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鳍东方鲀集约化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及日本海域,是鲀科鱼类中可进行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并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精品,全国年成品鱼产量达4000t左右,养殖产量已接近河鲀消费大国日本。红鳍东方鲀大规模集约化网箱养殖是我国近年来新增的养殖模式,它具有养殖成本低、鱼体生长快、鱼肉品质好、养殖管理方便和易于活鱼运输等优点。笔者总结在辽宁大连、山东荣成等地进行红鳍东方鲀的集约化网箱养殖经验,具体结合2002年在山东荣成桑沟湾海区网箱养殖红鳍东方鲀的数据,就集约化网箱养殖红鳍东方鲀技术及体会介绍如下:一、海…  相似文献   

2.
<正>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的暖水性鱼类。近年,我国红鳍东方鲀养殖业蓬勃发展,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地均有养殖,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种病害问题频发。在2016年10月,本实验室接诊了一个以体表各部位尤其头部出现不规则隆起为主要病征的红鳍东方鲀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起,红鳍东方鲀已逐渐成为我国海水鱼类主要养殖品种,主要出口韩国和日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近年来由于水域环境,尤其水质的变化,再加上管理不善,饵料质量不稳定及滥用药物,使得养殖红鳍东方鲀的健康状态恶化,尤其在越冬过程中出现大量死亡.由于养殖过程中乱用药物,出口中被检出抗生素和甲醛类等药物的残留,严重危害养殖红鳍东方鲀的发展,因此掌握红鳍东方鲀的健康状态和鱼病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养殖红鳍东方鲀、黄鳍东方鲀为主,在南方江、浙、福建、广东一带主要养殖双斑东方鲀,其养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1 生产现状在日本 ,近 2 0年来 ,作为名贵鱼类 ,红鳍东方一直列为重要养殖对象。日本红鳍东方养殖产量已于 1 993年达达 442 7t,与近年一直维持在5 0 0 0t左右。日本红鳍东方养殖主要集中于九州和四国地区 ,养殖红鳍东方主要产地为熊本县、长崎县、鹿儿岛县和爱媛县。在日本 ,红鳍东方养殖一向为海面网箱养殖。在中国 ,近 1 0年来 ,尤其是近几年 ,适应日本和韩国市场需求 ,红鳍东方养殖也已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中国养殖红鳍东方对日本出口数量已于 2 0 0 0年达到 3 0 0t左右 ,而于 2 0 0 1年高达7.4t。此外 ,中国养殖红鳍…  相似文献   

6.
<正>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俗称黑艇巴、黑腊头、河豚。红鳍东方鲀体型肥大,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历来有"鱼中之王"之美称。日本、韩国人最为喜食,我国沿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食用红鳍东方鲀的习惯。为探索红鳍东方鲀在我国北方池塘的生态养殖技术,笔  相似文献   

7.
杜佳垠 《齐鲁渔业》2003,20(9):22-22
1 发生 在我国,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最早于2000年初春由笔者确认于大连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的1龄红鳍东方鲀(杜佳垠,2000)。尔后,笔者在大连4家企业先后确认10例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其中,包括2002年初夏1家企业水槽培育1月龄红鳍东方鲀稚鱼盾纤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2002年晚春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1龄和2龄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冈本异沟吸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2002年初冬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当年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和2年红鳍东方鲀盾纤虫  相似文献   

8.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英文名Tiger puffer,俗名廷巴鱼、黑艇巴、黑蜡头、虎河鲀,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红鳍东方鲀的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产业,目前各养殖单位或个人在红鳍东方鲀成鱼养殖成活率上高低不等,高的可达90%以上,低的只在50%左右.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就红鳍东方鲀在成鱼养殖上保持成活率达90%以上的几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鲀异钩虫病是日本养殖红鳍东方鲀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我国在2002年首次确认此病在养殖红鳍东方鲀时发生,笔者于2002年在暗纹东方鲀亲鱼越冬时发现,2003年和2004年一龄暗纹东方鲀越冬时又多次发现,是目前长江口区域养殖暗纹东方鲀鱼种时发病最严重的,损失最大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危害各生长阶段的河纯鱼,并且常常和纤毛虫病、车轮虫病、细菌病并发。  相似文献   

10.
严美姣  吴旭  黄军 《水利渔业》2008,28(1):38-42
根据红鳍东方鲀生长激素基因全序列,设计13对引物,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和克隆测序技术对野生红鳍东方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东方鲀整个生长激素基因的6个外显子中没有多态性,在其内含子2、内含子5以及3′侧翼区发现有多处序列变异位点,包括碱基的缺失、插入和一些单核苷酸突变.这些遗传多态性的存在为从分子水平上对东方鲀的鉴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的一些等位基因丧失,造成其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应及早加强对其种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红鳍东方鲀为近海底栖的肉食性鱼类,因其肉味鲜美,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日本、韩国等多地消费者的青睐。1994年我国北方开始规模化养殖红鳍东方鲀,工厂化集约型养殖由于其养殖密度较大,所带来的疾病问题也是无可避免的,国内外经常有河  相似文献   

12.
河豚鱼在我国分布有40余种,尤其以红鳍东方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河豚鱼中毒性最小、经济价值最高的名贵鱼类,一直为日本、韩国和中国人所青睐,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首选和出口创汇的优势水产品。仅在环渤海湾一带,就有2.3万渔民的生存与红鳍东方鲀产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渔业动态     
日本长崎县综合水产试验场放流红鳍东方鲀苗种36000尾 为了联合调查山口县和福冈县在外海海域放流红鳍东方鲀的效果,今年7月9日,日本长崎县综合水产试验场在有明海内湾标志放流了36,000尾红鳍东方鲀的人工苗种。 该水产试验场从1995年开始在有明海进行了红鳍东方鲀的标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红鳍东方鲀白口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70年代起,日本兴起了河鲀的养殖,特别是其中较珍贵的红鳍东方鲀的养殖,并相继确立了人工育苗技术。至1980年,日本西部各地都开展了红鳍东方鲀的养殖.养殖河鲀在1979年开始推向市场,以后逐年增加,如在1983年,养殖河鲀占下关市河鲀总销售量的18%。由于养殖面积和数量短期内迅速扩大,养殖历史较短,故在养殖技术上还存在着许多  相似文献   

15.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底栖肉食性的沿岸种类。因其性凶猛、个体大、生长陕、味鲜美,素享"鱼类之王"之美誉。1990年黄海水产研究所与烟台海带育苗场和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合作,进行红鳍东方鲀工厂化育苗首次在国内获得成功以后,我国北方和南方相继进行红鳍东方鲀的工厂化养殖,红鳍东方鲀的人工育苗技术不断改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9月,中国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产品的加工经营,因暗纹东方鲀不可以以鲜活的形式销售,需要对河豚鱼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17.
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成功青岛海洋大学经过两年试验研究,就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技术,从而为大规模养殖这种珍贵鱼类奠定了基础。青岛海洋大学为探索在我国进行人工养殖红鳍东  相似文献   

18.
红鳍东方鲀的病害防治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鳍东方鲀因其肉质鲜美,已成为近年来海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但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随之疾病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红鳍东方鲀的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其他类疾病,为红鳍东方鲀健康养殖及疾病防控提供  相似文献   

19.
红鳍东方鲀是海产经济鱼类中价值较高的一个种类。由于近年自然资源大幅度下降,鲀类产品供不应求。鱼价不断上升。尤其红鳍东方鲀在日本倍受欢迎。活鱼售价高达3万日元/kg以上。为了促进鲀类养殖事业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红鳍东方鲀是日本海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在日本市场上成为颇受欢迎的水产品。一、生态习性红鳍东方鲀是一种温水性海洋鱼类,分布在日本本州中部以南沿海和我国黄渤海,栖息于沿岸砂质海域。日本的红鳍东方鲀生存水温范围是4~29℃,最适水温范围16~25℃,在水温14℃摄食活动开始降低,10℃停止摄食;当处于28℃以上高水温和10℃以下低水温不适环境时,潜入沙中(可能由于种群的差别,产于我国黄渤海的鲀鱼其适温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