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乡(镇)电管站是农电管理的基层组织,是“三为”服务的前沿阵地.搞好乡(镇)电管站基础建设,是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增强乡站活力,稳定乡站电工队伍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必须认真抓好.  相似文献   

2.
1998的10月,我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将全市28个乡(镇)电管站的人、财、物收回供电局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成立了农电财务结算中心,配备了会计、出纳,取消了电管站财务会计编制,将原来由各乡站自行核算的财务全部收交结算中心集中统一管理,由结算中心在银行开设帐户,对各乡站资金分站记帐、单独核算.同时规定:乡站凡需用资金,必须先报计划申请,由主管局长审批后,再由结算中心将资金拔下使用.这样有效地杜绝了胡支乱花和盲目用钱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于12月初率先在解村乡实施了农电体制改革试点,组建了山西省首家乡级供电所——原平市供电局解村供电所,变村管、电工承包为乡供电所统一管理.同时打破以行政村配备电工的传统做法,按350~400户配备1名村电工.为了选好村电工,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3.
村级电工亦须实行行业管理江苏宜兴市供电局1989年对乡电管站实行行业归口以来,我市农电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电力“三为”服务也不断走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1、电力部门管不了:(1)县(市)供电局代表县...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威信县的农村电工绝大多数由当地发电站、供电单位自行聘用,全县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农村电工管理体制.农村用电“三乱”现象严重.针对问题,结合威信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小水电地区加强农村电工管理的建议,仅供参考.1 健全农电管理体制,对农村电工归口管理可由政府行文在县水电局内成立农电管理总站,将全县农村电工归口农电管理总站管理.农村电工的招聘、录用、培训统一由农电管理总站负责.各乡镇也要建立乡级农电管理站,乡站直属总站.建立农村电工管理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放手使用.  相似文献   

5.
(1)要想抓好乡(镇)电管站的行业管理,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乡电管站的工作和农村用电管理问题,事多面广,政策性强,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农电部门有关的政策、法规、行政决定、资金来源等都必须通过当地政府做出决定才能实施,否则,都难以开展。(2)搞好乡(镇)电管站的组织建设,是搞好乡站行业管理的关键。搞好乡站的关键是选好站长。站长可以从电管员,村电工或农电职工中选择作风正派、熟悉业务、懂技术、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同志来担任。站长应由总站考核并征得乡(镇)政府同意…  相似文献   

6.
1 敢背包袱,以我为主,抓农电机构建设1.1 健全组织,完善队伍针对农电组织机构无现成经验和固定的模式,江苏省洪泽县供电局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农村用电管理的混乱局面.从1984年开始全面加强了农电管理整顿,从乡(镇)站机构建设.村电工配备入手,实施了“以我为主”的新举措.一是由我局为主选配站长,正式成立乡(镇)电力管理站,改变了过去乡(镇)领导兼任站长,副站长是地方政府配备的做法.二是改任命制为全  相似文献   

7.
郊区农村面积广,不如工业用电集中,电费的回收工作大部分靠乡村电工来协助完成。郊区农电工作的好坏,乡村电工的管理至关重要。结合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农电管理状况,对农村电工的管理浅述管见,以期探讨。1 对乡(镇)电管站实行行业归口管理 为使乡村电工这支生力军尽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994年下半年,我们市成立了乡(镇)电力管理总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彻底理顺了乡(镇)电管站的管理体制,实行了对各乡(镇)电管站人、财、物的统一归口管理。具体办法是: (1)人员管理。1995年底,我市乡(镇)电力管理总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电力管理站从1984年起对村电工实行统一管理到站上班,统一分配工作任务,促进了镇农电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站里的经济效益。 1 实行村电工统管的具体做法 1.1 严格选聘村电工,把好统管第一关 1984年,该站在供电局的领导下,对农村电工实行归口统管。在归口管理中,该站严格按照程序和条件对全镇村电工进行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工》1995,(10):14-15
我们市郊农电所是1989年10月接管郊区农电工作的。全所下设9个乡站,共有职工60人,担负着驻马店市郊9个乡(区),26.5万人口生活和市、乡、村三级工业企业供用电管理任务。现有10千伏配电线路9条,360公里,配电变压器374台,总容量19980千伏安,1994年供电量1987万千瓦时。 1989年前,由于种种原因,郊区农电工作现状是“差、乱、低”。差,即站、乡、村管电人员思想素质差。站与站之间谁的工作搞得好,谁就受打击、排斥,正不压邪。有部分村电工明目仗胆地在一块相互传授窃电经验。个别村电工牵着狼狗参加会议。乱即农电工作管理混乱。个别站长挖电业局的墙角,把大倍率的互感器记成小倍率互感器,少记电量,虚报线损。有的村电工挖农电站的墙角,千方百计从变压器总表上窃电。也有群众偷村电工管的电,  相似文献   

10.
我县于1989年6月份开始对全县各乡(镇)电管站实行行业归口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农电行业对乡(镇)电管站实行归口管理势在必行.农村低压供电是农电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部分工作是通过乡电管站和广大农村电工来完成的,他们直接与农村的千家万户相联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电部门的形象和声誉.所以,我认为,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洪泽县供电局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从加强乡站基础建设着眼,从解决乡村电工后顾之忧入手,保持了乡村电工队伍相对稳定,全县430名乡村电工没有一人出现弃电经商和跳槽下海现象。 他们在开展的以电养电和农电承包的盈余中,拿出部分资金,加强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12个乡镇电管站不仅建起了溶办公、娱乐、生活于一体的工作、生活场所,而且还配备了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全县有8个乡站配备了汽车、4个站配上了摩托车,还为部分乡村电工发放了自行车。通讯设施各站都安装了程控电话和无线电电台,乡站电管员都配有无线电对讲机,从而对稳定农电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解决后顾之忧,他们做到了五个保证,一是乡村电工政治地位有保证。近两年来,全县有43名乡村电工加入了党组织,其中有7名站长兼任党支部书记职务,有6名乡村电工被推荐为县、乡人大代表。二是乡村电工工资有保证。对村电工工资根据管理范围和管理程度的好坏实行计件工资制,还享有工龄工资,岗位工资和各种补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淮安市季桥乡的农电队伍里活跃着一支由三个村电工自发组成的农电管理“互助组”,他们5年如一日坚持互帮互助为用户服务.5年来,三人连续被乡电管站评为“农电管理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电工管理和乡(镇)电管站的隶属关系问题,是当前农电工作的一个热点,笔者想就此谈点看法。1 农村用电和管理现状1.1 农村乡(镇)电管站和村电工,实行乡政府和农电行业双重领导的弊病很多,由于行政与业务管理的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地方政府与行业管理部门的不协调,主要反映在乡站的人事调配、用电营业、财务资金支配等方面。业务工作电力部门想管管不到,乡政府能管管不了,造成农村用电管理失控,村电工自行其事,农民负担加重,也影响着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用电管理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使农村用电面貌焕然一新,值得探索和研究。1 农村电工队伍的建设是关键 根据目前现状,农村乡(镇)设电管站,属总站的派出机构。村级配备1~3名村电工(绝大部分村为一人)。不少农村电工对在电费收取中的人情电、偷漏电视而不见,业务及文化水平偏低,年龄老化。因此,提高农村电工队伍素质是搞好村级用电管理的关键之关键。素质的提高,要按“四化”的要求,选拔有知识、有才能、肯吃苦、善管理的中青年担任村电工,辞退那些无知识才能、游手好闲的不称职电工。在报酬上,要把正常的工资补贴和劳务费捆在一起,严格按照规定考核分配发放。考核内容可包括安全用电情况、故障抢修、用电服务、抄表率、电费回收率、低压线损率完成情况等。在管理上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即由当地电管站负责业务管理、人员调配考核和报酬的发放,使电工队伍的管理做到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乡电管站为加强村电工队伍的统一管理,一改过去各自为政自己顾自己的局面,建起了农电互助组织,使安全、电费、营业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过去,范集各村的农电管理工作因村电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参差不齐而发展不平衡.针对这种情况,该站首先加强对村电工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放眼全局,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其次加强考核,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使村电工不但“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办法》规定村电工在做好本村工作的同时,每月必须出勤10天,由电管站统一调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我县是个农业县,全县270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0多万亩,总人口23万多人,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商南县用上网电时间很短,而对农村用电管理时间则更短,电力“三为”服务尤显重要。自从1982年用上网电起,1992年相继成立乡镇电管站,后统归电力局管理。这之前,农村用电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农村出现用电秩序乱、管理办法乱、收费标准乱等问题,群众怨声载道。归口管理后,我们制订了“农电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办法,很快整顿治理了“三乱”,有效地遏制了农电管理的不良现象,干部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当我们开展电力“兰为”服务后,干部群众更是赞不绝口。 电力“三为”服务实施的关键在主力军——农村电工这支队伍上。就我县的乡村电工队伍而言,一是年龄偏大。最大有50多岁,最小的有20多岁,平均年龄38岁;二是文化程度低。最高的是高中,差的还有高小甚至是文盲;三是技术素质差。归口管理后,我们虽对乡村电工进行过多次培训,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工的技术素质明显滞后;四是政策水平低。实现电力“三为”服务目标,需要综合治理,多方配合,齐抓共管,更需要具备一支强有力的电工队伍。 搞好乡站建设应围绕“三为”服务,必须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枣强县全县有553个用电村,26个乡(镇)电管站,600多名村电工.1996年1月全县实行扩乡并镇,26个乡(镇)变为11个乡(镇).该局因势利导,乘机构变动之机加大农电统管力度,变乡(镇)电管站过去的双重领导为供电局对口管理,把并乡扩镇后的乡(镇)电管站变为供电局的基层单位.紧接着在加强电管站统管的基础上,该局把农电统管延伸到了农村电工.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搞好乡站建设;对实现农村电气化,强化农村用电音理,繁荣农村经济,理顺农村用电管理体制,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省长葛市于1986年建立了乡(镇)电管站。多年来,在农村用电音理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农电更好地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他们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乡站建设调查”这份报告,把该市乡电站站组织;岗位职责;电工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经验,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本刊将分期给以报导.  相似文献   

19.
整顿低压电价繁荣农村经济孟县电业局1坚持农电统管,稳定电工队伍我局从1985年9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电统管工作,对农村电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发放报酬,稳定了电工队伍.凋动了农村电工的积极性。聘用村电工由村委推荐,乡电管站批准,县局备案...  相似文献   

20.
1994年6月,我加入到了农电队伍之中,领导分配我到联合电管站实习.在这个乡,我认识了一名农村电工叫刘全福,五十多岁.以前他是乡电管站站长,热心于农电事业,业务工作极其熟练,但因他年龄已大,文化水平低而被辞退,在黄池村当村电工.他无怨无悔,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主动帮助电管站工作,为管理农村用电出谋划策.在他的身上,我发现了农村电工闪光的人生价值,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