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造纸污泥和造纸白泥为代表的造纸固废物是制浆造纸工业的副产物, 将其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文中在分析制浆造纸固废物的种类和组成特点的基础上, 综述以造纸污泥和造纸白泥为代表的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未来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云南CDM林业固C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联合国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一些与林业相关的条款及CDM林业固C项目作了简要介绍,结合云南的具体情况,对CDM林业固C项目在云南开展的可行性作了分析。结果如下:云南有开展林业CDM项目的良好条件,可促进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将有力促进云南省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建议开展云南林业的固C效益与固C潜力,固C造林技术与模式,国际认可的林业CDM项目技术、程序与方法等研究。应积极实施林业CDM项目试点,开展国际合作,培养相关人材,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积极申报林业CDM固C项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林业的角度对《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相关条款做了介绍,并对CDM(清洁发展机制)林业固C项目在我国开展的前景及影响做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CDM林业固C项目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为林业争取国外资金、技术支持及促进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将有力促进我国林业展与生态建设。2)为了充分把握CDM林业固C项目的机会,需要对林业的固C总量及固C潜力,可纳入CDM的林业固C项目的类型与特征,合适的CDM固C造林技术及模式,C贮量测定的标准化以及CDM的运行机制等进行研究。3)建议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培养相关人材,开展小规模的CDM固C项目试点,并通过相关部门积极申报CDM森林固C项目。  相似文献   

4.
黄忠良,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生物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水土污染环境治理与湿地生态修复、矿区等困难地土壤改良及植被恢复、废物生物质资源利用研究工作。启梦黄忠良是出生在罗霄山脉、浏阳农村的80后。与他童年快乐相伴的是家乡青翠的山坡、清澈的池塘和潺潺的河溪。  相似文献   

5.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林业大省.我们对农业要高度重视,对林业也决不能忽视.林业具有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多种效益.发展林业,可以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释氧固碳、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致富农民,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相似文献   

6.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林业大省。我们对农业要高度重视,对林业也决不能忽视。林业具有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多种效益。发展林业,可以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释氧固碳、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致富农民,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相似文献   

7.
依据济宁市林业资源现状,及森林价值评估相关标准,按其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各龄组进行固碳释氧生态功能价值初步评估。经统计核算,济宁市257499.55hm~2,林木蓄积量14785456.54 m~3,森林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74.09亿元。根据林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森林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CO2是工业和化石燃烧的排放气体,不断加剧温室效应,森林大量吸收固定大气中CO2,成为巨大的碳汇.为减缓不断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林业正在经历发展方向的调整与转变,固碳林业悄然兴起,包含碳汇造林、保护森林碳库、发展低碳经济和碳替代措施等4个方面.在唱响“生态家园”,发展绿色GDP的目标下,摸清当地碳汇能力,开展碳价值测算,为低碳经济发展和保护碳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开展林业碳储量、固碳能力、固碳潜力及固碳价值的测算和研究,为今后绿色GDP计量、发展低碳经济、碳汇融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结合湖北林业资源特点,选取森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改善环境、改善小气候、堤岸防护、农田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憩、湿地蓄水调洪、净化水质十大功能的15项指标,对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2009年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718.68亿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为3476.51亿元,湿地生态效益价值为1242.17亿元。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相关说明与分析,提出了关于评估工作的完善措施和提高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固碳、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经济、促进低碳工业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优势,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在参与和应对低碳经济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固碳、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经济、促进低碳工业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优势,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本文就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效途径及建议等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探索构建林业碳账户体系,以浙江省林业碳普惠项目开发实践为例,提出林业碳账户总体设计思路。应用数字化理念,从账户体系设置,项目开发流程标准化管理与设计,解决目前项目开发过程中流程繁、技术专、管理难等问题,规范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与管理。提出扩大林业碳账户适用范围,集成林业固碳增汇技术服务,创新林业碳账户资源价值转化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法国是欧洲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现有森林面积1500多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在林业发展方面,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重视林业科学技术:林业科学研究是社会性的,研究重点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速生、高产林木良种;应用现代农业栽培技术,林业经营逐渐走向集约化;三是应用微生物、固N菌及真菌发展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CF)变化是观测林业碳汇变动的重要指南,林业碳汇潜力分析是实现碳中和的决策基础。选取福建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采用2011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方法,在定量分析2013年及2018年福建省LUCF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林业碳汇的提升潜力及方向。结果表明,福建省2013年森林生物量生长碳吸收总量为8023.73万tCO_(2)-e,乔木林固碳占总固碳量的90.89%,采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3598.37万tCO_(2)-e,占总排放量的83.64%。2018年相对2013年固碳量增长36.74%,采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50%。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净化、保护和加强土地、水和空气、可再生资源、北极、公园和野生动物,减少废物产生和能源消耗,加拿大提出了新的政策、计划和标准。这些政策、计划和标准都包括在“绿色计划”中。由于认识到林业在加拿大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该计划提出,林业应从永续收获转向永续发展。该计划包括永续发展的八个工作模型、更好地支持研究和开发改进的林产品  相似文献   

16.
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开发了建国42年来防护林、林业经济、林业总论、树木生理4个林业专题数据库,共收集林业科技信息1万余条。其中防护林专题库涉及水土保持林、防护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防洪护岸林、环境保护林、城市防护林等10大类46小类。价格450元,2张高密盘。国际标准书号为ISBN7-302-01184-2/S.2。林业经济专题库涉及林业经济体制,林业政策法规,林业建设与发展,林业区划与林业规划,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林业商品生产,林业经营管理等22个类目,共5000余条信息。价格600元,  相似文献   

17.
柳树植被滤器在土壤及污水净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开展植被滤器净化废物产品的研究有近10a的历史。城市污水、废渣及垃圾填埋厂滤渗物在短轮伐期柳树林地施用或灌溉后,不仅提高了林分的生物量,促进了能源林业的生产,也大大减轻了废物产品中有害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对环境的危害,同时提高了林农和城市的经济收益。柳树植被滤器也是剔除污染土地中重金属Cd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固碳、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经济、促进低碳工业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优势,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背景是气候问题,而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增加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及森林蓄积量,是控制温室气体减排重要因素之一。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19.
当下基层林业人才外溢严重,人才分布出现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林业发展的桎梏,从根本上提升基层林业岗位吸引力则是基层人才固林的必然要求。政府政策驱动和高校教育引导成为了基层林业人才流动的重要推手。通过政校融合模式体系的建构,对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促进物质资源、科研资源、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构建公开透明的基层林业人力资源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引入协同理论,探讨了计生基层林业岗位吸引力的规律和逻辑,并重点进行了模型搭建和具体方案研究,对于解决当前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云南这样的西部欠发达省份实施工业化道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节能减排瓶颈,如何破解这一矛盾?通过发展林业,发挥森林在固碳增汇方面的独特作用,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目的。本文探讨了云南建立林业碳汇体系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