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植棉老区。近年来,随着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植棉大县射阳抗虫杂交棉面积达5.7万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96.2%,品种以中棉所29、鲁棉研15号、科棉1号为主,平均每公顷皮棉1635kg,为提高单产、增加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抗虫杂交棉推广应用也成为沿海棉区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栽培技术也因此倍受沿海棉区广大棉农所关注。因此,对射阳县大面积夺取抗虫杂交棉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多年实践和探讨。1适宜密度。抗虫杂交棉个体发育优势强、植株高大,宜等行种植。一般…  相似文献   

2.
抗虫杂交棉高效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南阳县杂交棉种植曾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40%,增产15%~30%,但因缺乏强优势组合和制种产量低等,发展缓慢.随着科技的发展,抗虫杂交棉把抗虫性、丰产性与优质结合为一体,加之制种技术水平的提高,抗虫杂交棉将更有效地满足广大棉农"一优双高"的要求.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在于选育强优势组合和解决高产制种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21世纪初以来,种植抗虫杂交棉已成为江苏沿海棉区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抗虫杂交棉推广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在沿海棉区已经占全部棉田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4.
苏沿海棉区抗虫杂交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盐城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从20世纪初以来,抗虫杂交棉推广应用已成为沿海棉区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在沿海棉区,抗虫杂交棉面积已经占全部棉田的95%以上,基本普及了杂交化.  相似文献   

5.
海盐县地处浙江北部,杭州湾北岸,属长江下游棉区,植棉历史悠久。2003年开始引入抗虫杂交棉品种,经过几年的试种、示范,逐步为棉农所接受、认可。从目前供种数量看,2006年抗虫杂交棉已占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的40%以上,且发展势头迅猛,预计2007年将占全县植棉面积的80%以上,成为当家主栽品种。1抗虫杂交棉品种的表现1.1增产明显。抗虫杂交棉品种结铃多、铃大、衣分较高,增产明显。据本单位试验对比和典型田块调查,通常每公顷可增产皮棉300kg以上,增幅20%以上。1.2抗虫、抗逆性强。所引入的抗虫杂交棉品种均为转Bt基因抗虫棉,在田间生产中对棉铃…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沿海棉区区划的棉田近几年在 1 5万公顷左右 ,多年来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中熟陆地常规抗病棉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试种杂交棉 ,但发展不快 ,至 1 999年推广面积仅有 0 .9万公顷 ,占沿海棉区棉田的不足1 0 %。 2 0 0 0年以来迅速扩大 ,当年杂交棉 1 .63万公顷 ,占该区棉田的 1 6%,2 0 0 2年猛增到 6.5万公顷 ,占该区棉田的 65 %,预计 2 0 0 3年基本普及。杂交棉之所以很快成为沿海棉区的主栽棉种 ,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 ,形成了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 ,并经示范推广已被广大棉农掌握。1杂交棉的生长优势1 .1生育优势。近三年对比观…  相似文献   

7.
金以龙 《中国棉花》2003,30(5):21-22
1棉花产业概况沙洋县地处汉江河流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具有悠久的植棉历史 ,棉花生产高峰期棉田面积达到1 .3万公顷 ,总产达到 1 1 5 0 0吨。近几年来 ,经过调减低产棉区、稳定高产棉区 ,全县棉花面积一直稳定在 0 .7万公顷以上 ,总产皮棉 90 0 0吨左右。通过实施科技兴棉战略 ,大力发展抗虫、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 ,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鄂杂一号。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高效模式 ,不仅稳定了棉田面积 ,而且使全县的优质棉率迅速提高 ,达到 80 %以上 ,棉农收入不断增加。由于棉花品质的不断提高 ,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那种品种多乱杂、…  相似文献   

8.
兴化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年植棉面积1.33万公顷左右,自2002年大面积推广应用抗虫棉以来,种植面积已达85%以上。从近年来种植抗虫棉的实践看,不少植棉户种植抗虫棉出现产量不高,效益不好的现象,主要是棉农对抗虫棉认识不够,不能根据抗虫棉的生育特点,进行科学植棉。通过调查,认为棉农要种好抗虫棉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购品种抗虫棉分为抗虫杂交棉与常规抗虫棉两种类型,从近年种植情况看,常规抗虫棉在本地适应性差,表现迟熟,中期遇高温、干旱,蕾铃易脱落,结铃性差,年度间产量变异大,不太适应本地种植。而抗虫杂交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田间…  相似文献   

9.
沿海棉区杂交棉的生产优势和高产优势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市沿海棉区区划的棉田近几年在15万公顷左右,多年来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中熟陆地常规抗病棉,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试种杂交棉,但发展不快,至1999年推广面积仅有0.9万公顷,占沿海棉区棉田的不足10%.2000年以来迅速扩大,当年杂交棉1. 63万公顷,占该区棉田的16%,2002年猛增到6.5万公顷,占该区棉田的65%,预计2003年基本普及.  相似文献   

10.
龚平  房传胜 《中国棉花》2006,33(4):42-43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也是高产棉区,笔者2005年7-10月在江西、湖北、安徽的长江中下游流域19个县进行了棉田调查发现:种植品种70%以上是抗虫杂交棉,基本上是营养钵育苗,种植密度每公顷1.5万~3.0万株,公顷产子棉3000~5000kg。总体植棉水平较高。1存在问题1.1植棉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最低单产每公顷2250kg,最高的能达到6000kg,植棉收入差距达1~3倍。单产水平低的农户主要是新棉农、墨守成规的老棉农或非主产区的棉农。1.2重前轻后多早衰。棉农大多注重前期管理,忽视后期管理,后期在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上投入不足,减产1~3成。1.…  相似文献   

11.
谢炎康 《江西棉花》2009,31(1):48-49
抗虫杂交棉泗抗6号新品种系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选育,2006-2007年引入浙江余姚棉区试种示范,皮棉产量在各试种示范点均超过对照品种,其表现杂交优势强,早熟性适中,丰产性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也深受植棉户欢迎。  相似文献   

12.
南疆杂交陆地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新疆兵团成功引种杂交陆地棉品种标杂A1以来,杂交棉在新疆兵团推广速度很快,棉花单产大幅提高,棉农植棉效益不断增加。杂交棉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好,已经被新疆兵团各植棉单位认可,兵团要实现“十一五”期间棉花公顷产皮棉突破3000kg的目标,发展杂交棉产业已势在必行。结合近几年南疆杂交陆地棉生产实践,总结出南疆棉区滴灌条件下杂交陆地棉高产栽培经验,以期为大田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北疆棉区杂交棉生育特点及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北疆引种试验示范杂交棉获得成功,在地方、兵团得到大面积迅速推广。杂交棉和常规棉相比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根系发达,植株粗壮,长势好,抗逆性强,子棉和皮棉产量、纤维品质、抗棉铃虫、抗枯黄萎病等综合性状比较好,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棉农植棉热情高涨,深受棉农的欢迎和喜爱。由于北疆棉区部分县(市)、兵团刚刚推广杂交棉,棉农对杂交棉的生育特性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认识不足,在生产中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抗虫杂交棉铜杂411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保留不同叶枝数的条件下,叶枝及果枝的果节数、成铃数及成铃率等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保留1-2层叶枝的单株总果节数、成铃数及子棉产量均较高,建议在抗虫杂交棉简化节本栽培过程中适当保留1-2层叶枝。  相似文献   

15.
中棉所70在江苏省主产棉区的种植表现和栽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7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培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8年江苏省引进了该品种,2009年度在江苏省主产棉区进行了栽培特性试验,旨在摸清其特征特性,为制定中棉所70在江苏省主产棉区的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稀植棉花的配方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植棉是一种株型高大、分枝多的棉花品种,密度每公顷2.25万~3.75万株,较常规种植密度减少1.5万~3.0万株,主要靠单株成铃数、铃重提高产量,在我国的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但由于其密度小,加强对其的田间管理,尤其是施肥技术的科学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中棉所46是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中早熟抗虫杂交棉,株高100cm,植株较松散,适合稀植,一般密度每公顷3.00万~3.75万株。2004年在汤阴县主要植棉区菜园镇、任固镇进行中棉所46春棉示范,在韩庄乡、宜沟镇进行麦垄套种示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土壤测试值-1-1低产田:N<80mg·…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提高棉花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棉花生产情况陕西省植棉历史悠久 ,棉花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 0世纪 5 0~ 70年代植棉面积 2 6.7万公顷左右 ,每公顷产量 30 0~ 375 kg,总产 1 0万吨左右 ,进入 80年代初期 ,进行了水地向旱地、西部向东部、低产向高产地区“三个集中”的第一次调整 ,到 80年代末 ,棉花面积调减到 8万公顷左右 ,单产75 0 kg左右。进入 90年代 ,又进行了棉田向最佳生态适宜区的第二次调整 ,棉田面积下降到 6.7万公顷以下。到 2 0 0 0年 ,全省棉田只有 3万公顷 ,单产上升到 90 0 kg。进入新世纪以来 ,适宜棉区棉田面积随着市场的变化虽有起伏 ,但基本…  相似文献   

18.
在江汉平原棉区对13个抗虫杂交棉品种进行了产量鉴定试验,从结铃性、铃重、衣分和产量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初步筛选出产量优势明显的抗虫杂交棉品种6个。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盐城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也是江苏省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20世纪末开始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并迅速发展应用,到2010年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已达到植棉面积的95%以上。但是由于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制种方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纯度难保证,因此近几年杂交棉制种规模逐步缩小,制种产量逐年下降,种子价格不断上升,已严重影响抗虫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抗虫杂交棉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势,在冀中南以地膜直播形式得以推广。但受种子售价高等因素限制,北方棉区仍未大面积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冀中南棉花育苗移栽示范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