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玉蕈深层培养适宜条件分析发酵过程中pH、溶氧量、菌丝鲜重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确定,48h前为其调整期,48-144h处于增殖生长期;发酵培养144h,生物量达25.0mg/100mL,还原榭含量为9.0mg/mL。  相似文献   

2.
大杯蕈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不同碳氮源对大杯蕈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大杯蕈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果糖2%、蛋白胨1%、KH2PO4 0.1%、MgSO4 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情况。方法:以大杯蕈CTM-1菌株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观察菌落长势,以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研究11种碳源、10种氮源对大杯蕈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杯蕈的碳源谱较宽,在11种碳源中,最适碳源为果糖,其菌丝长势浓密,菌丝生长速率为3.63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8.13;在10种供试氮源中,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其菌丝生长速率为3.41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7.04;磷酸二氢铵次之,其菌丝生长指数为14.66。结论: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赤芝G2深层发酵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C/N比、无机元素等营养因子和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转速等非营养因素对赤芝G2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芝G2规模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2%,玉米粉3%,KH2PO40.1%和MgSO40.05%。发酵76h,菌丝体生物量最高(1.15g/100mL);发酵62h,胞内多糖含量最高(22.15%);发酵60h,胞外多糖含量最高(3.16%)。赤芝G2菌丝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为:起始pH自然,种子液摇瓶装量40%,规模培养装液量20%,接种量10%,发酵培养时间76h。  相似文献   

5.
对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的形态特征及其菌丝体培养条件等进行了初步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大杯蕈属高温型真菌;适合菌丝生长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5%~70%,最适p H值为p H6~8;光线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较适合出菇的培养基为木屑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大秃马勃深层培养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田文  游玲  魏琴 《食用菌》2009,31(2):13-14
采用单因子设计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测定大秃马勃Calvatia gigantea(Batsch ex Pers.)Lloy菌丝生产量为指标,对大秃马勃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渣4%,蔗糖3%,硫酸铵1.3%,KH2PO4 1%,MgSO4 0.5%;最适发酵条件:温度为22~26%,发酵时间为5~6d,接种量5%-12.5%,装液量120~150mL/500mL三角瓶之间,摇瓶转速150-180r/min。  相似文献   

7.
培养条件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pH、温度对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培养基中,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加富PDA-4(马铃薯20%,葡萄糖2%,酵母粉0.5%,钙中盖0.3%,MgSO40.2%,琼脂2%),巨大口蘑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粗壮、浓白、致密;最适温度28~30℃,最适pH7.0。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0288松茸菌株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中海 《食用菌》2008,30(5):14-16
以紫外线诱变松茸孢子获得的菌株0288,其生长速度和生物积累量为指标,选择优良适于液态发酵松茸菌株为目的,生长速度快平均菌丝生长量为0575mm/d;在05h、1h和2h下提取到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56%、8.14%和8.46%;100g菌丝的干重为1056g。液体培养基以⑦培养基提供的氮源较适合0288菌株生长;在05h、1h和2h下提取到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9%、8.59%和8.73%;100g菌丝的干重为7.34g。液体培养基比母种培养基更适合0288松茸菌丝的生长。发酵罐的批量培养是对液体培养的优化,与其它供试株比较差异极显著,经人工培养获得了松茸子实体。  相似文献   

9.
夏险  刘健勇  涂俊铭 《食用菌》2012,34(6):11-12
研究血芝的液体发酵三级摇瓶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在温度为2CC,转速为120r/min条件下血芝三级摇瓶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20%,蛋白胨0.2%,蔗糖2%,KH2PO40.3%,MgSO4 0.1%。并在最佳培养基条件下以生物量、胞外糖含量、pH为参数监测发酵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菌核侧耳东华虎奶-1号为发酵菌株以银杏叶粉作为主要基质进行双向性固体发酵,结果表明发酵适宜培养基为:银杏叶(粉片)87%,黄豆粉9%,玉米粉3%,食用石膏粉1%;培养基湿度为55%;发酵终点为菌丝布满培养基后48h;发酵茶中含虎奶多糖10.96%,水溶性多糖14mg/g。  相似文献   

11.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黄背木耳的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黄背木耳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黄背木耳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的发酵培养基:果糖2.0%,牛肉膏0.2%,KH2PO40.20%.MgS040.05%。黄背木耳多糖含量最佳发酵培养基:乳糖2.0%,牛肉膏0.2%,KH2PO40.25%,MgS040.1%。  相似文献   

12.
利用当地秸秆资源——桑枝杆栽培大杯蕈,并按适当比例添加大麦虫沙,分3组配方进行大杯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15%的大麦虫沙配方中所栽培的大杯蕈,其生物学效率最高,达88.5%,比不添加大麦虫沙的增产52.1%,同时其茵丝生长速率和长势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液体种发酵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L生物反应器进行黑木耳液体种发酵培养试验,确定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麦麸汁8%,土豆汁20%,KH2PO4 0.1%、MgSO4 0.15%、VB1 0.01%,pH60;确定通气变量调节发酵方式。经28℃发酵培养48h,液休种活力最强、对发酵所用的接种物形式、液体种质检和保存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鸡腿菇菌丝深层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梅  邓象斌 《食用菌》2001,23(3):6-7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是一种具有较大商品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食用菌,本文探讨鸡腿菇深层培养的条件,试验表明:选择3%玉米粉,2%蔗,0.1%KH2PO4,0.1%MgSO4.7H2,0.5%酵母粉,1mg/100mLVB1的发酵培养基,在25℃、pH5-6的条件下发酵6天,菌丝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5.
龚娜  杨镇  王娜  陈珣  肖军  杨涛  肇莹  王红 《北方园艺》2012,(20):110-112
以菌丝长速和菌丝干质量为测量指标,结合液体发酵培养生长曲线,研究了越橘菌根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时间。结果表明:从4种培养基中初筛出PDMA培养基为适合该菌株生长的基础培养基,得到了该菌株种子培养的最佳液体转接时间为液态发酵的第2~3天,最佳生产时间为第5天,产量最高,为3.45g/100mL。  相似文献   

16.
以大杯蕈孢子为试材,采用平板涂布法,对影响其孢子萌发的培养基、温度、酸碱度(pH)、金属离子、三十烷醇浓度及光照条件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大杯蕈遗传育种中单孢菌株的获得提供有效方法和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大杯蕈孢子最适萌发条件为使用20%马铃薯+2%蛋白胨固体培养基、20%马铃薯+2%可溶性淀粉固体培养基或2%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最适萌发温度为30℃;最适酸碱度为pH 5~6;最适金属离子为ZnSO4;最适三十烷醇浓度为0.050 mg·(100mL)-1;黑暗条件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菌丝生长条件,比较大杯蕈和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子实体形态、部分营养成分,并研究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白色,盖半球形或伞帽形,后期表面不光滑,有肉质瘤状凸起,菌盖肉质肥厚;菌柄灰白色或黄白色,菌柄短,粗壮;菌褶不等长,分叉;菌盖、菌柄的半纤维素、粗纤维、纤维素的含量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麦芽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麸皮;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7~30℃;最适pH为7。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蔗糖3%,酵母膏0.1%,KH2PO40.1%,MgSO40.05%;培养基最佳初始pH、250mL三角瓶装量、接种量、种子菌龄分别是3.5、80mL、10%和120h;用10L发酵罐发酵时,最佳培养条件是种子种龄144h、28℃、接种量10%、通风量2.5L/min。  相似文献   

19.
观察不同培养基、不同温度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供试培养基中加富PDA-4(马铃薯20%,葡萄糖2%,酵母粉0.5%,钙中盖03%,MgSO4 0.2%,琼脂2%。)巨大15蘑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粗壮、浓白、致密;最适温度为28-30℃。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21,(5)
秀珍菇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白腐真菌,其固态发酵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而秀珍菇菌丝的活化是固态发酵的起始,菌丝活力的高低影响着后期发酵效率。试验首先采用固体培养基平板法初步筛选影响秀珍菇菌丝活性的碳源、氮源和pH;随后通过液体培养测定菌丝生长量和胞外酶活性,进一步确定秀珍菇菌丝活化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粉,pH为7.0;最后检测培养周期内秀珍菇菌丝体生长曲线和胞外酶活性,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6 d。最终活化后的秀珍菇菌丝生长洁白浓密,生长速度较快,且胞外酶活性较高,为后期进一步发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