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大平房仓隔热改造低温储粮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在高大平房仓用新型隔热材料进行隔热改造后,用谷物冷却机把粮食冷却到15℃左右,进行代温密闭保冷的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新型隔热材料--隔热防水瓷漆的中温性能和谷物冷却机的冷却效果、运行性能,总结了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中粮温、水分的变化规律,获取了谷物冷却机耗电量数据,探索出最经济的低温储粮途径,为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新型隔热材料改造仓房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华南地区开展了玉米仓冬季谷冷降温和机械通风两种降温模式应用试验。试验表明:华南地区,在冬季有效通风时间短的情况下,可直接利用谷物冷却机进行谷冷降温,能将平均粮温降到目标值(15℃以下),经过有效的控温措施,可以达到在保管周期内,粮食水分损失低,有效控制虫害发生,粮食品质好,保管效益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莫旗地区,通过通风降温蓄冷、密闭隔热与环流风机均温通风、轴流风机春季防结露通风、夏季内环流控温等综合措施,可实现全年低温储粮的目标,解决了长期困扰该地区储粮易结露的难题。实仓试验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关键是做好仓房的密闭隔热与气密工作;内环流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储藏期间粮食水分损耗,延缓了粮食品质变化,提高了粮库的效益,同时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条件,且操作劳动强度低,运行费用少。  相似文献   

4.
通过利用冬季自然通风降温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使浅圆仓粮温常年控制在20℃以下,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减缓了玉米品质劣变速度。  相似文献   

5.
浅谈房式仓立体控温储粮增值创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机械通风降温、密闭、泡沫板墙体隔热及粮面实仓压盖隔热保冷、屋面喷水控温和微电脑自动控制排气散热等措施相结合的立体控温储粮技术,有效控制夏季高温对仓温和粮堆的直接影响,减缓粮温上升速度。实现粮食低温储存,以降低物质、能源消耗,确保延缓粮食陈化、品质保鲜,达到储藏效益与增值效益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推广低温储粮技术 实现绿色储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谷物冷却机低温储藏的方法储藏粮食,既能快速有效降低储粮温度,延缓品质劣变,又可弥补机械通风的不足,有效解决在夏秋高温季节降低粮温的问题,并可根据要求降低储粮水分,真正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7.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温储粮技术是生态储粮保鲜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按“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发展要求,在机械通风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机械通风和气密隔热保冷为核心的自然低温储粮技术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机械通风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冬季冷空气降低粮温;而气密隔热  相似文献   

8.
通过新建动态隔热结构高大平房仓,利用仓房屋面、墙体夹层之间产生的动态气流,及时散发仓体太阳辐射热,减缓仓温升速,对已经通风降温的低温粮堆进行自然控温储粮试验,使夏季粮堆平均温度保持在20℃以下,实现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9.
冬季应用机械通风降低粮堆温度,春季采取粮面压盖密闭、隔热保冷,在夏季仓内膜上空间空调制冷控温,膜下内环流均温系统适时开启,利用粮堆"冷心",可以有效地抑制上层和四周粮温上升,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提高了稻谷储藏的稳定性,节能降耗,实现了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冬季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对高大平房仓散装粮堆进行机械通风作业,将粮温降到较低状态储存,然后对粮堆实施压盖隔热密闭并进行控温(低温)储粮试验。试验表明,只要对粮堆采取积极的压盖隔热密闭措施,可有效隔断仓房空间与粮堆之间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乃至外温对粮堆(特别是粮堆表层粮温)的影响。该技术的应用在隔热、防虫、保水、保质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效果,能够使粮堆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状态,抑制了储粮害虫的孳生繁衍,延缓了粮食品质劣变,提高了储粮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高大平房仓控温控湿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高大平房仓进行隔热保冷改造,夏季利用单管通风机将粮堆中、下部的冷源提升至粮仓上部空间,控制仓内上部粮堆和仓壁四周的温度和湿度,能有效抑制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的发生,避免了化学药剂熏蒸,延缓品质变化,提高了粮食储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高大平房仓低温密闭储粮试验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利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对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进行机械通风,将粮食降到较低温度,然后对粮堆实行隔热密闭并进行低温储粮试验.试验在隔热和防虫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只要对粮堆采取积极有效的隔热密闭措施就能够使粮堆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状态,抑制了储粮害虫的孳生繁衍,再采取防止外部害虫感染的措施,就能够实现粮食的元药保管.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冷气囊隔热粮面保冷度夏,能有效阻止粮温受仓温的影响,延缓粮温上升的速度,隔热效果明显,同时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减少了害虫繁殖,确保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4.
高大平房仓隔热密闭无药保粮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对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进行机械通风,将粮食降到较低温度,然后对粮堆进行密闭,隔热防虫。试验在隔热和防虫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只要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粮堆的低温状态,防止外部害虫感染,就能实现粮食的无药保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储粮通风和防虫保护剂的发展现状,为促进二者在应用中有效地结合,在现场探讨了我国气温温暖的华南地区,利用冬季自然低温,以通风的办法降低粮温,对提高和延长保护剂药效的实际效果.经在防效、残留和残效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华南对施用了保护剂的储粮,采取了通风降温措施,并在气温上升季节适当隔热,防虫磷(马拉硫磷)和凯安保(含增效醚的溴氰菊酯乳油)不仅药效提高,而且有效期延长,尤以防虫磷显著.肯定了在华南地区通风低温与施用保护剂相结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储备粮昆明直属库的气候、仓房等条件,综合运用机械通风、隔热保温等技术,进行稻谷控温储藏试验.试验表明仓房周边种植青藤能较好的起到遮阳作用,对降低周边粮温具有积极作用.利用当地气候特点,夜间低温时段及雨后低温时机进行排积热和均衡粮温通风,降低表层粮温和最高粮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玉米耐储性较差,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度夏期间异常粮情时有发生,品质变化快,水分减量大。根据华南惠州地区的储粮生态特点和本库的设施设备条件,综合应用冬季缓速通风降温、春季压盖隔热、夏季空调控温与氮气气调等多项技术优化组合,通过多技术协同效应,经济、有效地控制了仓温和粮温,延缓了玉米品质变化速度,减少了水分损耗,科技保粮优质创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现浇拱板平房仓最大的问题是仓房隔热性能较差、上下弦板间积热严重,导致夏季仓内温度高、储粮出现"热皮冷芯"。持续高温会加速储粮品质劣变,不利于粮食品质保鲜及安全储藏。为此,采用改造平房仓的仓顶隔热层,加盖新型隔热材料、仓库周围种植绿色爬藤植物、利用自然冷源通风散热、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保粮等绿色储粮综合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盛夏仓顶曝晒后的积热,隔热控温,解决粮仓降温问题,延缓了粮温的上升速度,抑制了害虫的生长繁殖和储粮品质的劣变,保证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入库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存在带虫入库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先熏蒸再控温和先控温再低温储藏,抑制虫害、延缓熏蒸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虫入库的偏高水分晚籼稻谷,经适时通风降水和冬降温及春夏隔热控温冷藏后,可安全保管到第二年7月不熏蒸,有利于绿色生态储粮,减少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减少保管费用开支.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风降温效果的数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地槽通风是机械通风的常用形式,是保证粮食安全储存和保持粮食品质的重要措施.常规的试验研究测量方法难以全面和准确评估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流动模拟的方法(CFD)对常用的U形地槽通风方案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风道中流速和压力分布的关键性数据,发现了与实际现象相符合的通风死角区域,同时又发现了常规测量手段中难以探测到的风道之间存在的通风薄弱区域,在理论上分析了存在通风死角和风道压力损失的原因.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可成为机械通风优化设计研究的有效工具,为今后机械通风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