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海安县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例,研究了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普及、项目推动、农企合作形成的"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经营模式。该基地的创建,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品牌农业发展,增强了当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健全各项制度、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业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核心,而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关键是要推行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建筑在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的,这需要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把千百万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较好地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项农业标准落到实处,包括生产、加工、运销全过程,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终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农产品生产基本上还是以人力要素为主的家庭联产分散经营(随意性明显)模式加上少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引入标准化生产),虽然这几年也制定了一些农业产品和检测方面的标准,但水平较低,跟国际标准及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淡漠,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粮食和水果生产目前依然处于粗放型的传统型生产状态,科技含量低,因而受到自然力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4.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宁夏第一农业人口大县,2006年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来,通过政府组织、科技配套、项目拉动、农户参与,逐步形成了"政府+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基地的创建,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习惯,极大地丰富了旱作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在树立品牌、增强当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对当地农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贵州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各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从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和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坚持以基础设施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引领,全面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打造了纳川三农食用菌、洪岩无公害大蒜等深加工农产品品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提高思想认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不仅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迫切需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施农业标准化已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者根据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农药知识、化肥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共计31道小题,并由农业技术人员手持调查问卷走访了三门峡市6个县(市)、区的38个乡镇共计467户农户,接受走访的农户中,男性比例为96.57%、女性比例为3.43%,〈20岁被访者的比例为0.86%、20~40岁被访者的比例为34.90%、40~60岁被访者的比例为58.03%、〉60岁被访者的比例为6.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被访者的比例为33.62%、初中文化程度被访者比例为53.96%、小学文化程度被访者比例为9.64%、未接受教育的被访者比例为2.78%。调查结果显示,38.33%的农户表示知道农业标准化,38.54%的农户表示知道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农民群众的农业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63.38%的农户表示接受过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89.72%的农户表示知道农药安全间隔期,67.88%的农户选择知道"三品"农产品生产中禁用的农药、肥料,98.50%的农户认为应该发展农业标准化,当地农民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94.22%的农户认为应该开展农产品中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95.07%的农户认为应该对批发市场、超市和饭店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农民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持积极态度。建议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当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制定目标,明确责任,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尽快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在农村形成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队伍,使他们成为从事农业标准化的技术带头人按照"有机构、有牌子、有队伍、有基地、有制度、有记录、有检测"的"七有"要求,搞好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区位优势,分门别类,以点带面,将新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尽快应用到生产中,并且通过示范效应得以迅速推广;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以"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为抓手,将农业标准化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促进我市农业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创建等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实施与农业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激励机制,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加速三门峡市农业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帆  涂炳坤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513-4517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结合在一起.“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户实现了订单农业生产,一方面改变了农户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使农户的收入得到了保障;同时使原来分散的...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劳动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53-145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各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建立规范的农民专业劳动组织创造了条件。目前,公司+基地+农户组织形式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公司为龙头、依托农民的优等资源供予、形成以城市经济中心带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组织模式。该模式实质是微观的个体组织模式,虽然让部分农民富裕了起来,但是要从根本上全面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必须从宏观经济角度,建立农民专业劳动组织的宏观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并通过发挥专业组织的运行机制,达到在组织范围内,整体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性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苏信 《农家致富》2023,(8):16-17
<正>江苏省常熟市海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蔬菜为主的各类农产品,自有生产基地2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辐射农户3000多户,形成“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蔬果产业化组织经营模式。公司拥有职工300多人,  相似文献   

11.
近年,南充市农牧业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着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的"两手抓"工作思路,在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与市场开拓中亮点纷呈,成绩显著。今年以来,该局又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放心农产品工程,按照"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组织生产,"基地专供、全面检测、质量追溯、授牌经营"组织营运,在农产品市场营销与开拓的新模式上作了有益尝试。一、在农产品供给上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四川康健农业公司按照"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果菜贸易公司是广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圳市“菜篮子”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公司自1982年成立以来,一直承担深港两地的新鲜果蔬及豆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及供应的重任。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物流配送、直销、连锁零售经营、进出口贸易以及农业观光旅游等业务。并已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基地为基础、标准化与品牌战略为特色、农业高科技为动力、“种加销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综合经营体系和“公司建基地联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开设分布在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的蔬菜生产基地3000多hm2。深圳…  相似文献   

13.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有效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罗山县四季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改善服务,创新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符合广西实际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为广西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目前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的最佳选择.[结果]广西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前期主要是采用“政府+基地(市、县级农业科技推广站)+农户+标准化”的政府主导型推广模式,后期主要有“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农户+标准化”和龙头企业带动型两种模式,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带动了广西农业产业标准化的快速发展.[建议]“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标准化”是目前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的最佳模式.在该推广模式中,政府各部门应协调合作,农业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农户应提高其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自觉性,以共同推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20年,石门县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优势区生产基地为重点,按照"田头市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坚持"农有、农用、农享"的原则,高质量完成石门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使用、当年见效的目标,提升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处理能力,降低了产后损失,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农业质量标准》2009,(6):50-51
10月24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研讨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从会上获悉.经过5年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走出了一条以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的新路子。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40个单位(199个县.41个农场)建成312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总面积5万km^2.总产量4221万t.涵盖52种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基地对接产业化经营单位816家,带动农户958.7万个.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8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农业质量标准》2010,(6):57-58
近年来。贵州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各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从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该省在推广实施蔬菜、茶叶、水果、马铃薯及粮油作物等主要优势产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农超对接”、“厂场挂钩”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先进经营管理模式。该省相继建设了22个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基地建设 近年来.江苏省以抓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做大、做强了农产品品牌。泗洪县近年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相关配套技术标准体系,按照统一的农(畜、水)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来规范生产与经营.通过农产品认证.实施标准化生产.打响了200多个农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甘肃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分析特色富民产业发展水平,针对农产品进口挑战增加,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较弱,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实力不强、"融资难"等问题,提出了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确立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以绿色优质为引领,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规模效益和农产品品质等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农产品生产基本上还是以人力要素为主的家庭联产分散经营(随意性明显)模式加上少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引入标准化生产),虽然这几年也制定了一些农业产品和检测方面的标准,但水平较低,跟国际标准及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