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树防落增产剂是防治枣树生理落果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剂。据1993年在河南新郑枣区的试验,能减少枣树落果32%~92%,增加枣果单重23%~41%,总的增、产效益73%~115%。1994年经过进一步的试验,再次证实了枣树防落增产剂的增产效果是显著而稳定的,可在枣树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萘乙酸简称NA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近年在果树生产上应用得十分广泛,它对果树生长有许多奇妙的功效,现介绍如下。1 疏果金冠、元帅系苹果和鸭梨在盛花后2周喷20mg/L萘乙酸,国光苹果盛花后10天喷20mg/L萘乙酸 300mg/L乙烯利,可收到显著的疏果效果。2 防止采前落果津轻、元帅系及其短枝型品种、红玉等苹果采前落果较严重,在采前落果开始前5~10天,喷布30~40mg/L的萘乙酸,相隔10~15天再喷1次,可防止采前落果,并可促进果实着色。用70mg/L的萘乙酸在7月20日左右喷布沙果,可减少落果26%~46%,而且着色果率提高49%。3 促进扦插生根用50…  相似文献   

3.
枣树防落增产剂是防治枣树生理落果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剂,据1993年在河南新郑枣区的试验,能减少枣树落果32%-92%,增加枣果单重23%-41%,总的增产效益73%-115%。1994年经过进一步的试验,再次证实了枣树防落增产剂的增产效果是显著而稳定的,可在枣树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防治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良种"红西梅"采前落果,通过施肥,加强有机肥供应或开展平衡施肥,采收前应用有机钙肥可提高果实硬度;灌水时,采前1月严格控水;严格疏花疏果,果间距以10cm效果较好;应用激素处理,在果实采前1月,选择应用NAA(20、40、60mg/L),GA3(50、100、200mg/L),2,4-D(10、20、30mg/L)喷洒2次,但生产上要严禁使用过高浓度GA3与2,4-D或不推广使用,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一定浓度的NAA,并通过疏花疏果、加强营养、科学灌水等综合措施,将采前落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枣树保花保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枣树保花保果上的应用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本文将已见报道的一些试验成果作系统归纳和阐述如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原理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就是通过喷施该类药剂,提高枣树的座果率、减轻生理落果及采前落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稀土提高枣树座果率和枣果质量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沧州市林业技术站于1992年在5个县市进行应用稀土提高枣树座果率和枣果质量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300ppm稀土,可提高枣树座果率28.37%~55.88%,且座果整齐、采前落果轻、黄皮枣少、提前2d着色、含糖量提高3%;比喷布5ppm九二0成本降低3.25倍。  相似文献   

7.
枣树花期喷激素是提高座果率的有效措施,根据目前激素种类较多的现状,作者选用当地应用最广的“九二○”与原河北省林科所“八五”期间研制的枣丰灵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枣丰灵座果率高、落果少、树势旺、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2,4-D、GA3和NAA对满天红梨采前落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满天红梨为试材,研究2,4-D、GA3和NAA对其采前落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30mg/L的2,4-D、50-200 mg/L的GA3和10-40mg/L的NAA对防止满天红梨采前落果均具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mg/ 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GA3以100 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比对照高 1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大棚樱桃采前落果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年生中华短枝樱桃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NAA喷施果柄的方法,研究了NAA对防治大棚樱桃采前落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40mg/kgNAA喷洒果柄落果率仅为对照的1/5,株产量比对照增加200%,对减少大棚樱桃采用前落果和提高果实株产量均有极显著效果。但果实含糖量比对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枣树落花落果严重,特别是花期如遇阴雨连绵,座果率极低,致使红枣产量很不稳定。为了尽快解决这一生产问题,提高红枣质量和产量,我们在省内外各地试验的基础上,于1981年6月13—14日(即枣树盛花期)分别在太谷县北洗公社南洗大队和井神大队,对两千多株郎枣、壶瓶枣树进行了大面积喷洒30ppm 硼酸和硼尿混合液(30ppm 硼酸加0.4%尿素)试验。喷洒后于6月17—21日连降4天小到中雨,于9月14—17日,在交城林科所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调查了产量,其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1.
金丝小枣成熟前落果严重。据观察,采前落果率常达30%~40%左右,重者达70%以上。由于落果早,不但果实重量减轻,干制的红枣品质也差,表现为果形干瘪,果肉缺乏弹性,含糖量下降。落果自8月下旬始,直至采收,时间长达月余。而拣拾果甚费工时,时逢秋收、种麦大忙之际,更造成劳力紧张。为此,试图通过激素处理,减少采前落果,以达增进枣果品质,增加产量及节约劳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塑料袋贮藏冬枣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可贮藏2~ 3个月。贮藏量可多可少 ,灵活方便 ,是一种较实用的贮藏方法。具体做法是 :1 采前处理冬枣着色初期喷施 10mg/L赤霉素或 15mg/L萘乙酸溶液 ,可减轻落果、延长着色及采收期 ,有利于贮藏保鲜。采收前喷施波尔多液有助于延长衰老期提高枣果的保鲜效果。2 适时采收枣果的成熟过程可分白熟期、脆熟期和晚熟期三个阶段。在脆熟期果皮自果梗、果肩开始逐渐着色转红 ,果肉含糖量急剧增加 ,质地变脆 ,汁液增多 ,具有酸甜适口 ,松脆多汁等优良鲜食品质 ,所以脆熟期是最适宜的采收期。3 …  相似文献   

13.
苹果采前落果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其落果程度与气温、树势和果实负载量有密切关系。收获前若持续高温特别是夜间高温,或土壤极度干旱以及树体氮素含量过高均会发生落果现象;若留果太多,由于后期果实体积迅速增大而互相拥挤,也会使果实脱落;有的品种由于病害如霉心病的发生而导致采前落果。其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枣树虽然花期较长、花量大,但是由于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一般仅为1~2%,生产上经常出现满树开花,却坐不了几个果实的现象。因此分析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找出相应的保花保果措施,提高枣树坐果率,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枣树落花落果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树开花多,但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枣树的丰产稳产,通过对枣树落花落果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枣树落花从开花后5-7d开始,第2-3周达到高峰,总落花率因品种而异,从63.72%-93.36%不等。生理落果有2次高峰,第1次是在座果后第2-4周,占全部落果率的50%-90%,第2次出现在采收前的第2周,占1.5%-3.0%,总的落花落果率为99.15%-99.97%。落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城口核桃黑果、落果时间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其中:5-7月中旬核桃长足象造成落果占总落果量的32.2%,核桃长足象引起落果高峰期在6月14日-7月9日,此时主要由褐斑病造成的黑果和落果占20.9%,自然或生理性落果占4.1%,而引起大量黑果的原因主要是病害所致占84%,10%是核桃病虫害综合危害所致,6%是生理性原因;此期间少见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的产生。7-8月核桃病害造成黑果、落果占总被害果量的71%,虫害造成落果占25%,自然或生理性落果占4%,而引起大量黑果的90%是核桃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其中炭疽病又是核桃后期黑果的主要原因,其余黑果中9%是核桃病虫害综合危害所致,1%是生理性原因,此期间亦少见核桃褐斑病新病果的发生。5月初至8月底,核桃褐斑病、炭疽病、细菌性黑斑病的传播蔓延与果实象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柑桔采前落果也称后期落果,是采前1~2个月内接近成熟的大果脱落,笔者结合多年来对福建三明林校教学林果场柑桔园的柑桔管理经验,分析了引起柑桔采前落果的诸多原因,制定了防治落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八月脆是一个特早熟枣树新品种。该品种7月下旬~8月上旬成熟,比当地园铃枣和长红枣早熟40~50天。果实椭园形,平均果重20~24g,果重78g。果里面全红,果皮较中厚,果肉白绿色,质地绿脆,汁液中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9.7%、总糖17.45%、总酸0.29%、Vc405.3mg/100g。可食率为95.1%,鲜食品质上等。2000~2001年鲜枣市场售价一般10~20元/kg,最高为40元/kg,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干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糖62.0%,蛋白质3.3%,脂肪0.4%,以及维生素等,是很好的果品、中药、木本粮食。枣树适应性很强,有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等特点,广阔的荒山秃岭,废河荒滩都可以栽植。但是,枣树落花落果严重,座果率很低。据报道,落花率达94.3%,落果率为79.1%,着果率只有1.2%。因此,研究枣树保花保果措施,提高座果率,对发展枣树生产很有必要,本试验目的是探讨枣树喷“九二○”的保花保果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根据。一、基本情况本试验于1972及1973年共进行了两年。一九七二年是在锦西县虹螺岘公社板石沟大队第三生产队北房枣园进行的。该园为  相似文献   

20.
龙冠苹果在采收前的落果现象较重。本试验应用不同浓度的防落素对龙冠苹果进行了采前防落果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极显著,并且防落素有促进果实着色的作用。综合落果率、果实着色率及药剂使用浓度分析,以十万分之三的防落素和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氢钾的处理效果最好,其平均落果率较对照低百分之十八点二,果实七成以上着色率较对照提高百分之五十七点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