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焉耆马饲养是焉耆县最为传统的饲养产业,特别是近年来,焉耆马养殖效益较高和在本地赛事上取得了好的成绩有密切关系,因而越来越受许多养马者喜爱。本文将对焉耆马的饲养与管理做一探讨,旨在提高该马的饲养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焉耆盆地西北部的葡萄滴灌为例,开展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投资预算,并进行综合效益进分析,科学评价葡萄滴灌的可行性。实践证明,葡萄滴灌收益率高,经济效益好,可以在焉耆盆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焉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焉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数学法,确定了焉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状况,评价结果为焉耆盆地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确定开发规模及趋势提供依据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贮玉米苗期生长势强,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不早衰和保绿性好等特点。目前,在焉耆盆地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主要有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供试春小麦品种的观察比较,筛选出适合焉耆盆地自然、生态及栽培条件的优质、高产、综合性状好的春小麦品种,为在博湖县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试验表明,新春17号、宁春39号增产潜力较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可作为焉耆盆地逐步替代新春6号的春小麦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2-2020年焉耆县气象站气象资料,对焉耆盆地的风与大风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平均风速为1.7m/s,平均风速最大在4月,最小在1月;年平均最大风速为4.7m/s,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年平均大风日数9个,集中出现在春夏季,最多是春季,其次是夏、秋季,冬季最少;近29年来的年平均风速、平均最大风速以及年大风日数均呈上升趋势。焉耆盆地大风以WNW风向为主,季节性差异小。  相似文献   

7.
“新域8号”是石河子蔬菜研究所于2002年选育的线椒新品种。2003年焉耆垦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种植,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是替代8819、2001最理想的线椒品种。它的最大特点是:早熟、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8.
焉耆盆地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温湿度适中、秋季干旱少雨,非常适合辣椒等作物的生长,生产的红辣椒含红色素高,辣椒素高,成熟度好,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优,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6666.7公顷,667米^2干椒单产310千克以上,667米^2产值达2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焉耆盆地生产的罐用番茄产量高,品质好,据测定平均红色素含量9.1毫克/100克以上,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以上,在加工中番茄酱浓缩度为32%时,红色素含量高达52%以上,高于新疆境内和内地省区.目前加工番茄作为焉耆盆地的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现将我州做强加工番茄产业的基本经验调研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焉耆垦区积极发展小茴香套种玉米种植技术,效益较好,种植模式在焉耆垦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本文总结了焉耆垦区小茴香套种玉米栽培技术要点,为茴香、玉米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当前自治区力争全面扩大冬小麦种植规模的政策要求,通过分析巴州焉耆盆地近年来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产量等情况,根据当前焉耆盆地种植冬小麦的现实困难及问题,提出焉耆盆地冬小麦种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在总结目前我国对酿酒葡萄种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巴州焉耆盆地的独特气候条件,通过对影响种植的气象、土壤以及易遭受的自然灾害进行总结对比分析,为大规模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不断提高酿酒葡萄品质,酿造出代表当地气候特点的品牌葡萄做个引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酿酒葡萄研究现状,对比焉耆盆地的近50a来的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得出焉耆盆地种植酿酒葡萄的适宜气象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为种植出优质酿酒葡萄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新疆和硕县、焉耆县种植的赤霞珠等酿酒葡萄的品质好,酿出的葡萄酒口感醇厚、有层次;焉耆盆地葡萄种植区多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土壤类型特殊,立地条件差,但是通过改良也能适应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焉耆盆地因受干旱荒漠性气候影响,冬季气候寒冷,也比较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低温,葡萄不埋土是无法越冬的,所以只能埋土防寒来加以克服,低温冷害、霜冻、大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焉耆盆地的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7.3~9.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79.8mm,气候条件满足优质酿酒葡萄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3.
黄化病是甜菜主要的病害之一,在世界各主要甜菜产区都有较大规模的发生。焉耆糖区1993年始发现有黄化病零星发生,1994、1995年发病较重,1996年发病很轻,近几年发病程度都较轻。迄今新疆也只有焉耆糖区有较大规模的黄化病发生。黄化病流行播种快,危害严重,可使甜菜产量下降20%~30%,含糖下降1~3度。  相似文献   

14.
焉耆马     
<正> 焉耆马是新疆的一个优良马匹品种,主产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北的和静、和硕、焉耆、博湖4县,中心产区为和静、和硕两县。 焉耆马是以蒙古马为基础,渗入若干中亚马种血液,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驯育而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辣椒已成为焉耆盆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因多年来的种植品种单一及重茬栽培,造成辣椒病害呈逐年加重之势,特别是个别大板形色素椒表现尤为突出。航天椒以其抗病、丰产、品质优、干鲜市场前景好,深受广大椒农的喜爱。2013年,焉耆盆地航天椒种植面积突破1 000公顷,667米2产量均在600千克左右,667米2纯收入在2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焉耆大白瓜籽粒大,饱满,色泽纯白,味香,营养丰富,产量及商品率高,可加工多种风味食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羊角椒自1998年在和静县试种获得平均每亩产值1250元的经济效益后,近几年在焉耆盆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2002年焉耆盆地羊角椒的种植面积就达到5万余亩,成为焉耆盆地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的作物品种.但近几年,焉耆盆地羊角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病、立枯病、青枯病、病毒病、地老虎、蚜虫、棉铃虫等病虫的为害.为此,我们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主要推广了以下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焉耆盆地1997—2006年的能值投资率、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利用强度、人均能值使用量、电力能值使用比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7个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06年焉耆盆地的净能值产出率为非匀速上升的趋势,从1997年的1.856上升到2006年的1.888。这表明焉耆盆地向外界输出的能值高于区内对其投入的能值,是一个资源输出型的生态经济区域;(2)焉耆盆地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与净能值产出率变化趋势相反,从1997年的1.70下降到2006年的1.43。这表明从1997—2006年焉耆盆地被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有所增加,经济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但开发程度仍然较低,经济上处于不发达的阶段;(3)环境负荷率的变化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焉耆的进口资源及劳务的能值用量增大,尽管如此,由于环境负荷率较低,焉耆盆地的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焉耆盆地加工番茄高产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诣在推动本地区加工番茄优质高产和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二师27团种鹅场坐落在焉耆垦区的焉耆盆地东南边缘,属大陆干旱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风多且大,昼夜温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