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苎麻是达县第一大优势经济作物,是种麻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去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影响,苎麻产业化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对此,本文认真分析了苎麻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推动苎麻产业化发展走上正常发展轨道,为麻农增收带来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地区成龄苎麻田冬季套作蔬菜的种类、经济效益及套种对苎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龄麻田种植蔬菜要选择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蔬菜可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叶菜类和茎菜类,收获期最迟不能超过4月上旬。套作蔬菜对苎麻农艺性状和产量有影响,尤其是对头麻的影响最大、二麻次之,对三麻的影响最小。套作豌豆、生菜、榨菜和芥菜可显著增加头麻的产量。麻田套作蔬菜在产量、产值及经济效益上均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芥菜要苎麻套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最高,可作为南方坡地成龄麻田套作的最佳模式,其次为小白菜要苎麻,莴苣要苎麻、榨菜要苎麻和雪里蕻要苎麻模式较好,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已成为博白县农民增收的支柱来源,冬种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优良天然纤维作物。苎麻是我国国宝,我国苎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所以被称为"中国草"。多年来苎麻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财政增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利用仅占整个苎麻植株5%左右的纤维,而对占90%以上的苎麻叶、骨、壳、根等副产物没有很好利用,当作废物丢弃,或作为肥料  相似文献   

5.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之一,是扶贫工作重中之重,是实现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途经。巴东县大支坪镇自2002年开始,引进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成立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从恩施州农科院引进"鄂马铃薯10号"原原种,建原种扩繁基地,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走出了一条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成龄苎麻地经济效益,利用冬闲时间,进行了在苎麻地行间套种红菜苔、榨菜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于苎麻地行间套种红菜苔、榨菜均能增加苎麻地的收益,且试验年度套种红菜苔的收益高于套种榨菜的收益;能有效抑制苎麻地杂草生长,改善苎麻地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的论述,将提高朝阳县域农民的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互助县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深入,马铃薯已成为浅山、半浅半脑山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长期以来,由于马铃薯生产全过程都是由人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而且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打破马铃薯收获关键技术这一瓶颈,互助县农机推广站经过两年时间努力,自行研制开发出了与手扶配套的4UM—40型马铃薯机械收获机具,并在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开发马铃薯产业,满足人民生活对马铃薯的多元化需求,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供求平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是有效平抑农产品价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是我县今后建设和谐新农村、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东乡县大部分是旱作农业区,探索和规范马铃薯双垄沟栽培技术,对提高马铃薯单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竹县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悠久的苎麻栽培历史,面积大、品种优、质量好而享有中国苎麻之乡之美称。大竹苎麻荣获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麻纺协会优质苎麻纺织基地县称号。按照市委提出的发展苎麻生产,开拓装饰产业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将苎麻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突破口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主抓,大力支持苎麻基地建设,推动了苎麻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屏镇马铃薯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形势,对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益,推动马铃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实现中屏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马铃薯是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市场销售量大销路广,充分利用半山区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建瓯市川石乡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马铃薯生产,从农业科研部门引种和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一定浓度的ABT1、2、3号生根粉溶液在苎麻嫩梢扦插、细切种根育苗、脚麻多栽和种子育苗移栽上,表现为可有效缩短育苗时间,提高繁殖效率,明显改善育苗移栽、麻地的苎麻根系性状和经济性状,增产效果明显,能显著的改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庄浪县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庄浪县农民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庄浪县委、县政府将马铃薯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三大(马铃薯、果品、畜牧)支柱产业之一,通过狠抓种薯基地建设,创办龙头加工企业,开展优质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生产,推广马铃薯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使全县马铃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经之一。  相似文献   

16.
姚美秀     
正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前景广阔。马铃薯种植在建水甸尾乡铁所村历史悠久,是发展冬季农业的一大优势。按理本应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农业增产支柱产业、农村发展的特色产业,然而,因种植分散、单产低、种植技术落后、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在用的6BM280型苎麻剥麻机存在的不便于移动的主要不足,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改制成6BM280G型移动式苎麻剥麻机.该机在保留了6BM280型苎麻剥麻机的优点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外,增加了便于移动的两个滚轮和两个可拆卸的推移把手,还增加了可拆卸的晾麻杆,一个人就可以将该苎麻剥麻机推移到麻地现场剥麻,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建水县薯类尤其是甘薯种植历史悠久,薯类产业特别是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经济支柱。通过介绍建水县薯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薯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薯类产业发展对策,对做大做强马铃薯及甘薯产业、加快建水县的财政增长、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向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商品率逐年提高,薯农收入逐年增加,区域布局进一步优,马铃薯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建立起完善的马铃薯流通体系,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会东马铃薯流通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起完善的马铃薯流通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是全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持续打造,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云南重要的特色产业。马铃薯不仅是云南省高海拔贫困山区农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中、低海拔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它对山区群众的粮食安全保障和广大农户的增收致富意义重大,对扶贫攻坚、实现云南如期全面脱贫意义重大。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农民长期自留种,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