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单粒精播对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超高产地力条件下,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个体发育与群体结构的影响,探讨超高产花生理想株型和合理群体构建,进一步挖掘花生的高产潜力。【方法】以普通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HY22)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平度古岘镇、莒南板泉镇、冠县梁堂乡和宁阳葛石镇设置4块春花生超高产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安排单粒精播(SS)和双粒穴播(DS)2种种植方式。分别于开花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对各试验点不同播种方式的花生进行植株性状考察,于成熟期对单株结果数、幼果数、秕果数、饱果数、双仁果数和经济系数等进行考察,收获时组织专家进行实收测产。【结果】(1)各试验点单粒精播花生的荚果平均产量比双粒穴播高13.92%,单株结果数显著增加是增产的原因,其中单粒精播每公顷果数(幼果除外)最高达到592.5万个。(2)生育前期单粒精播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节数、主茎绿叶数、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系数均显著高于双粒穴播,有利于提早封垄,能有效增加光合面积。(3)成熟期单粒精播花生主茎绿叶数显著高于双粒穴播,有效光合时间得到了延长。(4)单粒精播条件下各试验点花生饱果期的单株果重与主茎高和侧枝长成负相关,与分枝数和叶面积系数呈显著正相关。(5)单产水平最高的莒南试验点,其单粒精播花生成熟期的单株果重与叶面积系数和经济系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超高产条件下花生存在地上部冗余现象,单粒精播方式对合理优化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效果显著,分枝数是影响单粒精播花生单株果重的重要因素,而增加结果数提高经济系数则是其进一步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突出,自给率不足35%,花生在保障食用油脂安全和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但近年来花生总产量增加不多,还要避免与粮棉争地,因此增产重点应放在提高花生单产上。传统双粒穴播花生在高产条件下,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而单粒精播变革种植方式后,花生植株均匀分布并减小株间竞争,缓解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单株生产潜力,实现了在总生物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提高经济系数的高产新途径。为进一步揭示单粒精播增产的机理,本文系统阐述了单粒精播对花生植株性状、生理特性和养分吸收利用等有关个体发育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群体整齐度、群体光合、源库关系和产量构成等群体结构性状的影响。以单粒精播技术为核心,配套施肥和管理等技术创建了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带动了花生单产水平提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单粒精播快繁技术在花生良种快繁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花3号(多粒型)为研究材料,系统研究大田单粒精播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和大棚单粒精播高效快繁技术对花生植株性状、产量和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两种单粒精播技术均可明显降低花生株高,增加单株结果数及饱果率,提高产量和繁殖系数,其中大棚单粒精播高效快繁技术的繁殖系数达到34.3,比常规双粒穴播提高84.5%.[结论]两种快繁技术在节种增产、提高繁殖系数上效果明显,可作为花生新品种快速蘩育的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中国,为保证出苗率及播种质量,田间常采用多粒播种。然而,多粒穴播植株间的竞争往往限制了植株的生长和最终产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团队前期研究建立了单粒精准播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单粒精播技术的节种作用和增产效果结合起来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益,实现节本增效。挖掘不同种植方式花生叶片、根系及荚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单粒精播栽培技术提高花生荚果产量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推动花生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试材,测定单粒精播和多粒穴播种植产量相关指标,分别取花生开花后30 d倒三叶和主根及侧根、鸡头幼果期花生荚果进行转录组测序,从分子水平阐述不同播种方式花生产量的差异。【结果】与多粒穴播相比较,单粒精播种植方式下花生单株荚果数、单株饱果数、单株果重、经济系数均显著提高。转录组数据组装后,平均每库包含4 430万个读数。通过不同比较组合中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通路分析,与多粒穴播相比较,单粒精播种植植物叶片中参与赤霉素信号传导、光信号传导等过程的转录因子及光系统Ⅱ放氧复合体、叶绿体膜、氧化还原反应等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量升高;根系中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诱导...  相似文献   

5.
林下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花10号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幼龄果园间作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密度为18.0万穴/hm~2和21.0万穴/hm~2时,单株生产力高,单株结果数多,饱满度较高,单位面积结果数多,因而产量最高。由试验数据结合趋势图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20.40万穴/hm~2,产量为2 899.35 kg/hm~2,较双粒穴播对照节种32.0%、增产7.38%。  相似文献   

6.
花生双粒或多粒等传统种植模式不仅造成同穴植株生长发育竞争排斥,降低产量,而且消耗种子量过大,严重影响种植效益。为此笔者选用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安花10号,开展单粒精播与双粒穴播传统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安花10号采用单粒精播种植模式具有群体结构合理、节种节耗等显著优势。发展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释放植株个体增产潜能,缓解高产栽培中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兰陵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常年种植20万亩以上。常规花生高产栽培一般采用双粒播种,群体较大,个体发育受影响,难以充分挖掘单株增产潜力。采用单粒精播,能够进一步培育壮苗和适宜群体,打好高产基础,通过提高单株生产力,实现花生高产高效的目标,对提高花生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花7号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密度为21.0万穴·hm-2时,干物质积累量多,积累速率快,单株生产力高,单位面积内果多,因而产量最高。由2013年和2014年两年试验数据结合趋势图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20.3万穴·hm-2,产量为4 298.9 kg·hm-2,与对照双粒穴播相比,节种32.4%,增产10.8%,起到了节本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单粒精播花生高产栽培原理,以普通型花生品种“鲁花1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穴播单粒,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群体生态特征的变化及产量效益,确定了适宜的精播密度。结果表明,花生植株的主茎高度、侧茎长度均呈低密度范围内(13.5-19.5万株?hm-2)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但主、侧茎节数呈减少趋势。同时,适宜密度单粒精播可增加穴数,改善单株生长环境,植株间相互影响小,有利于塑造丰产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0万粒(穴)?hm-2左右。研究认为,在一定密度范围内,花生单粒精播一方面有节种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增产效果,二者结合会带来更大效益,是取得花生高产高效的一项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种子处理、单粒精播、中后期科学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提高群体质量,是花生高产再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高产大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处理产量显著增加,与双粒播种相比,单粒播种处理分别增产12.6%、19.8%、13.0%、11.4%、9.9%和10.0%。百果质量、单株果数和饱果数表现出和产量基本相同的趋势。单粒精播花生单叶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CAP),茎、叶和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双粒播种,而群体呼吸速率(CR)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群体呼吸速率占群体光合速率的比例(CR/TCAP)表现为D1、D2和D3处理显著低于双粒播种,单粒精播处理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D2处理最低。可见,D2处理有利于减少花生植株呼吸消耗,更有利于花生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适宜的精播密度和提高光能在花生群体的利用率,采用单粒精播技术。建立一个合理的动态群体结构是从幼苗到成熟期包括其他栽培措施配合下,可以协调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等。使光热资源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使干物质得到大量积累,为花生高产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单粒精播的核心问题是确定适宜的精播密度,提高花生群体光能利用率。它在其他栽培措施配合下,能协调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都较为合理的动态群体结构,达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地力,使干物质大量积累,为花生高产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适宜的精播密度和提高光能在花生群体的利用率,采用单粒精播技术。建立一个合理的动态群体结构是从幼苗到成熟期包括其他栽培措施配合下,可以协调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等。使光热资源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使干物质得到大量积累,为花生高产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普通型花生品种"铁引花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单粒穴播,系统研究了密度对花生植株特性及产量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精播密度。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植株的主茎高、侧茎长、单株生产力等植株性状随密度(7.5~37.5万穴/hm~2)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但分枝数、叶片数呈减少趋势。当密度为15万穴/hm~2时,花生植株的各性状、叶面积系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和荚果产量等经济系数较其他密度处理显著提高。本研究认为,单粒精播模式下花生的适宜密度为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6.
单粒精播对花生活性氧代谢、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粒型花生品种花育23号为研究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单粒精播技术对花生叶片活性氧代谢、群体地上部植株和荚果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种植可提高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且单、双粒种植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花生单粒精播条件下,花生地上部植株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相对稳定,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显著提高;SOD活性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相关,是影响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的主要抗氧化酶。本研究说明,单粒精播可通过影响花生花后活性氧代谢水平,尤其是SOD酶活性,延缓植株衰老进程,改善地上部群体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动态,从而促进荚果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确立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下的合理种植密度,构建高产花生群体模式,研究大垄(90 cm)双行种植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群体结构变化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半蔓生型花生品种‘四粒红’和直立型花生品种‘吉花 26’为材料,设置 6 个种植密度 M1(31.71 万株 /hm2)、M2(27.75 万株 /hm2)、M3(24.67万株 /hm2)、M4(22.20 万株 /hm2)、M5(18.50 万株 /hm2)、M6(15.85 万株 /hm2),以单垄(60 cm)双粒播种(11.93 万穴 /hm2)为对照(CK),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出苗率、植株生长情况、SPAD 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建立花生合理群体结构和不同类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不同的花生类型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出苗和齐苗的时间不同,‘四粒红’早于‘吉花 26’出苗,播后 25 d‘四粒红’在 M3 密度下出苗率最高、达 100%,播后 30 d‘吉花 26’在 M3 密度下出苗率最高、达 100%,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两品种主茎高和侧枝长逐渐增高,SPAD 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吉花 26’的干物质积累量先升高后降低,‘四粒红’的干物质积累量则逐渐升高。此外,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和百果质量先增多后减少,‘吉花 26’在 M4 密度下最高,‘四粒红’在 M5 密度下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同时,两试验品种的花生荚果产量不断提高,‘吉花 26’在 M4 时产量达到最高、为 7 956.67 kg/hm2,‘四粒红’在 M5 时产量最高、为 4 790.7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 96.14%、65.42%。【结论】大垄双行 + 单粒播种种植模式相对于单垄双粒种植模式可以增加花生株高、SPAD 值、干物质积累量,同时提高了产量。在密度一致的情况下,花生可以由双粒穴播改为单粒精播,以提高花生产量,应用大垄双行种植时,应根据花生品种类型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半蔓生型花生品种以 M5 密度最佳,直立型花生品种以 M4 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出单粒精播条件下花生最适种植密度,为新疆绿洲农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优质大花生"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在机收花生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9个不同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荚果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农艺性状指标对花生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表现不同.其中,主茎高、侧枝长、果数、仁数等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秕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荚果长、荚果宽、仁长、仁宽等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出仁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则为先增加后减少,但各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在7.5万~18.0万穴/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种植密度大于18.0万穴/hm2时产量开始下降.[结论]在新疆膜下滴灌条件下,"花育25号"单粒精播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0万穴/hm2.  相似文献   

19.
福建杂交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杂交早稻的组合、施氮量、基本苗和秧龄对产量效应的研究表明:威优64具有最高的产量,杂交早稻每公顷以插基本苗90万、施纯氮量187.5公斤以下为宜;在稀播条件下,35天以内的秧龄均适宜。通径分析表明:杂交早稻要获得高产,必须抓住每公顷有效穗与每穗饱粒数这两个因素,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问达到最大的协调。为此,本文提出了要使杂交早稻每公顷产7500公斤的群体动态、库源关系等指标。  相似文献   

20.
冯希省 《现代农业》2008,(10):33-34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常年花生种植面积4.1万亩,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丘陵旱薄地种植。近年来通过在科技局立项实施《花生新品种试验与开发》《万亩优质花生生产示范开发》等科技项目,通过设立试验,研究并推广配套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为了稳定提高旱薄地春花生产量,课题组针对纯旱作条件下旱薄地花生种植方式,从耕作制度、抗旱保墒、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形成了丘陵地区纯旱作条件下旱薄地花生“十项”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1万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