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倒伏的原因及防倒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倒伏的原因 1.选用品种不当选用了茎杆细软、弹性不好、易感菌核病、不耐肥的品种. 2.氮肥施用过多油菜氮肥施用过 量、前期易造成徒长、田间阴蔽、茎杆的木质化程度低、茎杆细软而易倒伏.后期贪青晚熟、易遭病虫危害,也易倒伏. 3.油菜高脚苗的发生在油菜育苗过程中,因苗床面积小,幼苗密度过大,易产生高脚苗倒伏.  相似文献   

2.
油菜倒伏已成为影响油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不但降低油菜籽的千粒重,而且降低油菜籽的含油量.近年来,笔者结合沈丘县关于油菜倒伏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提出防治措施.一、造成油菜倒伏的原因(一)选用品种不当选用了茎秆细软、弹性不好、易感菌核病、不耐肥的品种,从而造成油菜的倒伏.  相似文献   

3.
稻板田机械播种或直播油菜具有高产、高效、节本、省劳力等优点,但存在易倒伏现象.应明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倒措施. 一、倒伏的原因 1.选用品种不当.选用了茎秆细软、弹性不好、易感菌核病、不耐肥的品种. 2.氮肥施用过多.油菜氮肥施用过量、前期易造成徒长、田间阴蔽、茎秆的木质化程度低、茎秆细软而易倒伏.后期贪青晚熟、易遭病虫危害,也易倒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了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高肥水栽培技术的应用面积逐年扩大,油菜倒伏面积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的情况下。目前,油菜倒伏已成为影响油菜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油菜生产的发展。2011~2012年汉寿县油菜因倒伏而严重减产、品质下降。文章对油菜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油菜抗倒伏性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倒伏性不同的5个油菜品种为材料,综合考察株高、单茎鲜重、抗折力等各种因素对油菜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并探讨采用倒伏指数评价油菜抗倒伏性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中双9号抗折力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倒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倒伏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抗折力与倒伏指数关系最密切;倒伏指数与倒伏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因此,以倒伏指数为衡量标准,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油菜的抗倒性。  相似文献   

6.
油菜生育后期不同积水程度对倒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后期积水与不积水对油菜产量、倒伏及菜籽含油量存在显著差异,后期积水使产量降低11.83%、倒伏指数提高82.81%、含油量降低1.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倒伏是影响油菜高产、稳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之一,是油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作物自身遗传特性、人为栽培方式以及外在环境因素3个方面着手综述了油菜倒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油菜倒伏的类型与原因、品种、农艺性状、倒伏的解剖构造、倒伏的理化特性、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以及倒伏性状的QTL定位七个方面深入系统的阐述了油菜倒伏的研究趋势,为油菜的抗倒伏育种以及优质高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屠建明 《中国农技推广》2011,27(10):20-20,19
中双11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科研人员经过8年多的努力选育出的品质优异、适合于长江流域两熟或三熟地区种植的油菜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我国通过品种审定的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具有超高含油、高抗倒伏、高抗病、高抗裂角、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10.
油菜茎秆特性与抗倒性及产量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倒伏是影响油菜(Brassica napus L.)高产、稳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之一.油菜茎秆生长发育状况严重影响其倒伏程度和油菜的最终产量.油菜倒伏程度与茎秆特性密切相关,不同油菜品种因栽培措施的差异引起群体结构差异,影响植株茎秆与生殖器官间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运转及茎秆结构形态的建成,从而进一步影响茎秆机械强度等抗倒伏关键指标及最终的子粒产量.油菜苗期良好的群体生长状况是植株各器官间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与运转协调及后期子粒产量及较强茎秆抗倒性形成的基础.对油菜群体及个体茎秆发育状况对抗倒性及菜子产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油菜抗倒伏及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近年来随着罗平县加强对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普及 ,该病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特别是 2 0 0 4年入春以来 ,油菜生长正处开花期 ,遇到低温阴雨 ,田间湿度增大 ,光照不足 ,降雨过多的情况 ,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蔓延 ,部分田地油菜菌核病发病率达80 %以上 ,发病的趋势是 ,坝区重于山区 ,低凹田地重于坡田坡地 ,种植密度过大重于种植密度小 ,易倒伏品种重于抗倒伏品种 ,偏施氮肥的田地发病重 ,严重影响罗平油菜生产和油菜产业化的发展。因此 ,加强油菜菌核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根据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12.
播种密度对油菜倒伏指数的影响及品种抗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2006~2007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9个油菜品种倒伏指数的影响,并对品种的抗倒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油菜终花期后,播种密度显著影响品种的倒伏指数;除中双9号外,品种倒伏指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品种倒伏指数的显著升高表现在成熟期,特别表现在收获前15d左右;从终花期到成熟期,主茎中总糖和粗纤维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一、小麦倒伏原因1.品种选用不当倒伏与品种自身株高和茎部节间长度有密切关系,节间越长越易倒伏。资料显示,当株高不超过90厘米,第1节不超过8厘米,第2节不超过12厘米,第3节不超过15~16厘米,一般不会倒伏。因此,某些小麦品种茎高或缺乏柔韧性则易发生倒伏,特别是当年遇恶劣天气,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4.
为解析甘蓝型油菜幼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关系,以12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试验,并对幼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含油量、株高等变异系数较小,遗传力较高。幼苗期下胚轴长与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幼苗期根长关联度最大的也是幼苗期下胚轴长,幼苗期根长与倒伏级呈显著负相关。幼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主要品质性状均呈正相关,其中下胚轴长与芥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苗期根系越发达,成熟期抗倒伏性和品质性状越优良,选育抗倒伏和品质优的甘蓝型油菜时可将幼苗期下胚轴长与根长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主茎理化特性与倒伏的关系及抗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倒性不同的8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了主茎的理化特性、株高、单株产量和倒伏情况,结果表明:中双9号的抗倒性最强,其主茎蛋白质含量最高,其他理化指标在品种间无明显区别;主茎钾含量与蛋白质、电阻率呈显著负相关;但蛋白质与含水量、粗纤维与抗折力、钙含量与单株产量、株高与粗纤维、株高与倒伏指数、倒伏指数与倒伏系数等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倒伏系数(单株产量/株高×抗折强度)评价油菜倒伏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9,24(4):17-17
世界首个适合机械化收获的高含油量抗菌核病双低油菜品种——“中双11号”由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培育成功。该品种是目前我国最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将有力助推我国油菜生产由手工劳作向机械化发展的变革。据介绍,“中双11号”具有强抗裂角、高抗倒伏、株高中等偏矮等特点,有效克服了机械化收获时因易裂角导致菜子损失率高、因植株倒伏和植株偏高导致机械收获操作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稻倒伏现象多发生在抽穗后,尤其在谷粒灌浆期最易发生。水稻倒伏的原因主要是:一、倒伏的原因1、品种抗倒性差一些品种株型结构不合理,植株偏高,茎秆机械强度差,抗倒性差而造成倒伏。2、施肥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植物细胞间隙大,木质化程度低,抗倒能力弱。3、群体过大栽插群体过大,造成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缺乏抗逆锻炼,易造成倒伏。4、不合理的水层管理长期灌深水,特别是抽穗后深水管理,会降低水稻植株的机械韧性,根系提前死亡或"未老先衰",造成地上部分倒伏。水稻倒伏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同时还影响稻米的品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水稻品种间间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本地许多水稻常规品种,特别是本地糯稻,因易感病、植株较高、易倒伏,从而影响稻米品质。某些品种虽然品质优良,但因感病重而被淘汰,造成品种资源的丢失。2000年以来,西昌市农业局根据川西平原“杂糯”间作取得的经验和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试验室的研究,结合西昌市稻作生态环境,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看出,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9个和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抗倒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中双9号和丰油701是湖南西北地区适宜种植的抗倒性强的品种;陕油8号和德油8号的抗倒伏能力比其他参试品种强;大田调查的倒伏指数与倒伏系数(即产量×株高/抗折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初步找到一种评价甘蓝型油菜抗倒性强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34份春性甘蓝型油菜为材料,于2016年对供试材料的倒伏指数、茎秆特性、株型结构以及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茎秆折断率与上层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倒伏指数与茎秆抗拉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抗折力与茎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倒伏指数与分枝位点/株高值呈显著负相关。初步选出5个抗倒品种和5个易倒品种,并在2017年通过小区重复试验,得到了验证,为今后对植株抗倒伏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