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6,(4):88-89
泸香优17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泸香078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恢复系成恢177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叶形态优良、高产稳产等特点,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4013)。  相似文献   

2.
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3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香31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川香31A与成恢177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香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抗性较强,品质较优,适应性好,2008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川绿优5240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不育系川绿38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田间长势旺盛、丰产稳产性好、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抗病性强、适口性好等特点。201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杂交香稻新组合川香优4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香优42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川香28A与成恢42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香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型好、抗性强、产量较高、品质较优、熟期早等特点,适宜在南方稻作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17,(5):88-89
宜香优3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与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应用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香稻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37配组育成的中熟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熟期适宜、丰产性能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川358优62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三系新恢复系泸恢625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358A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米质较优、丰产性好、抗倒、耐寒性强、后期转色好,于2013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7,(1):87-88
川绿优188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川绿389A与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乐恢188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在四川省区试中表现产量高、抗性较好、直链淀粉含量高。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13,(3):75-76
川优华占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一季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4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西省一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杂交香稻新组合川香优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香优6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川香29A与成恢17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香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型好、稻瘟病抗性强、产量较高、稻米品质较优等特点,适宜在南方稻作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7,(4):83-84
旌3优17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旌3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恢复系成恢177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不仅高产稳产,并且具有高整精米率、低垩白米率及低垩白度等特点,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5009)。  相似文献   

11.
泸恢3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蜀恢527/多恢57的杂交后代F7优良株系与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的抗稻瘟病种质资源04R-1051杂交育成的籼型恢复系。泸恢37含有Pikm和Pik-1基因,具有高抗稻瘟病、恢复力和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的特点。泸恢37于2012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制的组合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川香优37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秦信蓉  沈奇  杜才富 《作物研究》2011,25(1):30-31,34
鼎油1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以隐性核不育系4655A为母本,恢复系02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籽双低高油分油菜杂交种。具有黄籽双低(芥酸含量小于1%,饼中硫苷含量小于30μm o l/g)、优质高产(含油率44.05%,在四川省区试中比对照增产8.19%)、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性。介绍了鼎油17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天龙优1340是四川西科种业股份公司与河南省信阳市农科院以三系不育系天龙13A为母本,与高生物量、高配合力恢复系天龙恢140配组,共同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2-2013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5.5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平均增产6.9%,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8.4 kg/667 m~2,比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7.0%,增产点次达100%。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高直链淀粉型杂交中稻新品种川谷优6684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恢复系泸恢6684为父本,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川谷A为母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稳产性好、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直链淀粉含量高等特点。201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高配合力优质水稻恢复系蜀恢527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20  
在利用国外优良品种资源作主要亲本杂交育成中间材料1318和88-R3360的基础上,再聚合杂交,然后进行品质、抗性和早代配合力选择,培育成功重穗型优良籼稻恢复系蜀恢527.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品质优、较抗稻瘟病等特点.已配组出通过全国或省级审定的组合16个,其中冈优527、D优527和协优527在四川省区试中比汕优63增产均超过8%.  相似文献   

16.
高产抗病优质玉米杂交种吉玉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玉4号是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自选系J5918为母本,外引系8415为父本,于1998年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在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吉单180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抗病、产量高、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千粒重优质恢复系绵恢3728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恢3728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高千粒重恢复系辐恢838为母本、优质低垩白恢复系绵恢7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千粒重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紧凑,植株高大,千粒重38 g左右,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充足,制种易获高产,于2004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宜香3728(宜香1A绵/恢3728)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于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佟圣辉  陈刚  王作英 《杂粮作物》2008,28(4):226-227
丹科21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T96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现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多抗各种病害,抗倒伏,生育期比丹玉39稍短,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是北方春玉米种植区重点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丹玉20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佟圣辉  陈刚  王作英 《杂粮作物》2010,30(3):176-177
丹玉204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W 1293为母本,自选系S9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现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多抗各种病害,抗倒伏,生育期比丹玉39稍短,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是北方春玉米种植区重点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5号的选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苏玉糯5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通系5号为母本,通366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5号高产、稳产、优质,是具有推广价值的白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