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对蟹类肝胰腺疾病发病症状、流行情况、病因、病原和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运用现代病理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蟹类肝胰腺病致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以期为蟹类肝胰腺病症的临床诊断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日本在蟹类开发利用研究方面的概况,详细介绍了蟹类有关交配,幼体变态发育,生殖生态等方面的习性,蟹类饲料必须满足营养需要,且有沉降性,在水中保型至少24小时,添加中药可蟹病,从蟹甲壳中提取抗癌剂。  相似文献   

3.
<正>7月份我省各地将持续高温,水产养殖动物进入生长旺盛期,残饵及排泄物增多,病原体繁殖加快,并且期间会有雷阵雨、台风等突变天气,气温变化幅度大,水质易变、易恶化,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一、警惕病害1.南美白对虾:易发桃拉综合征、白斑综合征、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等病毒性疾病及弧菌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东对虾养殖区域。2.海水蟹类:易发黑鳃病、纤毛虫病等,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蟹类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绒螯蟹、锯缘青蟹和三疣梭子蟹是我国童要的经济蟹类,由于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重要的增养殖对象。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蟹类营养需求的研究较少,且报道比较零散,十分不利于蟹类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目前已有的蟹类配合饲料多是以南美百对虾饲料为参考依据,缺乏针对性,导致饵料系数高,养殖水体污染等,大大限制了蟹类人工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报道作了全面的总结,对研究蟹类营养需求以及蟹类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和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7,(5):83-83
一、蟹类纤毛虫病 蟹类纤毛虫病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主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短蛀虫、钟型虫、单缩虫和客吸管虫等。主要症状为:病蟹体表、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虫体寄生。虫体在鳃部寄生数量多时会影响呼吸,严重者窒息死亡,体表及附肢寄生数量多时会使蟹活动吃力,严重者不脱壳,影响生长。此类症状在幼体及养成期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蟹类的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蟹类疾病的研究最早是在国外开展的,但历史不长,总共只有30年不到的时间,同其它的生物体一样,已发现不但非生物因素的环境因子和营养条件能引起蟹的疾病发生,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也能引起蟹类的疾病发生。各种疾病一般能影响蟹的正常生长,严重者可以导致蟹的死亡,特别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养殖密度的提高使蟹的疾病发生比之在开展养殖前有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除发病率的提高外,出现的病害种类越来越多、暴发病也开始流行等几个方面。  国外对蟹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蓝蟹上,国内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华绒螯蟹…  相似文献   

7.
东凌港蟹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5年5~6月和1996年5~6月,对江苏东凌港的蟹类进行多次调查与生态特点的研究等资料进行报道。采集的蟹类标本经鉴定分别隶属于4科7属13种。为该地区的蟹类和蟹苗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使用单船底拖网进行2014年8月和10月、2015年2月和5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蟹类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捕获蟹类15种,隶属于7科12属,其中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是主要经济种类,其余多为小型饵料型蟹类;双斑蟳(C.bimaculata)在4个季节中皆为优势种,三疣梭子蟹在8月和10月航次为优势种,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时较低,在夏季达到峰值,夏季到冬季呈降低趋势;蟹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32~0.53,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23~0.37,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32~0.55,其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季节变化明显,均匀度指数季节变化不明显;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4季节蟹类群落结构均可以划分为西南部海域组、东北部远岸海域组和西北部近岸海域组3个组群,季节间组群站位组成变化明显,群落结构不稳定。研究表明:1)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蟹类以小型饵料型蟹类为主,蟹类多样性水平较低,优势种更替明显,蟹类群落不稳定;2)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蟹类群落划分较为明显,特征种主要为双斑蟳、泥脚隆背蟹(Carcinoplax vestita)等小型饵料型蟹类。  相似文献   

9.
闽东北渔场主要经济蟹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近海经济鱼类资源的日渐衰退,海洋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闽东北渔场(26°00’-28°00’N,120°00’-125°30’E)是锈斑(?)、红星梭子蟹等经济蟹类的重要分布区。为了探索该海域经济蟹类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本文根据闽东渔场指挥部近年开展的闽东渔场蟹类资源探捕调查和以蟹类为主捕对象的笼捕作业生产探捕监测船的渔捞记录资料,专题报导闽东北渔场的锈斑(?)、红星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武士(?)、细点圆趾蟹等5种主要经济蟹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时空分布,旨在为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制定合理开发利用蟹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的蟹类由于早期蜕皮过频 ,性成熟一般较早 ,导致个体不大 ,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如今通过基因延长其早期蜕皮周期 ,控制蟹类生长成为可能。上海水产大学邱高峰博士率领的研究小组经过两年多的攻关 ,利用克隆技术在世界上率先定位并克隆了我国沿海主要经济蟹类——锯缘青蟹的蜕皮抑制激素 (抑制蟹类蜕皮的一种激素 )全基因 ,为解决蟹类养殖生产上的性早熟难题带来了福音 ,同时也为我国虾蟹类内分泌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分子生物学新领域 ,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该成果标志着我国虾蟹类内分泌学研究已进入分子内分泌学研究阶段。据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