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蟹共生互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有些养殖户稻田养殖河蟹技术措施不当,致使成蟹出塘规格偏小,成活率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成蟹出塘规格是提高成蟹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中华绒螯蟹、螃蟹、毛蟹、清水蟹等,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相似文献   

2.
唐玉华 《农家致富》2012,(22):38-39
一、抓紧捕捞对少量剩余河蟹应采取干塘捕捉,不要为了等后期蟹价上涨而延长河蟹的存塘时间。如果确定需要推迟销售河蟹,可以规划小塘口,对河蟹进行集中囤养,空出大塘,以便为来年的河蟹养殖准备增加空隙时间。二、清淤灭菌通过近1年时间的养殖,大量的饲料残渣、养殖品的排泄物以及水草枯萎腐败后产生的有机质等全部沉积到蟹池底部,排干池水后,淤泥又黑  相似文献   

3.
池塘河蟹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4年5—10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水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区和蟹塘区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TN和TP,水源区的最大超标幅度为232.7%和78.5%,蟹塘区为20.4%和129.5%,总体上水源区的超标幅度高于蟹塘区,水源区有富营养化特征和轻微的有机污染。蟹塘区的DO、NH_4~+-N、NO_2~--N和NO_3~--N均达标且优于水源区,pH、COD_(Mn)和PO_4~(3+)-P虽有超标,但超标幅度较小;蟹塘区每天有大量的外源性氮、磷投入,但是氮、磷的变化幅度较小,表明水草对氮、磷的吸收较充分。总之,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质要明显优于水源区,基本上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生态养殖不会对外界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萌 《当代农业》2014,(13):38-39
随着河蟹养殖面积扩大、养殖技术提升,商品蟹市场价格呈明显回落态势。为充分挖掘池塘潜能,提高养殖综合收益,促进河蟹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积极推广蟹池套养沙塘鳢模式。通过采取蟹鱼混养,达到提升蟹池综合养殖产量和养殖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预测蟹塘溶解氧质量浓度,及时掌握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提前采取防控措施从而降低河蟹养殖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蟹塘溶解氧质量浓度预测模型,采用PSO算法优化LSTM模型参数后对蟹塘溶解氧质量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PSO-LSTM模型不仅整体优于ARIMA模型,相较于其他LSTM模型也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在连续10个时间点的预测中相比于LDO-LSTM、LSTM和ARIMA模型平均百分误差分别降低了2.55%、1.891%和4.055%.说明PSO-LSTM模型在蟹塘溶解氧质量浓度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为河蟹养殖中水质精准预测与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等部位所产生的。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一、主要症状病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体表、附肢有滑腻感。病蟹食欲下降,甚至不食,蟹体消瘦,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  相似文献   

7.
依据青虾、黄颡鱼、塘鳢等品种与河蟹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物学特性,适当降低蟹种放养量,提高青虾、黄颡鱼、塘鳢等优质鱼类放养量,发展蟹虾、蟹虾鱼高产高效生态混养,可较大幅度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和综合效益。一、蟹虾高产高效生态混养1.池塘清整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5cm,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修护池埂池坡,使坡比达到1∶2.5以上。池塘冻晒1个月后,  相似文献   

8.
蟹池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检查,观察河蟹活动吃食情况,有无残剩饵料,有无死蟹、病蟹情况发生,有无敌害,是否有河蟹逃逸迹象。看池塘水质的肥瘦及混浊度,要及时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程度和防逃效果,上述情况,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依据青虾、黄颡鱼、塘鳢等品种与河蟹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物学特性,适当降低蟹种放养量,提高青虾、黄颡鱼、塘鳢等优质鱼类放养量,发展蟹虾、蟹虾鱼高产高效生态混养,可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综合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一、蟹虾高产高效生态混养1.池塘清整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5厘米,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修护池埂池坡,使坡比达到1∶2.5以上。池塘冻晒1个月后,上水4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250公斤化水全池泼浇,消毒杀菌。  相似文献   

10.
河蟹肉质鲜美,风味独特,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沙塘鳢剌少肉多,别具风味,是普通百姓的家常菜肴。近年来,河蟹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造成市场供需失衡,导致销售价格波动走低,单一养殖风险也随之增大。为了提高蟹池生产力和综合养殖效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2014年江苏省金湖县鱼种场在《蟹池套养沙塘鳢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实施中,在前锋镇朱英的40×667m2蟹池内进行了合理套养沙塘鳢技术试验,取得了捕获河蟹104.0kg/667m2、沙塘鳢20.6kg/667m2、青虾15.0kg/667m2、鲢鳙鱼37.5kg/667m2、效益4 305.12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河蟹放养管理技术包括清塘消毒、水草栽种、蟹种选择与放养、肥水培藻、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等方面,其中,清塘消毒、蟹种选择与放养、肥水培藻是影响河蟹前期成活率、蜕壳生长的重要要点。一、清塘消毒清塘消毒前,应排干池水,充分晒塘,以池底晒干开裂为宜,  相似文献   

12.
每年汛期常遇连续暴雨,水温下降,此时不仅易造成河蟹逃逸,还可导致病害频发,常给养殖生产带来很大损失。1.搞好生态养殖汛期过后,应及时检查河蟹存塘数量,发现蟹种数量减少时,要进行补放。对缺少水草的塘口,及时补种伊乐藻、轮叶黑草等水生植物,为河蟹提供  相似文献   

13.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该病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由于鱼蟹放养密度大、夏季投饵施肥过多、排泄物长期积累、换水次数少等原因.导致水过肥、有机质含量过高.从而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14.
正塘鳢,学名沙塘鳢,俗称蒲鱼、土布鱼、虎头鲨等,是淡水小型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有"江南第一鲜"之称,其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为提高河蟹养殖综合效益,不少主养区养殖户将塘鳢作为蟹池套养品种,取得了一定的增效效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塘鳢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蟹池套养成功率较低,仅占30%左右。因此,有必要找出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河蟹经过两年(第一年育种,第二年养成)的养殖,中秋节前后就要上市销售了,此时已进入最后冲刺的育肥阶段,后期管理工作是否做到位,对于最终规格、产量、成熟度、品质至关重要。一要管护好水草。“养好一塘蟹,先要管好一塘草”,水草管护是河蟹养殖后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护要求:(1)维持适宜的密度(覆盖率控制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该文根据河蟹养殖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在高淳固城湖地区设计并运行一套原位生态净化系统,该工艺包括水体循环、增氧、浮岛滤床、水生植物及食底泥动物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示范塘比对照塘的pH更为适合螃蟹生长,COD明显降低,DO明显增高,实施示范工程后蟹塘的排水次数明显减少,有效地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7.
池养河蟹死亡原因与防治湖南长沙农校彭贵胜一、死亡原因1.蟹池缺氧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足,且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若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就会引起死亡。由于一般养蟹池深度较浅,大多为1~1.5米,池中还留有浅滩供河蟹栖息活动,实际塘中贮水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将河蟹养殖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河蟹养殖专家的宝贵经验系统归纳集成,建立起综合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简单方便的河蟹养殖专家决策系统。河蟹养殖专家决策系统共有9大模块:苗种生产技术决策、河蟹亲蟹越冬技术决策、幼蟹和一龄蟹培育技术、成蟹养殖技术决策、河蟹营养与饵料技术决策、河蟹病虫害防治技术决策、河蟹捕捞技术决策、河蟹池塘产量预测技术决策、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安徽省芜湖县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于2013年利用河蟹主养池塘套养青虾、鳜鱼、细鳞斜颌鲴等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河蟹主养池塘实施多品种套养,可有效利用蟹池中残饵、水草、腐殖质、底栖动物等丰富的天然饵料,且河蟹主养池塘增产达45%左右。经过近1年的套养试验,面积13.3 hm2的河蟹主养塘捕获河蟹、青虾等水产品总产量24 020 kg,平均产量1 806kg/hm2,总销售收入193.3万元,总利润103.4万元。  相似文献   

20.
我县位于吉林省的东北,属北温带季风性气候,平均海拔150m~160m,无霜期130天,年平均气温4.7℃,日照2600小时,年降水量400mm左右,适于河蟹的生长期在120天左右。我县泡塘资源丰富,即在不影响鱼类养殖的前提下向自然泡塘中投放蟹苗,利用泡塘中丰富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昆虫等饵料生物资源,并辅以投喂人工饲料进行河蟹的养殖,当年投苗就能收获上市,且成蟹个体较池塘养殖的大、品质好、投入少,见效快,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来增产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