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以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较大、染色体变异容易观察的大麦为材料,研究超高与低温保存诱发染色体变异的有无及染色体变异的遗传方式,以获得超低温保存技术开发的基本数据。高温处理诱发染色体变异条件的设定为了进行染色体变异的遗传分析,人工制成染色体变异多发群体,试材为六棱主栽品种“香岛大麦”。为了使染色体变异多发,必须提高种子的含水量和保存温度,延长保存时间,不仅保存处理当代,在处理次代也要分析染色体变异的临界条件。在这种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降低50%左右。因该条件下使用品种及来种年度变化大,故通过预备试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子和γ射线辐照大豆感灰斑病丰产性好的杂交后代种子,在人工接种三江平原灰斑病混合菌种条件下,选育出一批抗灰斑病品种和抗灰班病资源合辐86—1043、合辐86—57等。  相似文献   

3.
利用γ射线辐照接种后的亚麻花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突变体.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了亚麻花药辐射诱变的适宜辐射剂量及突变体当代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法是采用复合保鲜剂(不使用乙醇,不用硫磺熏蒸)保鲜人参的新方法,保鲜后的鲜人参在自然条件下贮藏两年,保鲜率100%.在37~40℃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连续观察3个月保鲜率可达100%,人参的形、味、色同原鲜人参一致,总皂甙等有效成分同原对照鲜人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γ射线辐射亚麻花药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γ射线辐照接种后的亚麻花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突变体。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了亚麻花药辐射诱变的适宜辐射剂量及突变体当代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6.
露白花生种子分别经He-Ne、N2、YAG、CO24种激光和60Co-γ射线辐照后,其当代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均能产生畸变,畸变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上升,但激光诱变的畸变类型与60-γ射线有差异。不同辐照处理对当代花生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亦有差异,CO2激光能够同时引发植株矮化、总果数和饱果数增加等有益的农艺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离辐射诱发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创造变异,选育新品种,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回顾其发展过程,由X射线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发现,到r射线、中子等高能射线成功应用于基因突变的诱发;由物理因素的单独应用,到和化学诱变剂的综合应用;由稀少的偶然的突变现象,到有利突变频率成百倍成千倍的不断提高,由少数人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努力,到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协作研究和深入开展;由仅有实践内容的活动,到有基础理论作指导的逐渐完  相似文献   

8.
茶叶辐照杀菌效果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之江  沈伟桥 《茶叶》2002,28(3):145-147
本文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茶叶,研究了辐照剂量对杀菌效果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效果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在色泽变化方面,辐照剂量对高档茶较显著,对中、低档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鲜人参采用-30℃速冻及-18℃冷冻,并一直在-18℃下贮藏160天,其色形味与原鲜人参相同,人参总甙含量未降低,可以作为加工鲜人参制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国外蓖麻育种与遗传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蓖麻遗传育种研究十分活跃,尤其杂种优势利用进展很快。为推动我国蓖麻育种向纵深发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以供借鉴。 (一)诱变、品质、抗性育种 诱变育种 Athma,P.等人(印,1982、1984)利用甲基磷酸乙脂、一乙基硫酸醋、水合肼及γ—射线对不同品种进行诱变处理,发现诱发突变谱与品种、诱变剂以及处理时期有关。植株高度的改变是最普遍的突变效应。供试三个品种有两个产生了育性和半矮秆突变。其中一个品种在子叶期、减数分裂期和配子体时期以2000—4000拉德的γ—射线照  相似文献   

11.
太空处理诱导水稻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个水稻品种 ,在太空和 6 0 Co-γ射线条件下进行处理 ,从多方面研究和比较了它们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太空条件下由于强宇宙辐射、高真空和微重力等的综合作用 ,水稻种子发生了深刻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具有遗传的性质和育种的价值 ,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γ射线辐照对剑麻的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用6个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剑麻H.11648的干种子,测定处理后种子的萌芽率,以及种子萌芽后幼苗叶片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测辐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 Gy的辐照对剑麻H.11648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剂量的辐照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幼苗叶片SOD酶的活性和MDA含量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辐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人参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被誉为“百草之王”,其不仅拥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形成了传承久远的人参文化。古往今来,因长白山人参拥有的巨大价值,探寻长白山人参的人们一直络绎不绝。东北地区也因长白山人参吸引许多人们前往探寻,引起人口变迁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浅析长白山人参对东北地区人口变迁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长白山人参,传播和弘扬长白山人参的价值。通过长白山人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东北振兴。  相似文献   

14.
硝基苯是生产苯胺、联苯胺、二硝基苯的过程中的中间体,也是许多商业产品的主要成分.为了研究硝基苯对作物的遗传毒性,以大豆为试验材料,用硝基苯溶液处理大豆根部,进行了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硝基苯可以诱发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主要有间期的微核、双核;中期的染色体断片;后期的染色体桥、染色体落后等.对硝基苯的诱变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硝基苯可能是直接与DNA作用引起其断裂,也可能是通过激发细胞内的自由基反应而导致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硫酸铜对小麦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硫酸铜胁迫下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时间相同时,随硫酸铜浓度的增大,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微核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染色体畸变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硫酸铜浓度相同时,随处理时间延长,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逐渐升高。说明硫酸铜对小麦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且表现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用同一产地的鲜人参加工成活性人参、生晒参和红参,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对比分析,人参皂甙含量高低依次为鲜人参、活性人参、生晒参、红参。潘性人参皂甙含量接近鲜人参,特别是丙二单酰基皂甙在加工过程中未发生或较少发生水解作用,仍以原皂甙形式存在,这是活性人参最大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人参在表型和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其表型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形态特征;DNA多态性是研究最多的,RFLP、RAPD和AFLP等分子标记已广泛用于人参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并根据国内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保护人参多样性和采用新方法研究人参基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团结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06,25(2):109-112
从(南农73-935×Beeson)F3株行和Co60γ射线辐照处理南农87C-38的M5株行分别发现2个育性异常材料NJS-18H、NJS-19H.后裔试验育性鉴定表明NJS-18H、NJS-19H不育株的雌性与雄性育性均不正常,不能正常结荚,可能为联会异常突变体,其不育性均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2个突变体可能用作大豆雌雄配子发育及其相互遗传关系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小麦籽粒性状的遗传控制基础,以γ射线诱变结合花药培养创制的大粒、高蛋白小麦新种质H307及生产上主栽品种郑麦9023创建的含有31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利用QTL-ICIMapping V3.3软件构建了包含133对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对千粒重、粒长、粒宽、籽粒面积、周长、粗蛋白和淀粉含量进行QTL分析,结果在两年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47个加性QTL和10个QTL富集区,其中6个千粒重QTL,分别位于1D、2B、3D、6D和7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4.54%~13.14%的表型变异;31个粒形QTL,位于1B、1D、2B、3B、3D、5A、5D、6B、6D、7A和7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2.90%~15.86%的表型变异;10个粗蛋白和淀粉含量QTL,分别位于1A、1B、4B和6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3.64%~12.19%的表型变异。2B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贡献率较大且能稳定表达的重要染色体区段,该区段包含控制小麦千粒重、粒长、粒宽、籽粒面积和周长的10个QTL。1BL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控制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微效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3.64%,与连锁分子标记gwm818的遗传距离为0.22cM,该位点是一个不同于前人研究结果的新位点。  相似文献   

20.
旱稻品种IRAT109辐照诱变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γ射线辐照处理旱稻品种IRAT109的干种子样品,加代至M2后混收种子,分批在水田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种植M3群体,通过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的观察获得突变单株,加代繁育至M5后考查可稳定遗传的突变性状,共获得260份不同性状的突变体。介绍了其中部分突变体在叶片、茎秆、穗部、籽粒形态和抗旱性等方面表现,配制个别突变体与野生型的F2群体并初步观察分离比例。讨论了筛选抗旱性相关突变体的技术困难和该套突变体群体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