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原理。对秦皇岛市松毛虫越冬幼虫上、下树始期、始盛期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关联度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了松毛虫上、下树时期的GM(I.N)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2.
根据积累8年的观测资料经统计分析,建立赤松毛虫上、下树进度预测数学模型。当发现该虫上、下树始见期时,则可根据这些模型预测上、下树始盛(16%)、高峰(50%)和盛末(84%)日期。  相似文献   

3.
根据积累8a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建立赤松毛虫下、下树进度预测数学模型。当发现该虫上、下树始见期时,可根据这些模型预测上、下树始盛(16%)、高峰(50%)和盛末(84%)日期。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北方松毛虫幼虫下树越冬的习性,选用高效低毒、击倒力强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用机械混合法研制成毒笔,于1982—1983年对松毛虫上、下树幼虫进行毒杀试验,杀虫率一般90%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松毛虫冬防技术是根据松毛虫下树越冬的习性,采取冬防(搂树盘)方法,破坏松毛虫越冬场所,使松毛虫在低温冷冻风干条件下致死。文章从理论上搞清楚松毛虫冬防的死亡机理,即低温冷冻与风干失水,哪个为主导因子,松毛虫虫体冻僵时临界气温,在此低温下持续多长时间松毛虫才会死亡,以此确定最佳防治时间;同时进行了松毛虫生理失水试验,此项无公害防治技术成果在内蒙古自治区松毛虫工程治理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多年来采取林冠喷洒化学农药防治松毛虫,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等缺点,根据北方松毛虫下树越冬习性,于1985~1988年,进行其越冬期地面化学药剂喷雾和撒施毒沙防治。经对2 000余亩松林的生产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幼虫下树始见期3~5天至始盛期,在树干基部及其地表半径50cm范围内喷雾,施用2.5%溴氰菊酯5ml/亩或20%速灭杀丁7ml/亩,防治效果均在98%以上;在高山、远山及水源缺乏的林区,在树干根际处施撒速灭杀丁毒沙,以7ml兑水1kg,并拌入15kg河沙,每株施50g,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83~1989年秦皇岛市赤松毛虫预测预报资料,在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对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应防面积,以及越冬幼虫上(下)树始见期、始盛期关联度较大的主导因子,分别建立了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应防面积的GM(1,1)、GM(1,N)预测模型,及赤松毛虫越冬幼虫上(下)树始见期、始盛期的GM(1,1)和GM(1,N)模型,并利用实测数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冬防技术是根据松毛虫下树越冬的习性,采取冬防(搂树盘)方法,破坏松毛虫越冬场所,使松毛虫在低温、冷冻、风干条件下致死。  相似文献   

9.
1 目的意义松毛虫是松林的主要害虫,多年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在化学药剂防治中,多采用喷雾、喷粉等方式施药,不仅造成了药剂的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天敌,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为了克服这些弊病,根据我国北方松毛虫幼虫下树越冬的习性,选用高效低毒、击倒力强的菊酯类药剂,研制了毒笔。经过1982年春、秋两季对上、下树  相似文献   

10.
利用部分食叶害虫具下树越冬习性,于其秋季下树或春季上树时,在树干上绑菊酯类农药毒绳阻杀上、下树幼虫效果好,成本低,适于远山、高山及水源困难地区推广。三年来锦州地区推广1.51万公顷,防治松毛虫、天幕毛虫、柳毒蛾及榆紫叶甲等,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研究,松毛虫在生活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弱点: 一、幼虫下树越冬是松毛虫最大的薄弱环节,也是防治松毛虫的关键时期。在每年10月上旬至下旬,林内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幼虫即开始下树,爬到树根周围3尺范围内的石块下、石缝、杂草或树干基部较深的树  相似文献   

12.
松毛虫系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我国共有28种,是世界上松毛虫种类最多的国家。松毛虫的为害被喻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毒绳防治松毛虫是利用松毛虫幼虫下树越冬习性,在树干上设置药物屏障毒杀越冬幼虫。具有对其它有益生物伤害小,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不受环境限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以下简称松毛虫)的防治,必须以测报为基础。由于目前无法直接对高大林木进行调查,在长江两岸地区,尤其是松毛虫第一、二代,不象越冬代那样可以利用其下树越冬的习性剥树皮调查,加之松毛虫消长变化迅速,所以第一、二代的测报方法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结合防治实践,进行了数年研究,取得初步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油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松毛虫大发生的过程一般经历增殖、猖獗、衰退3个阶段。猖獗阶段害虫种群数量数十倍、数百倍地迅速增大 ,几乎耗光其大部或全部食物资源。如果发生油松毛虫的重度 ,就标志着危害进入了猖獗阶段。现将油松毛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供各地防治时参考。1 虫情调查1.1 调查时间每年的 4月~ 5月份是越冬幼虫上树活动时期 ,8月~ 9月份在幼虫下树前进行调查。需放赤眼蜂的林地 ,在 6月~ 7月份要进行蛹期调查 ,大致推算出油松毛虫卵的始期、盛期和末期。1.2 调查方法1.2 .1 踏查 以林班为单位进行踏查 ,取得虫口密度的估计值后 ,进一步在林…  相似文献   

15.
凌源市油松毛虫发生期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5 年间监测点的观测数据,采用回归、期距法预测发生期,建立了凌源市油松毛虫上、下树进度回归预测模型,经验证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省洞口县、通道县、会同县共选取4个马尾松毛虫发生区设置标准样地并选择标准株,采用捆草绳、粘虫胶2种方式,调查越冬代下树马尾松毛虫幼虫数量。结果表明:不同的地点,下树越冬的幼虫数量不同,洞口县岩山乡试验林的虫口密度远大于通道县试验林的;不同的时间,下树越冬的幼虫数量差异明显。松毛虫幼虫进入树皮缝隙中越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湖南,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树干树皮缝隙越冬,至12月初结束;下树幼虫数量最多的时段在11月9—16日。用捆草绳调查越冬幼虫的方法简易、成本低,且其数据较准确;用粘虫胶的调查方法则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7.
作者依据5年的观测数据,采用回归、期距法预测发生期并建立了凌源市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上、下树进度回归预测模型,经检验,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黑斑蛙(又名青蛙)Rana nigrom-aculata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农作物的卫士。但是黑斑蛙对森林害虫的作用,特别是对马尾松毛虫的捕食能力,过去很少引起注意,至今未见有人报导。笔者近年在浏阳县曾就其对松毛虫的捕食情况进行了初步观察。一、黑斑蛙捕食松毛虫的发现:1982年,浏阳县路口乡马尾松毛虫大暴发,松针基本食尽,松毛虫因缺食大量下树爬  相似文献   

19.
松毛虫可分为落叶松毛虫与油松毛虫,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樟子松等,老龄幼虫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越冬后的幼虫,取食量大增,被害林木常常大片光秃以致枯死,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生活史   落叶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大多 1年发生 1代,以 3~ 4龄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的枯枝落叶层下卷曲越冬。翌年春 4~ 5月,油松毛虫在日平均气温达到 5.7℃、落叶松毛虫在日平均气温达到 8~ 10℃时上树危害, 6月中旬结茧化蛹, 7月上旬开始羽化, 8月初出现秋代幼虫, 10月份下树越冬。   2…  相似文献   

20.
利用石块防治油松毛虫保护松毛虫脊茧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了解当地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和松毛虫脊茧蜂Rogas dendroliml(Matsumu-ra)习性和行为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种简单而易行的油松毛虫防治方法和保护天敌松毛虫脊茧蜂的有力措施,即冬季在油松毛虫下树越冬前利用林地内的石块,采取在树干基部摆放石块的方法,集中引诱73.7%的油松毛虫及被松毛虫脊茧蜂寄生的油松毛虫到石 块下越冬,然后采取人工、化学方法,杀灭油松毛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