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板栗空蓬就是栗蓬中没有栗子。空蓬现象严重影响产量。根据造成空蓬的原因,分类介绍防治空蓬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板栗采收季节,正确贮藏板栗种子,是提高来年种植发芽率的有效措施.下面介绍板栗种子安全越冬的方法. 一、采收.采收板栗一般有两种方法:1采栗蓬:当看到采种母树上栗蓬变为黄色,全树有30%栗蓬干裂,果皮变成棕褐色时,用竹竿把栗蓬轻轻敲打下来.选择背阴、平坦和便于管理的地方,铺上5厘米厚的沙子,把栗蓬堆在沙子上.堆宽1米,高50~ 60厘米,长度不限.在堆上浇清水,浇到堆底有水流出为止.  相似文献   

3.
树种: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Linzhu’审定编号:冀S-SV-CM-004-2009选育单位: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品种特性: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每母枝抽生结果枝2.7个,每母枝结蓬6.07个。栗蓬椭圆形,刺束密、  相似文献   

4.
以板栗生物量栗蓬、栗叶和栗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栗蓬、栗叶中鞣花酸进行初步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栗蓬、栗叶样品中都有游离鞣花酸,含量分别为1.263、1.669mg/g;样品的提取物都具有明显的还原力、清除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能力,是同浓度的抗败血酸抗氧化能力的2倍。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板栗脱蓬机存在不能对栗果进行分级、栗果与栗蓬分离不彻底等问题。试验设计研制的板栗脱蓬机体积小、结构紧凑、能耗低、效率高,通过辊子与弧形瓦板的摩擦挤压能够自动完成板栗脱蓬,经过1个3层振动筛完成栗果与栗蓬分离和栗果分级。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平稳,不卡壳,栗果与栗蓬分离彻底,清洁率98%。  相似文献   

6.
用栗蓬栽培香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河北省的栗蓬资源及其营养,并探讨了利用栗蓬栽培香菇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对板栗栗蓬和栗壳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其次生代谢物成分是基础和关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次生代谢组学的方法,通过聚类热图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对同一品种板栗成熟栗蓬和栗壳2种组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板栗栗蓬和栗壳中共检测到364种次生代谢物,其中酚酸类91种、黄酮121种、木脂素和香豆素23种、鞣质39种、生物碱24种、萜类20种、其他类的次生代谢物46种.栗蓬和栗壳2种组织在次生代谢物种类与含量上表现出差异.在栗蓬和栗壳中筛选出两者间差异次生代谢物133种.[结论]板栗栗蓬和栗壳中次生代谢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栗蓬相对于栗壳,次生代谢物构成以鞣质和酚酸类为主,而栗壳则以黄酮和原花青素A1为主.  相似文献   

8.
两种盐生植物生物移盐能力及土壤改良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盐地碱蓬和盐角草两种盐生植物的生物移盐能力和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效果.[方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盐地碱蓬的生物移盐能力可达2 116 kg/hm2,盐角草的生物移盐能力达1 380 kg/hm2,前者比后者多出736 kg/hm2.种植盐地碱蓬对表层土壤的盐分影响最显著,数据显示7月和10月0~30 cm土壤平均含盐量比种植前的4月平均下降21.6;,比对照(无植被覆盖的裸地)多下降了11.4个百分点.种植盐角草对30~60 cm的耕层土壤的影响明显强于盐地碱蓬,7月和10月30~60 cm土壤平均含盐量比种植前的4月平均下降38.9;,比对照(无植被覆盖的裸地)多下降了24.9个百分点.[结论]盐地碱蓬生物移盐能力强于.盐角草,在降低表层土壤(0~30 cm)盐分方面比盐角草更有优势;而盐角草在降低耕层土壤(30~60 cm)盐分上的效果明显优于盐地碱蓬.  相似文献   

9.
板栗育苗     
1. 选择种子:要选留栗蓬(栗的球状刺果)内三粒种子中间的一粒(有的地方称为中心栗子),不要留用生长在栗蓬中二边半圆形的栗子和独果(每个栗蓬中只生有一粒种子),独果栗子虽然肥大,但育出的苗木长大时结果晚且多结独果。2.种子露天埋藏:贮藏坑要在贮藏时现挖,不用已往使用过的旧坑。坑址要选择在土质疏松,稍为高燥而排水良好的地方。坑的深和宽  相似文献   

10.
田埂碱蓬带对棉田多异瓢虫种群发生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田埂碱蓬带对棉田多异瓢虫种群发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非棉田生境实施棉蚜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田间种群系统调查和天敌控害功能罩笼评价。【结果】 田埂碱蓬带是棉田多异瓢虫的重要来源;有碱蓬带的棉田中多异瓢虫种群密度、多异瓢虫与棉蚜的益害比均高于没有碱蓬带的对照棉田,其中多异瓢虫平均密度是对照棉田的1.9倍、益害比是对照棉田的8.8倍;利用罩笼进行天敌隔离处理,第7和14 d处理组(封闭罩笼)棉花上棉蚜种群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开放罩笼的对照组;有碱蓬带的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指数显著高于对照棉田。【结论】 棉田田埂碱蓬带能有效增加棉田中多异瓢虫种群密度并提高益害比,对控制棉田棉蚜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碱蓬在天敌保育与控害中有重要作用,棉田周边予以留种。  相似文献   

11.
翅碱蓬响应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响应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试验将翅碱蓬植株在高盐胁迫(856 mmol/L NaCl)和无盐(0 mmol/L NaCl)条件下处理2 h后,对植株分别进行全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通过RNA-seq分析共获得转录本147 176个,拼接后获得单基因(Unigene)84 545个;比较转录组学分析显示,与无胁迫组(对照)相比,高盐胁迫下翅碱蓬共检出14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发生表达上调的有55个,发生表达下调的有89个;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在次生代谢、信号转导、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等途径;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代谢通路有14个;对差异表达基因发生富集的5个主要代谢通路(光合作用、蔗糖与海藻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基类生物合成、半胱氨酸与甲硫氨酸代谢)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分子水平探讨了翅碱蓬响应高盐胁迫的机制。本研究结果可为更深入研究翅碱蓬耐盐分子机制、挖掘耐盐关键基因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2.
康琴  葛建  孙骏威  林芳  李明揆  李贞  孙峰  林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31-9232
[目的]比较4种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茅莓、蓬蘽、高粱泡和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得4种药用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茅莓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8.71%,叶为1.65%,茎为1.58%;高粱泡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3.33%,叶为1.23%,茎为0.86%;蓬蘽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1.59%,叶为1.41%,茎为1.01%;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1.64%,叶为1.18%,茎为0.86%。[结论]不同植物其总皂苷含量依次为茅莓〉高粱泡〉蓬蘽〉红腺悬钩子;4种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依次为根〉叶〉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沙土灭菌的方式,研究沙土灭菌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沙土中盐地碱蓬种子萌发较快,7 d萌发率达到90.5%,高于灭菌沙土;灭菌处理后,盐地碱蓬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和叶片数低于自然沙土;种植60 d后,自然沙土中盐地碱蓬的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及总根尖数均显著高于灭菌沙土。因此,土壤微生物在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发育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促进滨海湿地耐盐植物生长的潜在生物菌肥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优化栗蓬抗菌成分的提取工艺,进一步对提取液进行分级醇沉及去除蛋白操作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对所提抗菌成分进行定性及联合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一次的提取率可达88.2%。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 m L/min,柱温30℃可较好地测定栗蓬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槲皮素的含量。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9%、96.0%和97.1%,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2.36%、0.77%和4.73%。  相似文献   

15.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天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清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蓬(Conyza canadensis)在许昌市郊区的生态分布与危害状况,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等方法对许昌市郊区的加拿大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加拿大蓬广泛分布于路边、荒地、垃圾堆、农田边、建筑用地等各种生境,密度在18~110株/m2,排序为:果园>荒地>垃圾堆>苗圃>路边>城镇住宅区附近;盖度在10%~90%,排序为:果园>荒地>苗圃>垃圾堆>路边>城镇住宅区附近;平均株高134cm,最高株高达275cm;秋季是加拿大蓬危害最严重的季节,在果园、荒地、垃圾堆等生境易形成大面积的单优群落。据建立的外来入侵植物危害风险评价指标分析,其危害风险指数为9.55,危害等级为一级,严重威胁着许昌市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因此,加拿大蓬对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应引起重视,需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7.
碱蓬的用途与种植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又名卷蒿、灰绿碱蓬,属藜科藜属1年生草本植物,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河北、辽宁、吉林的盐碱荒漠和沿海滩涂.中国有碱蓬属植物20种及1个变种.  相似文献   

18.
探讨草地盐碱化对角果碱蓬出苗及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样地1、样地2和样地3土壤pH值及可溶性盐含量分别为10.10及0.59%、10.55及0.73%、10.58及1.14%,各样地出苗数分别为1143.13株/m2、71.25株/m2和99.59株/m2,样地1角果碱蓬平均株高为34.63cm,样地2和样地3角果碱蓬平均株高只有21.0cm和11.5cm,与样地1角果碱蓬株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株高与土壤可溶性盐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21)。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提高板栗优质增效有效途径,实现燕山板栗高产、优质、生态、高效目标,试验研究了2种土壤改良剂在板栗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盛满丰"土壤改良剂3号、4号处理比不施肥处理板栗产量分别提高59.1%和109.1%,比常规施肥处理板栗产量分别提高16.7%和53.4%,并在单株结果 (栗蓬)数、十蓬粒重、单株产量等产量指标及Vc等品质指标上有明显提高。施用"盛满丰"土壤改良剂3号、4号处理比不施肥处理亩纯收入分别提高544元和1 000元,比常规施肥处理亩纯收入分别提高208元和664元。板栗施用复混肥比不施肥增产明显,复混肥配合施用"盛满丰"土壤改良剂,尤其是施用"盛满丰"4号土壤改良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外来人侵植物的一年蓬原产于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本文通过测定其平均个体生物量和每平米的植株数,来寻求种内竞争的数学表达。根据代谢尺度理论的推测。植株密度的对数与平均个体生物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其值应为-3,4。对杭州地区的一年蓬测量后,其植株密度的对数与地上平均个体生物量的比值基本符合-3,4。结果说明,单位土壤面积和空间区域所提供的养分是一定的,植株密度越大,其所获得养分越少,即平均个体生物量越小,而单位样方内的总体生物量的变化波动较小。在对一年蓬代谢生态学试验的同时进行了DNA水平上的实验,发现上海,杭州,宁波,舟山四地的一年蓬DNA并无差异,证实一年蓬适应环境并未通过改变基因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