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红薯渣经适当处理制得高品质膳食纤维并用于高膳食纤维饼干的生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高膳食纤维饼干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其最佳配方,即起酥油30%、碳酸氢铵0.6%、酶解红薯渣30%、白砂糖30%、小苏打0.4%、鸡蛋5%及食盐0.6%。最佳焙烤条件为180℃,8min。  相似文献   

2.
苗敬芝 《农业机械》2013,(35):48-51
采用超声水提取法和超声结合酶法研究了红薯渣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水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超声时间15min和超声功率250W,红薯渣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9.79%;超声结合酶法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加酶量1.2%、酸性蛋白酶加酶量1.0%、料液比1∶30、时间5min和功率200W,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79.36%,超声结合酶法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13.71%,红薯渣中总膳食纤维持水力为889%,膨胀力为15.80mL/g。  相似文献   

3.
以苹果和玉米皮为主要原料,对果汁膳食纤维复合饮料进行研究。试验分别讨论了苹果汁、膳食纤维、绵白糖和柠檬酸4个因素对果汁膳食纤维复合饮料感官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复合饮料配比为苹果汁浓度30%、膳食纤维添加量2%、绵白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3%。  相似文献   

4.
以豆渣为原料制取大豆膳食纤维,并以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中,采用感官评分法对面包综合品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当大豆纤维添加量为6%时,面包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均不低于普通面包,而风味优于其他添加量的面包和普通面包.用正交试验确定的大豆膳食纤维面包工艺条件为:膳食纤维添加量6%,面筋粉用量4%,面包改良剂用量0.2%,发酵时间1 h.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利用生物解离提油过程中产生的膳食纤维,利用超微粉碎技术改善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分别研究纤维粒度、纤维添加量及水分添加量对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上述3因素对面团延展率影响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3种因素对面团延展率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纤维添加量、水分添加量、纤维粒度。经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纤维添加量为30%、水分添加量为4.5%、纤维粒度为300目,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得到膳食纤维面团延展率为10.61。面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面团质构特性发生变化是由于膳食纤维对面团中二硫键产生破坏,面团面筋断裂,淀粉颗粒暴露在面筋网络结构之外,当添加量为40%和50%时几乎看不到成片的面筋膜,面筋结构受到破坏进而影响面团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玉米种皮膳食纤维的制备以及分别添加2%、4%、6%、8%和10%玉米皮膳食纤维的面团的粉质拉伸特性及质构特性。结果表明: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添加对面团的粉质特性起到一定的改良作用,对面团的拉伸特性却有一定的恶化作用。按传统工艺技术制备了不同玉米皮膳食纤维添加量的馒头,并进行感官评价,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添加使馒头感官指标评价得分呈下降的趋势,当其添加量为6%时,馒头的总体品质评价得分较高,可以为消费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苹果膳食纤维(ADF)作为肉制品中添加剂或脂肪替代物的可行性及其内在机制,通过流变学性能测定、质构分析、蒸煮损失测定、凝胶白度测定、拉曼光谱及环境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不同苹果膳食纤维添加量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膳食纤维添加量影响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当添加量为0~5%时,苹果膳食纤维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无负面影响,且添加5%时的混合凝胶蒸煮损失最小、综合质构特性最好;当添加量在10%~50%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苹果膳食纤维混合凝胶的性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当添加量达到50%时,混合溶胶在加热过程中的弹性模量发展被完全抑制,相应的热诱导凝胶微观孔隙变大、蒸煮损失增大、质构特性降低、颜色加深。说明适量添加苹果膳食纤维可提高肉制品的健康性,且不影响其质构品质。  相似文献   

8.
大豆水酶法残渣可作为膳食纤维的来源。以大豆水酶法残渣为原料,对其中的膳食纤维进行羧甲基化修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建立了碱化温度、氯乙酸添加量、醚化时间和醚化温度对羧甲基取代度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羧甲基取代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醚化时间、氯乙酸添加量、碱化温度、醚化温度。通过对试验结果的二次回归分析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碱化温度25℃、氯乙酸添加量为膳食纤维质量的1.05倍、醚化温度70℃、醚化时间3.8 h,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水酶法膳食纤维羧甲基取代度为0.430 5,其持水率、持油率和膨胀率分别较修饰前提升了89.61%、20.63%和114.32%。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大豆水酶法膳食纤维发生了羧甲基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种类的膳食纤维为原料,经适当处理后添加到面包中,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发酵方法、纤维种类、纤维用量及面包添加剂用量进行分析,最终确定生产高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佳发酵方法为二次发酵法,且添加5%的玉米纤维及1%的面包改良剂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膳食纤维等制作膳食纤维营养保健饼干。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和产品感官质量综合鉴定方法,优化了膳食纤维营养保健饼干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机》2005,(6):27-27
红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红薯虽小。养生保健作用却大。  相似文献   

12.
杨君  袁利鹏  林丹琼 《农业机械》2012,(24):122-124
豆渣中纤维素含量高达50%~60%,蛋白质含量也为23%~30%,是宝贵的膳食纤维及植物蛋白来源。本文将豆渣添加到面粉中,通过正交试验L9(34)设计,综合其感官及营养价值,得出高纤维、高蛋白、味道微甜含有豆香和口感松软的豆渣面包的配方为面粉100g、豆渣16g、干酵母1.8g、面包改良剂0.8g、南瓜浆9g、起酥油9g、水70g、糖25g和盐0.5g。  相似文献   

13.
以自制南瓜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南瓜粉的添加量、发酵时间、加水量对南瓜馒头的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南瓜馒头及普通白馒头进行理化指标对比。结果表明:制作南瓜馒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南瓜粉添加量15%、发酵时间3.0 h、加水量55%。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南瓜馒头比普通白馒头蛋白质含量提高了42.1%,膳食纤维提高了2.15倍,多糖含量提高了42.9%,说明南瓜馒头比普通白馒头更具营养和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4.
向红薯淀粉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添加量的低聚糖,测定淀粉粘度、碘蓝值、凝沉性,以此来研究低聚糖对红薯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不同量的低聚糖对红薯淀粉的粘度、碘蓝值、凝沉性有较大影响;麦芽糖对红薯淀粉的热稳定性和碘蓝值影响最大,低聚木糖对红薯淀粉的凝沉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酶-质量法探讨花生粕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分析法,考察糖化酶的加酶量、酶解时间和温度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糖化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3%、温度60℃、酶解时间78min,该条件下花生粕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1.70%。  相似文献   

16.
以板栗和桂花为原料制作桂花板栗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桂花板栗糕的最佳配方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以60 g板栗为基础,白砂糖添加量30%、水添加量350%、桂花添加量1.3%、吉利丁片添加量15 g为最佳配方。此条件下所得桂花板栗糕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亢晓  孙翠霞  李颖 《农业机械》2012,(12):95-98
在面粉中加入花生蛋白粉、花生油、绵白糖和碳酸氢铵等制作桃酥,以感官评定和TPA分析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花生蛋白桃酥的最优配方参数为:花生油添加量30%、绵白糖添加量35%、花生蛋白粉添加量15%和碳酸氢铵添加量2.3%。用这种配方制成的桃酥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风味,油与糖的含量低于传统的桃酥,是一种新型的焙烤食品。  相似文献   

18.
杨慧  苗敬芝  董玉玮 《农业机械》2012,(24):135-137
本文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加酶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超声时间10min和超声功率150W,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63.14%;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4%、料液比1:25、超声时间5min和超声功率150W,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78.96%,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25.1%。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880%,膨胀力为15.02mL/g。  相似文献   

19.
苗敬芝 《农业机械》2012,(33):88-90
本文探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提法提取花生粕中总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水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功率150W和时间为15min,花生粕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80.51%;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4%、料液比1:15、超声功率150W和超声时间15min,花生粕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83.83%。花生粕中总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87%,膨胀力为4.45mL/g。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豆粕为原料,探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超声时间20min和超声功率175W,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2.14%;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加酶量5%、超声时间20min和超声功率125W,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5.68%,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29.2%。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O2-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为0.45mg/mL;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58%,膨胀力为2.43m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