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确定豆渣的最佳干燥方法,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方法】对鲜豆渣进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试验。【结果】在微波功率为80 W的条件下微波干燥4 min,然后再进行105℃热风干燥75 min,豆渣干燥效果良好,较热风干燥时间缩短47.33%。同时构建了豆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的数学模型ln(-lnMR)=-5.21456+1.102658P+
0.12594P2+(1.30009+0.21457P-0.05214P2)lnt,可较好地描述豆渣干燥过程中物料含水率与干燥时间的关系。【结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技术能在较短的干燥时间内较大程度地脱除豆渣水分,是一种较佳的豆渣干燥工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牛大力的微波干燥特性并分析其动力学模型,为完善牛大力微波干燥加工工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不同微波功率及不同切片厚度下的牛大力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选用薄层干燥模型中常见的5种动力学模型(Newton、Lagarithmic、Henderson and Pabis、Wang and Singh和Page模型)对牛大力切片干燥模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牛大力的微波干燥曲线呈现加速和降速2个阶段,在同一微波功率下,牛大力切片厚度越小,干燥速率越快;在同一切片厚度下,牛大力微波功率越大,干燥速率就越快。在相同切片厚度、不同微波功率条件下和在相同微波功率、不同切片厚度条件下,牛大力切片干燥过程的水分比(MR)与干燥时间t呈非线性关系,说明模型Wang andSingh不适合用于描述牛大力切片的微波干燥特性;-lnMR与干燥时间t呈非线性关系,说明Newton、Lagarithmic和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也不适合用于描述牛大力切片的微波干燥特性;而ln(-lnMR)与干燥时间lnt呈线性关系,说明Page模型可用于描述和预测牛大力切片微波干燥特性。以SPSS 20.0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求得牛大力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方程ln(-lnMR)=-4.226-0.19H+0.001P+(1+0.027H+0P)lnt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Page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即Page模型适用于建立牛大力切片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经准确性检验,Page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度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Page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和有效预测牛大力切片微波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情况,适用于建立牛大力切片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且通过拟合方程能准确预测微波干燥过程某时刻牛大力切片的水分比。  相似文献   

3.
豆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豆渣的最佳干燥方法,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方法】对鲜豆渣进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试验。【结果】在微波功率为80W的条件下微波干燥4min,然后再进行105℃热风干燥75min,豆渣干燥效果良好,较热风干燥时间缩短47.33%。同时构建了豆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的数学模型ln(-lnMR)=-5.21456+1.102658P+0.12594P2+(1.30009+0.21457P-0.05214P2)lnt,可较好地描述豆渣干燥过程中物料含水率与干燥时间的关系。【结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技术能在较短的干燥时间内较大程度地脱除豆渣水分,是一种较佳的豆渣干燥工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微波真空连续干燥扇贝柱中出现的由于物料内部及边缘过热而导致的感官恶化、收缩率大、复水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变功率间歇方式干燥扇贝柱的试验研究.在真空度保持90 kPa不变,微波功率密度分别为1、2、3、4 W/g,微波间歇比分别为10s-on/20s-off、20s-on/10s-off和连续工作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微波真空干燥扇贝柱的干燥时间、收缩率、复水率、感官品质等.结果表明:变功率干燥及间歇干燥对扇贝柱干燥速度有显著影响;间歇干燥对扇贝柱的收缩率、复水率、感官品质有明显影响;与连续干燥相比,适宜微波功率下的间歇干燥可避免焦糊、结壳现象,能改善干制品品质;本试验条件下,微波功率密度为3 W/g,间歇比为10s-on/20s-off时,变功率微波真空间歇干燥可获得很好的干品品质,扇贝柱湿基含水率达到13%需时190 min,收缩率为56.07%,复水率为66.80%.  相似文献   

5.
在连续干燥的基础上进行超声波-热泵联合间歇干燥动力学试验,探究不同干燥温度(28、33、38℃)、相同超声波条件(功率100 W、频率28 kHz)和不同间歇比(0、1/3、1/2)条件下绿豆种子的干燥动力学。结果表明,间歇干燥可以减少有效干燥时间,提高能量利用率;不同干燥温度须采取合适的间歇比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干燥效果,温度较低时采用高间歇比,温度较高时采取低间歇比;缓苏期的存在确实能够提升后续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在干燥后期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微波真空干燥对虾夷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微波功率密度和脉冲间歇比条件下,研究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闭壳肌中蛋白质、多糖、粗脂肪和脂肪酸保留率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微波真空干燥对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的影响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中的微波功率密度和脉冲间歇比显著影响扇贝闭壳肌蛋白质、多糖、粗脂肪和脂肪酸的保留率(P<0.05),在较低的微波功率密度和较小的脉冲间歇比(间歇时间长)下,闭壳肌的营养成分保留率较高;在微波功率密度为2 W/g、脉冲间歇比为10 s-on/20 s-off、真空度为-90 kPa的最佳干燥条件下,扇贝闭壳肌需297 min可达15%的干基含水率,干贝的蛋白质、多糖、粗脂肪、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保留率分别为96.84%、87.52%、60.40%、59.66%和63.62%。研究表明,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干燥速度快,干贝柱品质好,科学地选控干燥参数,有利于蛋白质、多糖、粗脂肪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保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枇杷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功率(W)、乙醇浓度(%)、料液比(g∶mL)和提取时间(s)对枇杷叶黄酮类化物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深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25W,微波时间100s,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物含量为0.712%。【结论】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微波膨化苹果脆片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以获得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预干燥后的苹果片进行微波膨化,探讨切片厚度、含水量、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4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苹果脆片膨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切片厚度、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苹果脆片膨化率影响显著,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的交互作用对膨化率影响显著;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切片厚度6 mm,含水量18%,微波功率中档,膨化时间30.0 s。【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可以优化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生产工艺,只要掌握适宜的切片厚度、微波功率及膨化时间,就能获得质地和风味俱佳的苹果脆片。  相似文献   

9.
玉澜  张春艳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1018-1021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枇杷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功率(W)、乙醇浓度(%)、料液比(g∶mL)和提取时间(s)对枇杷叶黄酮类化物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深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25 W, 微波时间100 s, 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物含量为0.712%。【结论】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葵花籽仁为原料,优化提取绿原酸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为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方法对绿原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绿原酸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的提取率随着液料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保持不变的趋势,而随着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响应面法优化的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mL)料(g)比25.47∶1,超声波功率307.1W,微波功率539.36W。经过修正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超声波功率300 W,微波功率540 W,乙醇体积分数65%,微波辐射时间90s,此时绿原酸的提取率最高,可以达到3.27%。【结论】超声波微波辅助法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提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太阳能集热器型干燥系统,研究山药下脚料干燥的工艺.[方法]研制利用太阳能为热能源的干燥装置,将山药下脚料进行清洗、切条处理并置于干燥箱内,利用白天太阳能热能、夜间停止供热的间歇干燥方法进行干燥,试验过程分量通过调节板调节.[结果]不同进风量对干燥速度影响显著;当环境温度约为-3 9C,千燥室内的热空气流量为1.05 m3/min时,历时31h可将山药下脚料千燥至安全水分.[结论I研制的太阳能集热器型干燥系统具有较好的集热性能,干燥室内空气流量大、空气流速快并且利用间歇干燥时,可以显著缩短山药下脚料的干燥时间.利用太阳能能够满足山药下脚料干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紫蓝草紫色素微波加热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紫色素的耐氧化性能。【方法】以水为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紫蓝草紫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空白紫色素溶液为对照,配制0.4%和1.0%的H2O2紫色素溶液,在不同时间段测定其吸光值,考察紫色素的耐氧化性。【结果】紫蓝草紫色素提取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20 W、微波时间80 s、料液比1∶20。紫色素加入H2O2放置72 h,吸光度变小,颜色变浅。【结论】微波水提技术提取紫蓝草紫色素的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是提取紫蓝草紫色素的有效方法;紫色素有一定的耐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刨花微波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规微波干燥、热空气干燥、微波-热空气联合干燥下刨花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的变化特征,微波功率和刨花形态对含水率变化和干燥速率等特性的影响,计算了刨花在微波干燥下的单位能耗.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比热空气干燥省时约80%;微波功率对干燥特性有显著影响,功率越大,干燥速率越快,干燥时间也越短;微波干燥过程中,刨花形态对干燥速率有影响,表面积越大的刨花,含水率变化越明显,干燥速率越快;微波输出功率与试样量比为4~7W/g时,微波能耗最省;微波干燥过程中易发生能量集中而导致刨花焦化,微波-热空气联合干燥可以防止焦化现象,同时能实现更低的目标含水率,微波-热空气联合干燥比热空气干燥省时约7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种子在种质库长期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评价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为种子长期安全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35℃加温干燥,将初始含水量为14.80%的普通野生稻种子干燥至6种梯度的含水量10.56%、9.50%、8.70%、7.50%、6.60%和6.35%后,密封包装贮藏于种质库中进行长期保存试验,24年后测定其种子发芽力和田间生长能力,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含水量为14.80%、10.56%、9.50%、8.70%、7.50%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与贮藏前相比差异极显著,下降明显不宜长期保存;含水量为6.35%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成苗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98.33%,成苗率为92.33%,活力水平最高。【结论】35℃加温干燥是种子入库前干燥的安全温度,野生稻种子在低温干燥种质库长期保存最适含水量为6.35%。  相似文献   

15.
种子贮藏含水量与胞内分子流动性及可溶性糖组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耐干性、化学组分不同的家榆、玉米和红花种子为试材,研究种子贮藏含水量与细胞内分子运动速率及可溶性糖组分的关系。【方法】以自旋标记探针CP(3-carboxy-proxyl)标记种胚,通过EPR波谱分析中分子离开中心的最远距离2Azz作为分子运动速率的指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种子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不同含水量种子的分子流动性变化规律与其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负相关,分子流动性可以作为预测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的一种简便方法。红花种子具有较高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可能与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棉子糖有关。【结论】胞内分子运动状况与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相一致。玻璃态转变温度不能单独作为检测最适含水量的指标。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与种子在成熟脱水阶段所积累的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干燥方法对无核白葡萄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无核白葡萄干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鲜无核白葡萄为实验材料,采用晒干、晾干、恒温鼓风干燥、常温鼓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6种干燥方法,以葡萄干燥速度、葡萄干的感官指标及含糖量、含酸量、VC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的效果.[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对无核白葡萄干燥速度的影响,其中微波干燥时间最短,为3d,晾干时间最长,为13 d;真空冷冻干燥的葡萄干含糖量最高,为78;,晒干的葡萄干含糖量最低,为72;;真空冷冻干燥的葡萄干总酸含量最低,为1.62;,晒干的葡萄干总酸含量最高,为2.05;;真空冷冻干燥的葡萄干VC含量最高,为11.54 mg/100 g,晒干的葡萄干含量最低,为7.9 mg/100 g;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的感官指标较好.[结论]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法对无核白葡萄干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新疆制种基地早熟玉米杂交种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最佳收获期,为制种企业生产高质量种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早熟玉米品种新玉29号、新玉35号和新玉54号3个杂交种制种生产,授粉后每隔3 d收获果穗1次,并测定籽粒水分,种子晾干后,通过标准发芽、冷试验、田间出苗鉴定和种子相对电导率测定,评价玉米种子活力。【结果】 不同收获期玉米种子籽粒含水量、标准发芽率、冷发芽、田间出苗率和相对电导率存在差异,3个玉米杂交种籽粒生理脱水速率表现为新玉35号>新玉29号>新玉54号,籽粒灌浆速率表现为新玉29号>新玉54号>新玉35号,早熟玉米新玉29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3.3%以上,冷发芽率在92.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0%以上。新玉35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3.3%以上,冷发芽率在90.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0%以上。新玉54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4.7%以上,冷发芽率在90.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3%以上。【结论】 在新疆早熟制种区可以用授粉后天数作为参考指标,指导杂交种子生产田收获,获得高活力的杂交种子,比常规收获时间提前7~12 d,有效避免早霜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