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探究硫酸亚铁与不同浓度碧护复配改善苹果缺铁黄化的效果,本研究选用了二年生‘红星’苗木,分别设置4个浓度梯度:0.3% FeSO4+0.05%碧护(X1)、0.3% FeSO4+0.1%碧护(X2)、0.3% FeSO4+0.15%碧护(X3)、0.3% FeSO4+0.2%碧护(X4),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0.3% FeSO4+0.15%碧护处理叶绿素总含量比对照提高了79.2%,实际光化学效率比对照提高了68.0%,活性铁含量比对照高了60.1%,全铁含量比对照高了52.1%,P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228.6%,显著高于其它组合。因此,0.3% FeSO4+0.15%碧护对苹果黄化叶片复绿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12期《铁肥管道输液滴干对苹果铁营养的影响》(作者薛进军等)报道,通过铁肥管道输液滴干,探索防止苹果缺铁失绿症和提高果实铁含量的途径。将Fe-N通过管道、滴头直接插入苹果树干,测定不同器官的全铁、活性铁含量,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百叶重、百叶厚、叶绿素荧光、SPAD与活性铁  相似文献   

3.
以缺铁黄化塔罗科血橙树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叶面喷施新型铁肥(200?、300?、450?稀释液)、土施EDDHA-Fe(60g/株)和不施铁为对照(CK)等5个处理,研究施铁对塔罗科血橙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新型叶面铁肥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K显著增加。喷施新型铁肥200?处理的叶片活性铁与全铁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EDDHA-Fe;喷施新型叶面铁肥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有活性数量(RC/CSo)增加了15.10%~31.33%和受体侧PQ库的大小(Sm)显著提高了35.46%~53.58%。喷施铁肥200?处理的Fv/Fm和Fm/Fo分别较CK提高了5.32%和18.95%,其PIabs和PItotal也显著高于CK处理。因此,喷施新型铁肥200?稀释液对矫治石灰性紫色土塔罗科血橙叶片缺铁黄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新型铁肥对无黄化症葡萄品质的作用,以重庆石船镇蜜莉葡萄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以0.2%硫酸亚铁为对照,分析新型叶面铁肥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氨基酸、Vc、总糖、总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硫酸亚铁处理,岭石叶面铁肥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以及总糖含量均显著提高,总酸含量显著下降,显著提高了葡萄品质,且400倍稀释的新型叶面铁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0.05%,0.1%和0.2%3个浓度秋水仙素对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种子进行4h处理,在幼苗3~4叶期进行干旱胁迫,通过测定胁迫0、3、6、9及12d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及叶绿素含量,研究不同浓度处理下清水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清水紫花苜蓿叶片RWC及叶绿素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且均在0.2%处理下降低最小;而MDA及Pro含量呈不同程度增加,但MDA含量在0.1%处理下积累最少,而Pro含量在0.2%处理下积累最多。同时,对各处理植株的叶片RWC、Pro含量、MDA含量及叶绿素含量4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植株抗旱性强弱顺序为:0.1%0.05%0.2%CK。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假俭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Yaan和Common品系为材料,研究了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和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胁迫对假俭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干旱胁迫显著地提高了Yaan和Common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Common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干旱胁迫显著地降低了供试材料的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及光合量子产额(Yield),而对基础荧光(Fo)、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在Common和Yaan品系中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分别下降了15%和5%,说明干旱胁迫会伤害假俭草的光系统Ⅱ。2个品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重度干旱胁迫下,Common的Fo有上升趋势,而Fm显著降低;Yaan品系Fo呈下降趋势,Fm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14种高寒草甸植物为材料,研究分析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探究高寒草甸植物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光合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黄花鸢尾(Iris pseudoacorus)、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pulchra)、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和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叶片的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分别比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高284.83%、200.56%、171.35%和148.31%,叶片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分别高79.99%、73.94%、68.37%和63.90%,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黄花鸢尾、美丽风毛菊、兰石草(Lancea tibetica)和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叶片的单位叶面积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天蓝苜蓿高393.93%、348.48%、260.61%和233.33%,其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也显著高于天蓝苜蓿;黄帚橐吾、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nm)和柔软紫苑(Aster flaccidus)叶片的叶绿素a/b值高于2.91,能适应较强光照,而天蓝苜蓿叶片的叶绿素a/b值小于2.5,常生长于植被下层,说明植物能够通过调整光合色素含量和构成而合理有效地利用光能以适应特殊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外源褪黑素(MT)对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先以叶片喷施法施加外源MT,再采用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共设置6个处理,即CK(干旱+喷施纯化水)、T1(干旱+喷施50μmol/L MT)、T2(干旱+喷施100μmol/L MT)、T3(干旱+喷施150μmol/L MT)、T4(干旱+喷施200μmol/L MT)、T5(干旱+喷施250μmol/L MT),在干旱胁迫第0,3,6,9,12天取样,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第3,6,9,12天,T1、T2、T3处理的叶绿素a(除第9天T2处理外)和叶绿素b(除第3,6,9天T1处理外)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其中T3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最高;在干旱胁迫第6,9,12天,T3处理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在干旱胁迫第12天时,T3处理的Pro含量和T4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度(全光、轻度遮阴约40%、重度遮阴约90%)与氮肥(0、1 g/株)互作对金荞麦叶片指标、形态指标、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度为40%时,叶片指标叶长和叶宽均为最大值,叶面积高于不遮阴处理52.15%;施氮处理(N)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较不施氮处理CK高186.51%、544.31%和315.61%;与CK处理相比,不同遮阴度与氮肥互作对叶绿素含量(SPAD)、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指标影响显著。施用氮肥可以降低光照不足对金荞麦生长的抑制影响,各指标在遮阴度为40%时均显示最优状态,当遮阴度大于90%后,氮素对光照逆境的缓冲效果逐渐减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以‘阳朔1号’金桔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含氨基酸水溶肥三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研究三者复配处理对金桔果实着色进程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处理均能使金桔果实的着色指数上升,30d后7个处理呈显著上升,金桔果皮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42.06%-82.32%,类胡萝卜素升高4.77%-139.21%,花青素含量升高7.34%-112.03%,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7.75%-29.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3.08%-17.54%,果实固酸比增加8.06%-67.75%,维生素C含量增加11.63-81.4%,对果实重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影响。复配处理增加了金桔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浓绿,保持植株树势。综合评价分析得出,120 mg/L 乙烯利+0.2% 磷酸二氢钾+800倍含氨基酸水溶肥处理对金桔果实改善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化肥减施与有机肥增施对荔枝秋梢生长及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为试材,采用L9(34) 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的枝叶还田方式和有机肥、无机肥的种类和施用量对荔枝的秋梢的秋梢总长、末次秋梢的长度、粗度、复叶数及小叶数和秋梢叶片的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T6和T7的秋梢总长、末次秋梢小叶数等性状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枝叶还田对秋梢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2019年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较2018年全部都有明显提高,两年的试验结果以T7最优。土壤增施有机质和有机肥可以提高叶片质量;T9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无机肥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结论】T7(枝叶粉碎深埋+羊粪10kg+过磷酸钙1kg+尿素0.25kg)是最适合该果园秋梢生长的施肥方式;本试验中影响荔枝秋梢生长和叶片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枝叶还田方式和有机肥。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硝普钠(SNP)为NO供体,夏枯草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0.01~0.50 mmol/L SNP对70 mmol/L NaCl胁迫下夏枯草幼苗抗氧化系统、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0.05~0.10mmol/L SNP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夏枯草幼苗造成的伤害,其中0.10mmol/L SNP缓解效果最显著,该处理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夏枯草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电导率与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提高了夏枯草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显示,0.10mmol/L SNP处理显著降低了NaCl胁迫下夏枯草幼苗的初始荧光(Fo)与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提高了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外源NO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光抑制对PSⅡ的破坏,提高光化学能力,增强夏枯草叶片的光合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夏枯草的抗盐能力。本试验条件下,以0.10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1%、0.2%、0.3%、0.4%、0.5%、0.6%)的NaCl、Na_2SO_4、Na_2CO_3对蓟(Cirsium japonicum)幼苗苗高、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抗氧化酶(POD、SOD、CAT)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除0.1%NaCl处理蓟苗高和叶片相对含水量高于无盐胁迫(CK)外,其余处理均低于CK,且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其中,0.3%NaCl、0.4%Na_2SO_4和0.1%Na_2CO_3处理下苗高依次为CK的62.15%、58.00%和45.77%,而0.5%Na_2CO_3处理幼苗死亡;随盐处理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POD、SOD、CAT活性随盐浓度、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尽一致,3种酶活性均出现了阈值,POD出现在0.3%NaCl、0.3%Na_2SO_4、0.4%Na_2CO_3胁迫5d,SOD出现在0.3%NaCl处理3d、0.5%Na_2SO_4处理1d、0.4%Na_2CO_3处理3d,CAT出现在0.3%NaCl、0.2%Na_2SO_4、0.1%Na_2CO_3胁迫3d;相同处理时间下,随盐浓度的增加,除NaCl胁迫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先增后减外,Na_2SO_4和Na_2CO_3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3种盐胁迫下可溶性糖(SS)含量均逐渐增加。综上认为,蓟对NaCl、Na_2SO_4、Na2CO4这3种盐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可以在低于0.3%NaCl、0.4%Na_2SO_4和0.1%Na_2CO_3条件下生存和生长。  相似文献   

14.
1)利用浓度分别为0.1和1.0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浸泡紫花苜蓿种子48 h。在(25±1)℃下将每批50粒种子置于培养皿进行恒温光照培养,重复3次,连续10 d在培养皿中加入6 mL 0.15% NaCl处理液并统计日发芽率,以探讨NO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2)利用0.1和1.0 mmol/L浓度的外源NO供体SNP处理0.15% NaCl胁迫下的紫花苜蓿幼苗。试验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T1:对照组(CK)为蒸馏水;T2:0.15% NaCl;T3:0.1 mmol/L SNP+0.15% NaCl;T4:1.0 mmol/L SNP+0.15% NaCl。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别于0 (胁迫前),2,4,6和8 d后采集生长状况一致的幼苗叶片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探讨NO对NaCl胁迫下的紫花苜蓿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促进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活力,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能缓解NaCl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增加、缓解活性氧代谢引发的H2O2含量的增加及叶绿素的降解,抑制O2-产生速率,提高SOD、POD、CAT的活性。这种保护效应与NO的浓度明显相关,0.1 mmol/L SNP处理效果显著优于1.0 mmol/L SNP处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海藻糖(0.1%、0.2%、0.3%)、蔗糖(0.1%、0.2%、0.3%)、乳糖(0.1%、0.2%、0.3%)和蔗糖+乳糖(0.1%+0.2%、0.15%+0.15%、0.2%+0.1%)对苜蓿叶蛋白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及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蛋白的化学成分,探讨适合的冻干保护剂.结果表明:糖类冻干保护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苜蓿叶蛋白中SOD活性具有保护作用,其中海藻糖处理(0.1%、0.2%和0.3%)、0.1%和0.2%乳糖处理、混合糖处理SOD活性保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0.3%海藻糖处理和1:1比例的蔗糖和乳糖组合处理保护效果最好;0.3%蔗糖和0.3%乳糖处理对SOD未起到保护作用.苜蓿叶蛋白中富含蛋白质,而且各种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比例较为平衡,其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6.
探明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对当归光合生理的影响。设T_1(30%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T_2(磷酸二铵)和CK(不施肥)田间试验,研究凹凸棒基复合肥对当归农艺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能够促进当归株高生长和株展伸长且出苗数增多;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当归叶绿素含量,以T_1最高,分别比CK和T_2高19%和4%;T_1和T_2均可以提高当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且以T_1处理效果最显著;在各处理中T_1的PSⅡ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实际量子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的潜在活性(F_v/F_o)均为最高水平。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等数据显示,30%凹凸棒改性复合肥对当归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效果最佳。本试验为指导当归合理施肥种植,提高产量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温度胁迫对柱花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柱花草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机制,以播种后40 d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光照培养箱内分别用高温(36℃)处理5 d,低温(6℃)处理2 d,并以常温(25℃)处理5 d为对照,测定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相关指标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2 d,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 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叶片光合速率、叶片ATP含量及RuBPcase和FBPase活性显著降低;而高温处理5 d对其光合效率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温度胁迫条件下,足够的ATP供应对保证柱花草的光合能力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海藻糖(0.1%,0.2%,0.3%)、蔗糖(0.1%,0.2%,0.3%)、乳糖(0.1%,0.2%,0.3%)和蔗糖+乳糖(0.1%+0.2%,0.15%+0.15%,0.2%+0.1%)对苜蓿叶蛋白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及苜蓿(Medicago sativaL.)叶蛋白的化学成分,探讨适合的冻干保护剂。结果表明:糖类冻干保护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苜蓿叶蛋白中SOD活性具有保护作用,其中海藻糖处理(0.1%、0.2%和0.3%)、0.1%和0.2%乳糖处理、混合糖处理SOD活性保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0.3%海藻糖处理和1:1比例的蔗糖和乳糖组合处理保护效果最好;0.3%蔗糖和0.3%乳糖处理对SOD未起到保护作用。苜蓿叶蛋白中富含蛋白质,而且各种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比例较为平衡,其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9.
正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6期《镉对华硕苹果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作者周江涛等)报道,以2年生盆栽华硕/T337苹果为试材,采用整株解剖的方法,研究25 mg/kg镉(Cd)处理对苹果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各组织生物量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果园Cd污染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长期根施硒肥对盆栽甜樱桃部分生理参数的影响,明确甜樱桃应对硒胁迫生理机制。【方法】本试验以4年生盆栽 ‘俄罗斯8号’甜樱桃大苗为试材,通过根施4种剂量硒 (来自硒酸钠) 即 0 mg/株、32 mg/株、64 mg/株和96 mg/株,在施肥12个月(长期)后测定叶片部分生理参数,以及后期生殖生长参数。结果表明,在长期处理下叶片硒和氮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甜樱桃的比叶重、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存在处理间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中仅有叶片硒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此外,但不同浓度硒处理可显著增加开花数和花后坐果数量,但单对花粉活力影响不大。长期硒处理下,甜樱桃表现出一定硒胁迫现象,叶片氮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作为检测硒胁迫的前期预警参数,本研究为探究硒对甜樱桃生理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