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供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菠菜(全能、好运先锋)生物量、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菠菜地上部生物量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供给8或14 mmol·L~(-1)硝态氮时,菠菜地上部生物量达到最高值;供给较高浓度的硝态氮(20 mmol·L~(-1))时,全能菠菜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好运先锋;供氮水平由2 mmol·L~(-1)提高到14 mmol·L~(-1)时,供试的2个菠菜基因型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达到最高值,继续提高供氮水平,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显著下降。不同基因型菠菜总抗氧化活性(FRAP值)和自由基清除率(DPPH)均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基因型间FRAP值无显著差异,但供给2 mmol·L~(-1)硝态氮时,全能菠菜DPPH显著高于好运先锋。由此可见,供氮浓度为8 mmol·L~(-1)时,可基本满足不同菠菜基因型生长的需要,在保持较高生物量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利用手提式叶绿素计预测菠菜氮含量、硝酸盐含量的可能性。试验分尿素氮4个浓度水平,4个重复,每盆施土2kg。收获期菠菜生物量、叶片和根的干重及含氮量的分析表明,在100mg·kg-1施氮浓度时获得最大生长量和最低硝态氮含量。SPAD值与菠菜叶片的含氮量、硝态氮含量显著相关,表明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计测定菠菜叶片叶绿素的SPAD(Soil-PlantAnalysisDevelopment,土壤-植物分析模式)值对菠菜叶片的含氮量、菠菜硝态氮含量具有潜在的预测作用。SPAD读数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表明还可能用于有效控制菠菜的最佳收获时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钙营养对菠菜可食部位草酸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钙浓度较高时(Ca2和Ca3)时,菠菜在N3时获得最高产量;而在相同供氮水平下,当供钙水平为Ca2时,菠菜易获得较高产量。在N2Ca2水平时,菠菜叶片草酸总量最低,难溶态草酸含量最低,可溶态草酸较低。叶柄草酸总量最低的是N3Ca2处理,而可溶态草酸含量最低的是N2Ca3。在不同氮钙处理中,以N2Ca2处理的菠菜钙含量和有效性最高。因此,在N2Ca2水平时,菠菜生物量较高,叶片草酸总量和难溶态草酸含量最低,可食部位的钙含量和有效性最高。综上所述,通过调控氮钙营养降低菠菜可食部位的草酸含量和提高钙有效性,进而提高菠菜的营养品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个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0∶100、10∶90、25∶75、50∶50、100∶0)的营养液,对苏州青、虹桥矮青2个白菜品种进行盆栽施肥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不同品种白菜的生物量、叶绿素SPAD值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配比氮源下不同青菜品种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2个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铵态氮/硝态氮比例为25∶75时表现最好,随着铵态氮/硝态氮比例的进一步上升,2个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从不同铵态氮/硝态氮比例对白菜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影响的角度看,品种虹桥矮青比苏州青表现敏感。适当增加铵态氮能显著增加白菜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因此可以通过不同形态氮素比例调节和品种筛选提高白菜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种类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菠菜的营养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双氰胺与单供氮肥相比,可显著提高菠菜的生物量,降低菠菜可食部位的硝酸盐和草酸含量,提高菠菜的安全品质;另外可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和降低硝态氮的积累,从而降低蔬菜生产中氮肥污染生态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菠菜安全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种类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菠菜的营养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双氰胺与单供氮肥相比,可显著提高菠菜的生物量,降低菠菜可食部位的硝酸盐和草酸含量,提高菠菜的安全品质;另外可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和降低硝态氮的积累,从而降低蔬菜生产中氮肥污染生态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菠菜硝态氮硝态氮累积与氮、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菠菜各器官的生物量增加,但分配到根中的比例逐渐降低,而茎叶比例逐渐增加。菠菜各器官的硝态氮累积量随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茎叶的硝态氮累积量大于根。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菠菜茎叶中全N累积量显著提高,而在N2、N3、N4处理下根的全氮累积量无显著变化。菠菜茎叶全钾累积量在增加,根中全钾累积量降低。随氮水平的提高硝态氮与全氮、全钾比值均在增加,而硝态氮与全氮呈正相关,与全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不添加海藻渣的成品醋糟基质为对照,将海藻渣和成品醋糟基质按不同体积比混配,设置15个处理,研究海藻渣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藻渣用量的增加,与CK相比,除T2无变化外,各处理的混配基质容重均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总孔隙度均有增加;通气孔隙呈增加趋势(T1、T5除外);T1~T7处理的持水孔隙有所增加,而T8~T14的持水孔隙有所下降;此外与CK相比,基质p H值、电导率值、总氮含量均有所增加。与CK相比,菠菜的地上部鲜质量呈先降低(T1~T6)后增加(T7~T11)再降低(T12~14)的趋势;地上部干质量与地上部鲜质量变化趋势相似;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变化幅度较大。当海藻渣添加量为15%时,菠菜干、鲜质量最大,产量最高;醋糟基质中添加海藻渣可明显降低菠菜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而且随着海藻渣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15%海藻渣混配基质栽培菠菜可显著提高菠菜植株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含量,而对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菠菜硝态氮累积和还原与植株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试验,以两个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的菠菜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生长时期,测定了叶柄、叶片干重、水分含量、硝态氮含量及叶片内源和外源硝酸还原酶活性,研究菠菜硝态氮累积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植株生长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生长期后移,叶柄、叶片及地上部干重和水分含量先增加而后降低,硝态氮含量则持续降低,低硝态氮累积品种S9的下降更为明显,出苗后52d和62d地上部分别降低了100%和89.7%;叶片内源和外源酶活性则随植株生长量增加而增加,高硝态氮累积品种S4增加(379%和199%)更明显,之后该品种酶活性随植株生长量降低而显著下降,品种S9却显著增加,分别为121%和288%.生长前期,品种S4硝态氮含量、干重增长速率及内源、外源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品种S9,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却明显低于后者;生长后期,除外源酶活性和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外,品种间差异均不明显.因此,生长前期高累积品种硝态氮含量降低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70.7%)较低,生长后期该品种的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98.2%)显著增加后,硝态氮含量迅速下降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推测.综合上述结果可知,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更能揭示植株生长变化引起的品种间硝态氮含量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素水平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5、10、15和20mmol·L-1)对4个菠菜品种生物量以及植株不同部位硝酸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物量来看,15mmol·L-1是菠菜生长的最佳氮浓度。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增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表明适当的供氮水平有利于提高菠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模拟秋冬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不同基因型菠菜品种(菠杂10、菠杂15、菠杂18、菠杂冠能、元菠和尖抗)在不同氮素供应水平(0、5、10、20、30mgN·kg-1土)下氮素利用及硝酸盐累积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间产量、全氮含量、吸氮量、硝酸盐含量及硝态氮占植株全氮比例等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且这些差异因氮素供应水平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表现为品种间上述指标的平均变异程度(CV,%)随氮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其中品种间硝酸盐含量CV变化幅度最大,由不施氮时的62%锐减为施氮30mgN·kg-1土时的14%。本试验条件下,若仅以硝酸盐含量作评价,元菠为硝酸盐累积程度最低的品种,但若以产量、硝酸盐累积二指标综合评价,则菠杂15应为6品种中最适宜秋冬季生产的品种。6个供试品种硝酸盐含量及硝态氮占全氮的比例均随氮供应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实际生产中选择降低菠菜硝酸盐措施时应将降低氮肥用量及选择低硝酸盐累积的品种同时加以考虑,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以1年生红富士苹果幼树(砧木:天红2号/冀砧2号/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盆栽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和氮素水平[5 mmol/L(对照)和0.625 mmol/L(低氮浓度)]对苹果幼树生长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硝态氮处理的苹果幼树生长情况较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氮素质量分数、吸收、转移、分配量与铵态氮相比相对较高。对照浓度下,硝态氮处理能有效促进苹果幼树的侧生分梢、中心干延长梢、茎粗、生物量的增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氮素吸收运转和分配,硝态氮处理单株氮素吸收量相对于铵态氮增加63.70%,氮素分配量增加43.95%;低氮浓度下,除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中心干延长梢无显著差异外,硝态氮处理均有较好的表现,硝态氮处理单株氮素吸收量相对于铵态氮处理增加34.35%,氮素分配量增加21.69%。不同形态氮素通过影响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从而实现其对生长情况的影响,其中硝态对照处理影响最显著。硝态对照处理下的冀砧2号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幼树可有效提高中心干的氮素吸收分配速率,为新生器官的建造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不同菠菜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0个菠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评价其在低氮(2mmol/L)和高氮(10mmol/L)水平下对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菠菜基因型在2个氮水平下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氮水平下,菠菜地上部干质量、含氮量、氮累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高于低氮水平;而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明显低于低氮水平。其中地上部干质量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均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可以作为同一供氮水平下氮效率(NUE)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地上部氮累积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的变异系数也较高,且与地上部干质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故可作为菠菜氮效率的辅助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菠菜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低于或高于供试基因型地上部干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氮低效基因型和氮高效基因型,所筛选出的氮高效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具有较高的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氮累积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通径分析表明,氮素吸收效率在2个氮水平下对菠菜氮效率的贡献明显高于氮素利用效率,但氮素利用效率对氮效率也有一定的贡献。由此可见,在菠菜氮高效品种的选育工作中应协同提高低氮和高氮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5、10、15和20 mmol·L-1)对4个菠菜品种生物量以及植株不同部位硝酸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物量来看,15 mmol·L-1是菠菜生长的最佳氮浓度.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增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表明适当的供氮水平有利于提高菠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硝态氮、铵态氮和施氮量对水田与旱地烤烟上部叶最大叶长、叶宽,生物量和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和铵态氮均能显著增加旱地和水田烤烟上部叶最大长度和宽度,并且旱地和水田烤烟上部叶长度和宽度与2种氮肥用量都有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铵态氮对烤烟上部叶长宽度的促进作用比硝态氮大。硝、铵态氮肥用量在0-75 kg·hm^-2时,旱地烤烟上部叶的生物量随氮肥的增加而增加;水田烤烟上部叶生物量随2种氮肥从0-180 kg·hm^-2的用量而增加。2种氮对旱地和水田烤烟上部叶氮、磷和钾含量的提高都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NO3^- -N:NH+^4 -N为10.0:0(A),5.0:5.0(B)和2.5:7.5(C)0:10(D)四种配比的营养液对小白菜品种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O3^- -N/NH4^+ -N配比对不同品种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及其品质等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氮源培养下不同的小白菜品种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供试小白菜品种叶绿素SPAD值随着培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供试的小白菜品种的硝酸盐积累量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而Vc、可溶相糖的含量增加,表明适当地配施铵态氮较纯硝态氮营养液培养小白菜能获得较低的硝酸盐积累量和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铵态氮肥(NH4)2SO4、硝态氮肥N aNO3及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叶菜用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硝态氮肥对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铵态氮肥。施肥量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单独施用铵态氮茎尖产量较其他氮肥类型低。纯氮用量在450 kg/hm2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提高茎叶产量,但超过此范围继续增加施氮量则增产效应不明显。硝态氮比铵态氮更容易提高硝酸盐含量;施氮量极显著影响硝酸盐含量,在低中施用量(150~450 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大约出现在8~9 d,而高施用量(600~750 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在7~8 d;DCD可以使施用铵态氮的叶菜用甘薯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但对施用硝态氮的叶菜用甘薯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产量与硝酸盐含量两因素,叶菜用甘薯最佳施肥采摘方案为:施纯氮450 kg/hm2,采用铵态氮结合DCD的方式施用,在施肥后第9天或第10天进行采摘。  相似文献   

18.
不同硝酸盐浓度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高需氮作物,随着近几年作物经济产量的提高,施肥量投入过高导致了环境污染及作物氮肥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而作物苗期根系生长可以为后期的生长和经济产量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研究以玉米自交系郑58和昌7-2及它们的杂交系郑单958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方法 ,研究了0.02 m M、0.20 m M、2.00 m M、10.00 m M、20.00 m M(其中2 m M浓度处理为对照)硝酸盐浓度处理下三个玉米品种幼苗生物量、根系形态变化及测定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低浓度硝酸盐胁迫下,玉米幼苗侧根伸长受抑制,根系和地上部干物重受抑制,地上部的抑制作用较显著,表现为根冠比增加;高浓度硝酸盐胁迫下,玉米幼苗侧根长度和密度、根系和地上部干物重均下降,但体内的硝态氮含量则继续上升,表明这种奢侈的吸收与玉米幼苗的生长没有直接关系。子代郑单958品种幼苗的侧根长度大于亲本,体内硝态氮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也明显高于亲本,说明庞大的根系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养分,合成更多的干物质,同时也表明了子代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0: 100、10: 90、25: 75和50: 50(质量比)4种铵硝比的营养液,研究了其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铵硝比为25: 75时,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最高.随着NH 4-N比例的进一步增加,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反而有所下降,表明适量增铵对生菜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不同铵硝配比对生菜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与对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相反.申选1号的光合特性对不同铵硝配比比耐热耐抽苔生菜敏感.  相似文献   

20.
采用0: 100、10: 90、25: 75和50: 50(质量比)4种铵硝比的营养液,研究了其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铵硝比为25: 75时,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最高.随着NH+4-N比例的进一步增加,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反而有所下降,表明适量增铵对生菜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不同铵硝配比对生菜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与对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相反.申选1号的光合特性对不同铵硝配比比耐热耐抽苔生菜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