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甘南牦牛是当地特有畜种,是甘南州牧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的繁殖成活率是牦牛养殖业发展和提高广大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母牦牛群的年龄结构、参配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怀孕阶段饲养管理、配种期的优化管理等方面综述了提高牦牛繁殖成活率的措施,旨在为牦牛养殖和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饲养管理方式对甘南牦牛繁殖力及杂交后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研究加强种公牛和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对母牦牛的繁殖效果和杂交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试验用大通牦牛和其冻精杂交甘南牦牛,通过对试验组的种公牛、母牦牛和杂交后代进行补饲、延长放牧时间和提前断奶等措施,研究了203头母牦牛的繁殖效果和其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自然交配试验组发情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19%、11.03%、14.10%,流产率和犊牛死亡率降低3.3%、3.87%;人工授精组发情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分别提高6.74%、5.48%、10.52%,流产率和犊牛死亡率降低4.07%、4.62%.加强母牦牛的饲养管理,所产犊牛的初生重比传统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牦牛所产的犊牛初生重公母分别增加2.92 kg和2.07 kg,提高19.80%和14.22%.6月龄体重分别增加12.82 kg和12.23 kg,提高17.45%和16.88%.[结论] 用大通牦牛改良甘南牦牛,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都有良好的效果,加强种公牛、母牦牛饲养管理是提高牛群繁殖力的有效方法,对后代生长发育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
刘发军 《当代畜牧》2013,(24):34-36
国家级新品种大通牦牛自培育成功以来,对改良提高家牦牛的生产速度、体重、产肉、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遏止牦牛的退化,增加牦牛的抗逆性及生活力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笔者结合目前牦牛生产现状,就大力推广大通牦牛进行家牦牛改良复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大通牦牛是青海省牦牛的新品种,它有生产性能高、易粗放饲养、抗逆性、适应性强的优点。为了遏制雪山乡牦牛因低水平饲养,近亲繁殖、草场退化等原因造成的家牦牛普遍自然退化現象,积极开展《牧业经济合作社》项目,确保该乡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当地牦牛生产性能。雪山乡于2008-2010年从青海省大通种公牛场共引进大通牦牛2岁种公牛105头,并与当地牦牛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犊牛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甘南牦牛的个体生产性能,研究放牧条件下甘南牦牛的饲养管理模式,[方法]本课题通过引进大通牦牛,加强种公牛、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对杂种犊牛进行全哺乳暖棚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甘南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都显著升高,流产率和犊牛死亡率下降明显.所产犊牛的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经全哺乳培育和暖棚育肥的犊牛,初生重和体尺与对照组相差不大,到6月龄断奶和12月龄体重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甘南牦牛杂交改良的综合饲养管理模式,从而指导甘南牦牛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牦牛改良是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主要措施,大通牦牛是我国引入野牦牛血液培育的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品种.一定的外血导入,可以有效防止目前牦牛近亲繁殖,生产性能下降的问题.[方法]用1/4野血大通牦牛种公牛与当地母牦牛进行本交,对其杂一代的生长发育,适应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杂种一代5月龄牦牛犊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比同龄当地牦牛高4.28 kg、4.97 cm、5.93 cm、4.49 cm,差异显著(P<0.01).[结论]说明用1/4野血牦牛改良当地牦牛,后代适应性强,加快了牦牛后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以青海省大通牛场培育的野牦牛为父本,甘肃省肃南县天然放牧饲养的肃南牦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肃南牦牛导入野牦牛杂交改良,其后代体重、体格和产肉性能均显著高于本地牦牛。  相似文献   

8.
引进3/4野血牦牛细管冻精和1/2野血公牦牛进行了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群受胎率为78.79%,比当地对照群高13.57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1.01个百分点;繁殖率为67.68%,比当地对照群高6.81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4.72个百分点;繁殖成活率为59.60%,比当地对照群高11.77个百分点,比自然交配群高5.28个百分点.自然交配群受胎率比当地对照群高12.56个百分点;繁殖率比当地对照群高2.09个百分点;繁殖成活率比当地对照群高6.49个百分点.人工授精群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15.63kg和14.92kg,分别比当地对照群牦牛犊重2.28kg和2.05kg,增重率分别提高17.08%和15.93%,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14.86 kg和14.08kg,分别比当地对照群公母牦牛犊重1.51kg和1.21kg,增重率分别提高11.31%和9.40%,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是牦牛的主产区。牦牛对当地高寒、湿冷、缺氧、低草的环境条件 ,有较强的适应性。牦牛既是青海牧民群众的生产资料 ,又是生活资料。由于经营方式落后 ,饲养管理粗放 ,其生产性能逐渐下降 ,品种开始不断退化 ,已不适应高效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野牦牛进行改良和品种的生产性能测定分析 ,使牦牛改良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1 产区自然生态环境大通种牛场境内气候属半湿润、高原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温暖湿润。雨量充足 ,冷季长 ,暖季短 ,境内全年无绝对无霜期。降雪多集中在春季 ,4~ 5月份易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影响天祝白牦牛繁殖力的遗传、环境、营养、管理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强化对繁殖牛群的饲养管理;适时断奶,挖掘母牦牛的繁殖潜力;使用生殖激素调控,促进母牦牛及早发情;开展遗传改良等提高天祝白牦牛繁殖力的措施,以期为提高白牦牛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牦牛的泌乳性能及提高产奶量的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布于红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牦牛具有较优良的产奶性能和乳质特性。该地区牦牛184天产奶量为211 30kg;乳脂率6 82%,乳蛋白5 60%,乳糖5 20%,均高于黑白花奶牛。暖季适当补饲可提高泌乳黑犏牛日产奶量0 77kg;冷季半舍饲+补饲可使泌乳黑犏牛全泌乳期产量平均提高1096kg,延长泌乳期109~137天。畜群结构调控和常规繁殖技术,可显著提高适龄母牛的群体比率和繁殖率,从而提高群体产奶水平。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望解决牦牛种间杂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提高改良犏牛的繁殖成活率,扩大改良规模、实现改良犏牛繁殖改良犏牛等,可提高牦牛改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布于红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牦牛具有较优良的产奶性能和乳质特性.该地区牦牛184天产奶量为211.30kg;乳脂率6.82%,乳蛋白5.60%,乳糖5.20%,均高于黑白花奶牛.暖季适当补饲可提高泌乳黑犏牛日产奶量0.77kg;冷季半舍饲+补饲可使泌乳黑犏牛全泌乳期产量平均提高1096kg,延长泌乳期109~137天.畜群结构调控和常规繁殖技术,可显著提高适龄母牛的群体比率和繁殖率,从而提高群体产奶水平.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望解决牦牛种间杂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提高改良犏牛的繁殖成活率,扩大改良规模、实现改良犏牛繁殖改良犏牛等,可提高牦牛改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用中国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6.99%,比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人工授精生产犏牛提高10.84%,比当地黄牛杂交甘南牦牛提高6.99%.繁殖的草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41 kg和20.52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8.20 kg和7.33 kg,比土犏牛增加6.06 kg和5.55 kg(P<0.01);生长发育快,18月龄时,公母体重分别为184.43 kg和178.67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62.76 kg和61.01 kg,比土犏牛增加52.94 kg和52.68 kg(P<0.01),杂种优势率达6.99%.建议在甘南地区推广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技术,并对草犏牛生产性能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综合利用牦牛资源,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方法]2020年夏河县种羊场通过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方式对955头牦牛采用娟珊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结果]受胎470头,成活179头,受胎率为49.2%,繁殖成活率为38.1%。  相似文献   

15.
对唐古拉山地区高原牦牛生存环境及生产性能进行了调查:目前该地区现有牦牛12 400头,其中,适龄母牛4 442头,母畜比例为35.82%。通过对当地牦牛产肉性能,泌乳性能、产毛性能、役用性能、繁殖性能测定说明唐古拉山地区牦牛对高寒的气候环境及粗放的饲养管理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为了做好保种工作并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牦牛的生产性能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国内外牦牛改良与育种进展,列举了国内外牦牛本品种选育的14个优良类群及其生产性能,简介了牦牛杂交育种中利用野血更新复壮家牦牛和利用普通牛与牦牛杂交的研究成果,对雄性不育和繁殖成活率低的问题以及牦牛的风土驯化也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我国应建立牦牛研究所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牦牛EPO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牛EPO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对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巴州牦牛及三江黄牛EPO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及巴州牦牛该基因部分片段大小均为1 444 bp,三江黄牛为1 427 bp;在EPO基因核苷酸水平上,大通牦牛与巴州牦牛、九龙牦牛、三江黄牛的同源性依次为99.9%、99.6%、99.2%,巴州牦牛与九龙牦牛、三江黄牛的同源性依次达99.5%、99.2%,九龙牦牛与三江黄牛同源性为99.4%;在氨基酸水平上,大通牦牛与巴州牦牛、九龙牦牛、三江黄牛同源性依次为100%、99.2%、99.2%,巴州牦牛与九龙牦牛、三江黄牛同源性均为99.2%,九龙牦牛与三江黄牛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100%。NJ法构建的物种间系统进化树表明,大通牦牛与巴州牦牛先聚为一类,再与九龙牦牛聚为一类,最后与三江黄牛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8.
本标准规定了高寒牧区放牧牦牛的品种选育与改良技术的实施、提高牦牛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牦牛良种扩繁场,牦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及放牧牦牛的繁殖性能提高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大通牦牛是世界唯一的牦牛培育品种,被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牦牛主导品种,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被广泛推广应用。本文采取入户走访、实地测量、座谈、查阅档案等多种形式对青海省 13 个县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2 个县的大通牦牛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大通牦牛对高寒牧区环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大通牦牛后裔初生重比当地同龄牦牛提高 14.10%,大通牦牛后裔体尺比当地同龄牦牛增加明显,增收显著,并提出加强基地建设,建立监管体系和强化技术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肃南牦牛资源优势,挖掘本品种遗传潜力,改变肃南牦牛生产性能偏低的现状,培育肃南牦牛优良品系及其复壮良种,提高肃南牦牛的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肃南牦牛引入大通牦牛复壮改良进行了试验,根据试验测试,用大通牦牛对肃南牦牛复壮改良,其后代具有生长发育快、体质结实、耐高寒、耐粗牧和抗逆性强的良好适应能力和稳定的遗传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