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三峡库区南沱镇632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了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程度、农户对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程度、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的认知和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4,-0.02,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6;可见,农户对在了解有机肥、过量施用化肥和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的情况下,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措施的意愿较为强烈.反映出当地农户经济收入较低,所以在生产中常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该区农村环境非常恶劣,农户的环保意识也就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峡库区南沱镇632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探讨了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程度、农户对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程度、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的认知和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4,-0.02,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与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 -0.06;可见,农户对在了解有机肥、过量施用化肥和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的情况下,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措施的意愿较为强烈.反映出当地农户经济收入较低,所以在生产中常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该区农村环境非常恶劣,农户的环保意识也就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3.
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为例,以经济计量分析为方法,研究了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农产品自用率、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户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以及农户参与技术培训等因素均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调控关键在农户,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政策的意愿与行为,是政府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6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以及参与意愿对农户的实际参与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意愿和行为,其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对农户实际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前,农户对周围的农村环境已经有了较高的感知,他们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受到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而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因此,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相关职能部门仍需继续关心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进而增强其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与行为,巩固和扩大三峡生态屏障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入户调查法评价了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和支付意愿。调查表明,只有35.5%的农户知道农业面源污染概念,61.8%的农户化肥农药使用和畜禽养殖相关知识来源于农业推广部门,50.0%的农户在政府培训推广减肥增效新技术时可能降低化肥施用量;89.1%的农户愿意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议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差别化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6.
棉农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者,棉农参与意愿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所在。以新疆玛纳斯县为研究区域,基于154户棉农调查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棉农参与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棉农参与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棉花种植面积、环境关注度、支付意愿和培训认同感等对棉农影响较显著。得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启示:注重提高棉农的教育水平;努力研发新型环境友好型农资;加强宣传力度以强化棉农对面源污染治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产生的高经济效益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动力;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劳动力越多,采用农业新技术的意愿越强;户主年龄越小,越愿意采用农业新技术;政府对农民提供补贴和信贷支持,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掌握新技术难度越大,农民采用意愿越小;采取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示范等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方式,有利于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疆玛纳斯县历年统计年鉴及实地调查问卷资料,利用SPSS 20.0软件,选择2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向后Wald法,建立农户防治意愿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对农户防治耕地面源污染意愿影响较为显著的驱动因素有废弃膜回收(补助情况下)、耕地面源污染与使用农膜相关度、农户对耕地面源污染程度的认知、非农收入比例、户主族别,多数影响因子对农户行为参与意愿表现出正向作用;此外,村委会态度、户主年龄、施肥削减量(补助情况下)、家庭经济情况也较为明显地影响农户防治面源污染意愿。最后提出几点相关对策建议,为制定玛纳斯县耕地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洞庭湖生态功能区353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考察心理认知对农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效应,并揭示环境规制在心理认知—农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不强,共有67.14%的受访农户不愿意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受到收入增加认知、提高粮食品质认知、生态环境效益认知、政府重视程度、村委会影响力以及政策认知度的正向影响;此外,农户年龄负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而承包地质量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3)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农户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是其基于心理认知并在环境规制政策的调节作用下综合形成的。(4)三类规制的调节效应序次为:引导规制激励规制约束规制,政府宣传教育的加强和提供技术培训指导使得引导规制的调节效应最强,而政府监管不到位使得约束规制的调节效应最弱。因此,应积极发挥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建立环保评优机制,定期对乡村干部进行系统指导和培训,建立农业推广站或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知识与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同时在充分考虑农户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补贴标准并及时发放,并合理运用治污补贴、价格保护等市场手段和排污管制和警示惩戒等法治手段,注重不同规制措施间有效配合与衔接,共同激发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内在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团结村等村庄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耕地细碎化治理的意愿,并探究影响农户参与耕地细碎化治理的因素。结果表明,55.74%的农户愿意进行耕地细碎化治理。户主文化水平越高、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对"乡村振兴"政策了解程度越高、从众心理越强,对今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态度越看好,农户更愿意参与耕地细碎化治理,家庭主要劳动力健康状况越良好、耕地越肥沃、地块到家的距离越近,农户耕地细碎化治理意愿越低。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微观治理机制,了解种植户的生产规模和他们的环保认知是否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的推广应用,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97个水稻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模经营和环保认知提升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纳多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与种植规模相比,环保认知对环保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较大。此外,农户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也有助于采用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农膜回收行为的采纳是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改善农业耕作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江西省577位乡村旅游地农户的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膜回收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农户对农膜回收的使用较少但了解较深且采纳意愿较高;文化程度、从事农业为主兼旅游业、家庭总人口等7个因素对农膜回收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引导农户从事农业绿色生产,结合对外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基于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698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认知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机制,并将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环境规制对农户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仅为59%,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面源污染危害认知和农业绿色发展前景认知均对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农户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正向影响,年龄、非农收入占比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负向影响;3)激励性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面源污染危害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约束性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绿色发展前景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提出加强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加大绿色生产财政补贴力度、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惩罚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洪宇  赵敏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40-21241,21271
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各种治理的技术和政策,农户的选择以及接受意愿是解决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所在。利用江汉平原3个县级市13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农户对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接受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接受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其中对技术作用的认知、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的大小、环境保护意识、担任公共职务对农户的意愿影响较显著,参加培训、性别对农户接受意愿影响不显著。该研究对于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其他新技术的推广有一些启示: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加强技术的有效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研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及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对生态环境认知程度较低,但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态度积极。2影响农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按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有利于农村发展,家庭月人均收入,教育程度,对农村土壤、水体、空气的满意程度,家庭有能力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会危害土壤、水体、空气。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入市的农户意愿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新疆新源县6个行政村18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入市的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愿意参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入市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61.90%,影响因素主要是农户宅基地特征及农户家庭特征;宅基地宗数、农户家庭年均纯收入、户主学历、农户对政策的认知度、农业依赖度及户主族别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入市意愿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山西省279份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家庭务农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与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农户自负保险费率与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呈负相关;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农业收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旅游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变量中农户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农户秸秆还田的意愿和了解程度对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主观规范中农户与周边村民和亲戚之间的交流频率、将绿色农产品卖给游客的意愿、政府宣传力度和合作社的影响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中家庭从事旅游业人数和文化程度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影响极显著.因此,在村组织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小组会议等形式提高农户认知水平,建立农田保护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多样化、农村产业形式多样化,推动农业环境友好型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意愿,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80.73%的农户愿意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技术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具体而言,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和技术学习容易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影响及技术学习容易程度限定下,农户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种植规模对高收益预期农户采纳意愿影响更强;受乡邻行为影响越大的农户对技术学习容易度要求越高;对认为技术学习较难的农户而言,农技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是影响其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制定差异化的技术采纳鼓励政策,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胡帮勇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214-217,221
基于三峡库区的调研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和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生态养殖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对传统养殖模式污染的认知不足,只有少部分农户愿意发展生态养殖,大部分农户态度模糊;农户是否愿意发展生态养殖受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环保支付意愿、养殖收入、政策引导、技术来源渠道的数量等都影响农户发展生态养殖的意愿,但是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