22%,杂交结实率与二倍体差异不显著,仍有较高的育性,其与二倍体的杂交后代三倍体率达到66.67%,可以作为三倍体创制的核心亲本。  相似文献   

15.
吴佐英  白杰健  邵开茂 《园艺学报》2013,40(12):2531-2532
 ‘青川1 号’是从四川省青川县实生核桃群体中选育出的早实核桃新品种。坚果近圆形,外 观微黄白色,壳面光滑。平均单果质量14.2 g,壳厚0.94 mm。核仁饱满,口感香,易取整仁,出仁率59%。 丰产性强,进入盛果期后产量可达3 750 kg · hm-2,有较强的抗旱和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温玲  赵丹  王刚  赵松  尤海波 《园艺学报》2015,42(10):2097-2098
‘龙园红冠’是从由日本和俄罗斯引进经分离选育的两个高代自交系(‘2011-11-7’ב2011-30-6’)杂交配制而成的早熟红皮南瓜新品种。果实厚圆形,果皮红色艳丽,平均单果质量2.0 kg。果肉橘黄色,肉质甜面,香甜适口。从出苗到采收78 d左右,产量37 500 kg·hm-2。坐果能力强,适应性强,抗白粉病和霜霉病,可菜用、加工及观赏等。  相似文献   

17.
 ‘嘉兰’是由雄性不育系‘CMS122-4’和优良自交系‘H201-3’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耐裂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具有耐裂球、叶球肉质脆嫩、味甘甜的特点,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约1.69 kg,定植到收获约75.5 d,产量约75 000 ~ 90 000 kg ? hm-2,高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相似文献   

18.
新湘辣2号是以胞质型雄性不育系9704A为母本,以自交系R0717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小尖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65cm左右,始花节位为第12~14节;果实羊角形,果顶尖,果长15~18cm,果肩宽1.9cm,果肉厚0.15cm,2个心室为主,果实肩部略皱;前后期果实一致性好,单果质量21.8g左右,青熟果绿色,老熟果亮红色,辣味中等;果实VC含量1 382mg·kg~(-1),辣椒素含量0.11%,每667m~2产量2 500kg左右。田间对疫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湘辣2号,适合湖南、山东、贵州、山西、四川、河南、河北等地春夏季大棚或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湘辣14 号是以R07344AB 作母本,以7163 作父本选育的中熟高产优质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属于线椒类型,植株生长势强,坐果集中,比同类型品种湘辣4 号增产10% 左右,田间对炭疽病、疫病及病毒病的抗性与对照湘辣4 号相当,果实商品性好,适合青红线椒上市。每667 m2 产量2 400 kg 左右,适宜海南及广东、广西作秋冬季露地丰产栽培,或者长江流域春夏季露地覆膜丰产栽培,也可以在北方干旱地区或高山地区作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20.
‘福姬5号’是以姬松茸菌株J1菌丝体为材料,采用60Co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菌丝粗壮,扭结点多,最适生长温度为26 ~ 32 ℃。子实体褐色,最适生长温度22 ~ 26 ℃;相对于原菌株J1,产量高,色泽好,菌柄整齐,重金属含量低,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