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用茶起源与发展吴英藩,魏业民(江西省蚕茶研究所,高安市祥符茶场)一、用茶起源用茶始于何时,常为茶人所研讨。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说明神农氏发现野生茶树开始,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据历史具体记载:春...  相似文献   

2.
我国茶史考略吴英藩(江西省蚕茶研究所33020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远古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已发现和利用茶叶,如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茶叶为“贡品”的记...  相似文献   

3.
浅谈茶之药用及保健功效杨普香(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茶为三大饮料之一,但就营养、保健功效而言,茶居首位。茶从神农时期开始就被认为有药用功效,对于茶的药用功效90年代以前已在作用机理和实用性上有了明显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体外试验。近几年,研...  相似文献   

4.
当你美美地品一杯茶时,你可知道我国茶文化之"最"吗? 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神农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茶叶为世界三大饮料(另两种为咖啡、可可)之"圣品",享有"东方恩物"、"绿色金子"的美誉.举世公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茶圣陆羽记载的"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的神农时期.中国人也素有"客来敬茶"的待客习惯.可见,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角色.茶行业一旦有"风吹草动"也能很快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茶的发展及其功用研究进展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茶的发现和发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见茶是由神农氏于4 000多年前寻药草时偶尔发现,该茶即是我们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山茶属山茶科木本茶树.史书记载,神农氏当时是咀嚼茶鲜叶,后人渐渐将其煮作羹用;至周朝,茶开始被用于丧事;春秋时正式将茶用作祭品,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开始高升起来;唐代茶叶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为改善香气,发明了蒸青团茶,开创我国绿茶先河;宋朝发明了片茶和蒸青散茶,因当时人们开始注重茶的香气,南宋初期,人们又创制了炒青散茶,此也即现代炒青绿茶的前身,以后龙井、毛峰等相继问世;明代相继研制出了黄茶、黑茶、红茶、花茶,至清代又推出了白茶和乌龙茶.  相似文献   

7.
饮茶养生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茶之应用,以祛邪解毒为始,"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古人论茶,亦以茶为"万病之药",用以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同时,因茶性寒凉而能静心气,故前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上各地的茶树、饮茶风俗均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从而发展、普及。当茶叶刚被发现时,只是作为药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进化,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交流,茶叶逐渐由药用演变为日常的饮料。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它和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特别是在中国和日本,饮茶,品茶,讲究茶道,茶叶几乎遍及每个家庭。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我国就发现了茶及茶的解毒作用。从此以后,茶从野生进入人工栽培时代,被人类作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而应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茶的功效认识的提高而不断完善。一、茶叶的分类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规范的茶叶分类方法,不同种类茶叶的命名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根据形状命名,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碧螺春等;有的是根据外形、色泽或汤色命名,如绿茶、红…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枚奇葩源远流长,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茶)而解”到陆羽《茶经》,再到现阶段遍地开花的茶艺馆、茶旅游业,茶文化逐渐从一种附属于茶产业的存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逐渐从文人雅士“阳春白雪”式的消遣走向寻常百姓文化消费。然而,在这股茶文化消费的热潮中,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新的消费热点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要看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茶文化成长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思考采取怎样的方式来保障和促进茶文化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奶茶喂犊牛     
《神农本草》曾说到:“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本草拾零》上说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可见在公元2700年前劳动人民就有利用茶防病解毒的经验。我国内蒙、新疆、西藏等省区别以及临近我国的中亚地区居民一年四季饮用奶茶。  相似文献   

12.
茶乡茶韵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发现、利用可追溯到4 OOO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其间经历了从食用、药用到饮用的漫长过程. 婺源初始产茶,应在汉晋到南朝时期.从那时起,茶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和世代先民岁月相依,兴衰与共.大自然也似乎格外亲睐这片土地;山高林密,水丰土肥,温和湿润,雾薄风轻.正是因为山灵秀,这里的茶才叶绿汤清,香高味醇;正是因为茶农的智慧和创造,这里的茶才名品不绝,历久弥新.婺源也因此有"茶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21日,由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承办的第12次“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总裁会议在神农集团总部隆重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蔡辉益所长、神农集团何祖训董事长及联合体各成员企业的董事长出席了此次会议。会上,经全体联合体成员表决通过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正式成为“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的一员。在何祖训董事长介绍了神农集团的概况之后,大家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及行业形式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形势下的赢利模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会议过后,大家一致认为南北不同的经营理念、发展模式的碰撞给自己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迪。晚上,联合体的各位总裁观看了极具云南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并与当地的知名企业代表一起参加了篝火晚会。晚会上,大家载歌载舞,在悠扬的民族歌声中,与当地的企业家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感情。  相似文献   

14.
在武汉茶叶市场内举办的“2 0 0 2湖北迎春茶叶交易会”上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湖北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张岳峰呼吁重整“楚茶文化” ,发展规模经营 ,以品牌带动市场。湖北是茶神神农氏、茶圣陆羽的故乡 ,恩施、宜昌、英山等地宜种茶树 ,湖北种茶面积居全国第三 (2 0 0万亩 ) ,目前有 30 0多种茶叶品牌 ,但在全国排上名的没有几个。张岳峰副理事长分析 ,当前湖北从事茶叶生产的多为贫困山区茶农 ,以茶谋生为主 ,几乎没有规模生产和销售意识 ,多生产中低档茶 ,湖北茶叶并非不出好茶 ,而是缺乏品牌带动。湖北茶叶市场均价仅为 14元 /kg ,…  相似文献   

15.
<正>九州神农集团创建于1988年,其前身为生物制品研究所,秉承术业有专攻的原则,九州神农集团与相关单位合作组建了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科源),并专业从事兽药的生产,其生产技术及工艺依托九州神农集团。纽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集团与有关的科研部门合作的研发成果快速的转化为产品,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蜜蜂杂志》2013,(12):I0007-I0007
【湖南省蜂业协会秘书处报道】2013年9月16~17日,由湖南省蜂业协会蜂疗专业委员会和郴州市桂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郴州市神农蜂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13年湖南省蜂疗研讨会在郴州市桂阳县“神农蜂蜜蜂生态园”举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茶叶制作的角度,介绍了一种新型茶颗粒茶的制作。并重点介绍了颗粒茶制作设备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近日,山东潍坊市峡山区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进行大姜种植的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处。据了解,虽然当地已查封了非法销售"神农丹"的门店,刑拘了门店经理,并启动了相关责任人的问责程序,查明使用神农丹的种姜地块也已全部翻种了花生,但消费者对生姜安全的疑虑并未消除,山东大姜的形象遭到严重影响,毒生姜让姜农背上了黑锅,姜价一路下跌,交易量明显减  相似文献   

19.
神农氏蚕桑专用肥在桑树上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神农氏蚕桑专用肥在桑树上的施用效果,1998年在永新县高桥楼镇漕溪村蚕农朱文先的桑园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肥料神农氏蚕桑专用肥含N、P、K,有机活性矿物元素,固氮类菌、腐殖酸,以及桑树生长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评述国内外对茶及副产品的开发利用的新进展。从茶及副产品中可提取抗氧化剂、抗肿瘤剂、去臭剂、多糖体、茶蛋白、茶皂素等化学物质,并可开发多种日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