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决发酵床垫料来源问题,降低发酵床制作成本,笔者选用身体健康、体重和日龄相近的育肥猪进行养殖试验。通过试验来比较用食用菌废菌糠代替部分锯末对发酵床温度、生猪生长育肥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垫料组分的制作成本。试验表明,废弃食用菌块的加入不影响发酵效果及生猪的育肥性能,在废弃食用菌资源比较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由玉米秸秆代替部分稻壳和锯末作为发酵床垫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组发酵床垫料配方;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三栏一组,分别置于12个发酵床栏内饲养。对各处理组间垫料的变化、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况进行相关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各处理组间垫料的孔隙度变化、含碳量、含氮量等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况,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胴体指标,肌肉嫩度、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统计,一定比例的秸秆替代发酵床中稻壳和锯末能降低饲养成本,但综合生产现场和市场行情,在垫料中替代10%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控制猪发酵床垫料所含重金属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试验采集北京市大兴某生态养猪场不同使用时间的育肥猪发酵床垫料,用干法灰化、盐酸溶解和原子吸收仪对其中的重金属残留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使用1~3年的发酵床中铜、锌、铅、镉、砷最高含量分别为178.82,251.36,1.71,0.23,8.34 mg/kg,含量均低于国标最高允许量。说明使用3年的猪发酵床垫料重金属残留不影响其资源化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废弃物菌糠作为发酵床养猪垫料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生产金针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菌糠为发酵床垫料,探讨此种垫料的发酵效果,以及与水泥地面饲养方式相比较下的发酵床养猪的生产性能差异,旨在探索区域性农业废弃物资源在发酵床垫料使用的可行性,为降低发酵床垫料使用成本提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接种任何菌剂的条件下,菌糠作为发酵床垫料使用时表现出较高的发酵温度,并且发酵温度持续时间长;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与发酵床饲养模式下比较,发酵床饲养的猪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提高14.41%、12.59%,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2.4发酵床垫料用量的计算好 的发酵床就是能结合养猪生产的需要,科学调整各垫料原料的种类和数量,达到发酵菌种最适宜生长繁殖状态的培养基。所以必须根据垫料的基本要求,同时结合各种原料的物理特性以及猪只生产情况来计算材料用量。不同材料、不同季节的垫料用量是不一样的。表3和表4简要列出了育肥猪的垫料用量,其他类型的猪也可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志德 《中国猪业》2011,6(10):44-45
本文分析比较了发酵床养殖育肥猪、母猪和保育猪的经济效益,发现发酵床最适合养保育猪,并介绍了保育猪发酵床猪舍的设计和垫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生物发酵床垫料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探索生物发酵床发酵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的相关性,试验对生物发酵床垫料温度进行监测,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对垫料发酵温度进行研究。利用传热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对垫料床内部的结构分层和传热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将垫料床导热问题作为稳态导热问题进行研究,了解生物发酵床垫料热传导机理。在实验室内建立垫料床模型,选取特定垫料基质组合,采用发热板模拟发酵热温度,用多点测温系统测定不同发酵热温度下的垫料床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垫料床内部的测温点温差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且内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在自然情况下垫料床表层温度分布均匀,而在发酵过程中则会有所上升,但影响不明显。说明生物发酵床垫料内部的温度传导模式与垫料物性相关且受环境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饲养育肥猪发生群发性疾病,其特征性症状为顽固性水泻、恶臭、消瘦。饲养90头育肥猪有46头发病,发病率达51%,死亡9头,病死率19.6%。该病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鞭虫病。经用羟嘧啶治疗、全群预防和对发酵床垫料生物发酵处理,治愈率为97.8%,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消毒对发酵床微生物的影响,选择发酵床式育肥猪舍,用百毒杀进行喷雾带猪消毒,消毒后24 h翻耙垫料,补充菌液。结果表明:发酵床猪舍可以进行带猪消毒,消毒液对垫料上层(0~-15 cm)微生物的影响较大,但随着消毒后时间的延长以及补菌措施的采用,消毒48 h后芽孢杆菌的数量基本恢复到消毒前,发酵床运行良好;发酵床猪舍内带猪消毒可使垫料上层(0~-15 cm)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数量减少,从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试验将16~26 kg左右的40头三元杂交皮梅猪[(梅山×皮特兰)×大约克夏]随机分成试验组(发酵床)和对照组(水泥地面),研究沿江沿海地区生物发酵床养猪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猪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猪肉平均pH值、猪肉平均滴水损失、猪肉平均脂肪含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相对于水泥地面饲养,发酵床养猪可以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消毒对发酵床微生物的影响,选择发酵床式育肥猪舍,用百毒杀进行喷雾带猪消毒,消毒后24 h翻耙垫料,补充菌液。结果表明:发酵床猪舍可以进行带猪消毒,消毒液对垫料上层(0~-15 cm)微生物的影响较大,但随着消毒后时间的延长以及补菌措施的采用,消毒48 h后芽孢杆菌的数量基本恢复到消毒前,发酵床运行良好;发酵床猪舍内带猪消毒可使垫料上层(0~-15 cm)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数量减少,从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中相同的菌种与不同垫料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最适合养猪场应用的模式,特设计此试验,以期为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发酵床养猪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发酵床养猪,就是在养猪的圈舍内利用高效有益的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的粪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的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发酵,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分解与转化.该技术的核心是发酵床的铺设和管理.具体做法:在猪舍内设置一定深度(80~100 cm)的地下、地上或半地下、半地上式垫料池,填充稻壳等农副产品以及锯末等,并接种高效的有益微生物菌种对垫料进行发酵,从而形成利于有益菌繁殖的发酵床.  相似文献   

14.
不同垫料配方对发酵床养猪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0,5%,10%和20%4种比例的稻草替代发酵床垫料配方中的谷壳和锯木屑,设计了4个发酵床垫料配方;选择"长×大"二元去势公猪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养在4种垫料配方的发酵床上,每天测定发酵床温度,出栏时测定猪的肥育性能和垫料的损耗情况。结果表明:发酵床垫料中加入5%~20%的稻草秸秆不影响其发酵效果;各组日增重在685.6~707.5 g,料重比2.8~3.1,说明在发酵床垫料中掺入5%~20%的稻草秸秆也不会影响猪的肥育性能。  相似文献   

15.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猪生产中的粪便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改善猪的福利状况,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劳动力和用水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试验的目的是探讨发酵床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发酵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养猪是一种以发酵床技术为核心,在不给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的前提下,使猪只健康、快速生长的一种新型养猪方法.其基本技术原理是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与垫料混合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使猪粪尿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17.
郭彤  田锦  郭秀山 《猪业科学》2018,(2):101-104
本试验旨在研究食用菌下脚料作为发酵床垫料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选择90头体重(30.0±0.5)kg的"杜长大"生长肥育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垫料:50%锯末+50%稻壳;试验I组垫料:100%食用菌下脚料;试验Ⅱ组垫料:15%锯末+15%稻壳+70%食用菌下脚料;试验Ⅲ组垫料:25%锯末+25%稻壳+50%食用菌下脚料;试验Ⅳ组:35%锯末+35%稻壳+30%食用菌下脚料。预试期7 d,正式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Ⅲ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明显优于试验组Ⅳ(P0.05),但与试验组Ⅰ、Ⅱ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消化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使生长肥育猪对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增加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隐窝深度(P0.05),其中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效果最显著。考虑到垫料价格和养殖成本,确定试验组Ⅱ(15%锯末+15%稻壳+70%食用菌下脚料)是中小型养殖场生长肥育猪最佳的垫料比例。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养猪效果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按照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的要求建造猪舍,在猪舍发酵床铺设0.8 cm厚的有机垫料,在垫料和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的微生物菌制剂产品,与传统养猪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猪从25 kg左右饲养至90 kg,结果证实,采用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较传统养猪日增重可提高12.21%~14.54%,节省饲料8.60%~10.75%;育肥猪头均获利40.33元;且猪粪中氨态氮及钙、磷含量分别减少49.57%、46.15%、27.97%,达到减量排放和不污染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生物热垫料发酵床养猪技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有益微生物在生物热垫料发酵床内发酵,将猪排泄物和废水直接排入畜床上,再利用猪的拱食习性和嬉戏活动,使排泄物和废水与垫料充分混合均匀,通过微生物群落发酵后,不但产生大量的热量来维持冬季猪舍的温度,而且经发酵后,猪粪尿和废水以及废弃物内所含有机物质得到了充分的降解和转化,从而可变成有机农家肥料,并施入农田。阐述了生物热垫料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的优越性,并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低碳环保的原则,在猪舍内一定部位(畜床)上铺垫生物热垫料。  相似文献   

20.
田华  李顺荣  冯强 《中国动物保健》2010,12(12):15-17,21
通过建立生物发酵床,利用垫料中有益菌群的占位、生物热消毒、杀菌抑菌原理,配套疾病综合控制措施,对比观察了育肥猪的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发酵床条件下育肥猪的发病率降低了10.07%;因病死亡率降低1.65%;头均防治费降低5.60元,降低了52.8%;场内原有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传染性鼻炎、关节炎的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胃肠炎、蛔虫、疥癣及感冒等的发病率也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分别降低8.5%、12.1%、10.6%和3.8%,;生物发酵床改善了猪舍环境,增强了猪的体况,提高了免疫效果,保障了猪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